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7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75例作为对照组,其血压均正常。对两组入选者进行血压、血脂以及同型半胱胺检查,以了解同型半胱胺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胺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血脂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存在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型半胱胺水平升高对患者平均动脉压具有影响,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应结合其同型半胱胺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同型半胱胺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同病理类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所有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80例健康的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对两组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为(4.01-15.48)μmol/L,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4.94±10.91)μmol/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三种病理类型中,FSGS血清Hcy水平最高。结论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检测63例健康者,38例单纯糖尿病者,57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血同型半胱胺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中高浓度同型半光氨酸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 标签: 同型半光氨酸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AECOPD的效果。方法采取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年5月2日至2017年12月5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AE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四项肺功能指标与两项血气分析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AECOPD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AECOPD 治疗
  • 作者: 管学能1徐进友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管学能1徐进友2通信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南京210028;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8作者简介:管学能,男,1971年,神经病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通讯作者:徐进友,男,1973年,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白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体蛋白A、Hcy、LDL、HDL、载体蛋白B以及Fib,参照相关方法评价患者的PVH、DWH程度与各项指标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PVH仅与Fib存在正相关关系,p=0.03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检查指标均与PVH、DWH没有统计学意义,且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卒中史、吸烟等合并症状没有明显关系.结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直接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程度.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纤维蛋白原;脑白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6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分别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方式和常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1)NAC能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2)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长时间大剂量的NAC治疗有助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的改善;(3)NAC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急性肺损伤及ARDS肺组织免受氧化作用损伤,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氧合。结论:NAC是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治疗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COPD 肺间质纤维化 急性肺损伤 A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质N-α-乙酰转移酶基因10(NAA10)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通过METABRIC数据库分析33个乙酰转移酶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NAA10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AA10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应用NAA10小干扰RNA(siRNA)处理NAA10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选取乳腺癌国际联盟分子分类(METABRIC)数据库197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腺腔A型(Luminal A)718例,腺腔B型(Luminal B)占48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占240例,基底样型(Basal-like)占329例,正常乳腺样型(Normal-like)199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AA10基因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NAA10的mRNA表达与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对风险比分别为1.31(1.14~1.51),1.13(1.01~1.25);NAA10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诺丁汉指数(NPI)明显正相关(P<0.01);NAA10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Basal-like型乳腺癌表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NAA10基因沉默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50%左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A10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N-α-乙酰转移酶基因10 蛋白质乙酰转移酶 小干扰RNA 乳腺癌
  • 简介: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丙戊酸钠和帕罗西汀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收集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充分应用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和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基础上,研究组(28例)加用NAC治疗,对照组(22例)不加用NAC,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和第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HAMD-17评分在治疗第8周和第10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9、3.47,P均〈0.05),研究组第10周临床治愈率(89.29%)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谷胱甘肽
  • 简介:随着造影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对比剂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临床上曾把这种由于接受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而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代替CIN。有研究报道在接受对比剂注射的患者中发生cI-AKI的概率为2%~25%],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血压、肾毒性药物、高龄等)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则大大提高。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损伤防治 应用 临床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鼻窦炎的应用及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2021年6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急性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余下30例实施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3.33%和对照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急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鼻窦炎的应用及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2021年6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急性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余下30例实施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3.33%和对照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急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N-乙酰半胱氨酸+酚妥拉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6.67%,P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酚妥拉明 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脉压指数、同型半胱胺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77例男性患者。实验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例,对照组为非高血压患者39例。检测血清同型半胱胺(Homocysteine,HCY)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24小时动态血压测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index,PPI)。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体重指数均高于正常人群水平;实验组PP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HCY水平均高于正常,且实验组HCY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实验组患者PPI较对照组高,PPI与IMT具有相关性,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HCY均增高,两组体重指数均高于正常值,与衰退期患者本身特点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疾病自身特点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脉压指数 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随着研究和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临床对于NAC用于治疗IFP将会有更深入的广泛应用。

  • 标签: NAC 乙酰半胱氨酸 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简介:目的比较口服与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对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预防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接受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增强CT检查且肾功能轻度受损的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口服NAC组(48例)及静脉注射NAC组(49例);其中口服NAC组患者于增强CT检查前1d开始口服NAC泡腾片(600mg/片)1200mg,2次/d,共2d,并于CT检查前1h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1h及检查后第2天各静脉注射NAC4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2组患者均于CT检查后均立即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并自由饮水。观察2组患者使用对比剂(碘帕醇)前与使用后48h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的变化,并统计2组患者CIN发生率。结果口服NAC组患者SCr及CysC水平较增强CT检查前升高(P〈0.05),eGFR水平较CT检查前降低(P〈0.05);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SCr、CysC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后SCr及CysC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升高(P〈0.05),eGFR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降低(P〈0.05);口服NAC组有8例患者接受增强CT检查后48h的SCr明显升高。静脉注射NAC组有1例CIN发生,经校正的四格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P=0.033)。结论静脉注射NAC预防CIN的效果较口服给药效果好,临床上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应静脉途径给予NAC治疗以预防CIN的发生。

  • 标签: N-乙酰半胱胺酸 对比剂肾病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容量肺灌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尘肺病的效果。方法抽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尘肺病患者,为全部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尘肺病不同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及家属选择的治疗方案分组,其中48例选择常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选择常规治疗+大容量肺灌洗+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肺功能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 /FVC)指标;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氧分压(PO2);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FEV1、FVC、FEV1/FVC、MV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PCO2低于治疗前,PO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CO2低于对照组,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大容量肺灌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尘肺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减少炎性因子分泌,更利于减轻全称炎症反应程度,且治疗期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尘肺病 肺灌洗 大容量 N-乙酰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及临床改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3例,均为2017年2月到2020年9月期间到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2例实施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为观察组,余下31例实施常规临床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的96.88%和对照组的74.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患者在稳定期并且有高风险时采用N-乙酰胱半氨酸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的慢阻肺稳定期高风险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N-乙酰胱半氨酸治疗和使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EF指标、FEV1指标对照中,治疗组分别是373.84±39.11(l/min)、3.13±0.89(l),对照组分别是315.28±32.07(l/min)、2.31±0.77(l),(t=6.762,p=0.000),结果有差异。(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CQ量表评分对照中,治疗组是21.59±3.17(分),对照组是29.16±3.82(分),(t=7.48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慢阻肺患者在稳定期有高风险时采用N-乙酰胱半氨酸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N-乙酰胱半氨酸 稳定期 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