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额、颞和枕底面共同构成的脑底,其周边大部托附在颅底之上,而其中央核心区两侧的脑底围绕中脑周边形成了包含有多个脑池(群)的较为"空旷"的区域。本文首次将这一"空悬"于脑底中央的区域,名之为"脑底中央空间"。文中除大致描述了脑底中央空间的构成,又基于脑底中央空间的概念,将进入这一区域的诸多手术入路进行了归纳,详细解析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 标签: 脑疾病 脑底 中央空间
  • 简介:摘要由额、颞和枕底面共同构成的脑底,其周边大部托附在颅底之上,而其中央核心区两侧的脑底围绕中脑周边形成了包含有多个脑池(群)的较为"空旷"的区域。本文首次将这一"空悬"于脑底中央的区域,名之为"脑底中央空间"。文中除大致描述了脑底中央空间的构成,又基于脑底中央空间的概念,将进入这一区域的诸多手术入路进行了归纳,详细解析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 标签: 脑疾病 脑底 中央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适用性。方法使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构建基于邻接关系的Rook矩阵、Queen矩阵,以及基于距离关系的K最近邻矩阵、距离阈值矩阵,分别进行2018年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使用4类26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我国CVD死亡全局自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局 Moran’s I统计量在一阶Rook矩阵(0.406)、一阶Queen矩阵(0.406)、5个空间单元K最近邻矩阵(0.409)以及距离阈值100 km(0.358)时达到最大。同时,我国CVD死亡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探测CVD死亡 “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国CVD死亡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空间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CVD早死区域防控、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死亡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分析系统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论著和综述。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36篇。资料综合 回顾了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分析系统的发展史,分析了3种常见的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其优缺点。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训练和研究中心研发的定向建模系统为例,简要介绍了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分析系统在航空事故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结论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分析系统将空间定向障碍事故的因果关系可视化,可对空间定向障碍事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减少空间定向障碍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飞机 事故 空间定向障碍 综述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生活空间对老年人的影响,综述生活空间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为研究人员正确选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以促进生活空间评估工具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生活空间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早期纠正单侧空间忽略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方法 自2017年度的9月至2021年度9月选择60例因脑卒中偏瘫而就诊于我院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30例病人。护理A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B组采用早期纠正单侧空间忽略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结果 (1)护理A组与护理B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纠正单侧空间忽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用中医脉象原理认识宇宙空间中暗物质常数。方法:通过资料分析整理和计算认识太阳系中的暗物质基本情况。结果:找到太阳系暗物质与引力关系值是个常数。结论:太阳系空间中暗物质重力加速度比太阳重力加速度小1000倍。

  • 标签: 太阳系空间中暗物质引力比太阳引力小1000倍
  • 简介:摘要避孕药具的应用与人口发展和健康密切相关,了解我国避孕药具应用现状及其在时间、空间和人间变化趋势是避孕政策制定和避孕技术服务的基础。本文对国家卫生健康年鉴以及国家权威多中心大样本计划生育调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综合避孕率在缓慢下降,其中以绝育术和宫内节育器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和构成比大幅下降,以避孕套为主的短效避孕措施比例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短效避孕药具构成比以及人工流产活产比均显著升高。半数以上产后和人工流产后妇女以及未婚女性以避孕套为首选。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和计划生育行业组织出台相关政策和服务指南,引导和推广长效避孕药具在我国的应用;建议由国家避孕药具管理中心与药具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为各省市避孕药具政府采购获取最优的价格和最佳的避孕产品;建议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中,将未婚育龄人群纳入国家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对象。

  • 标签: 避孕药具 避孕率 构成比 三间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970—2013年山东省胃癌死亡率和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1970—1974、1990—1992和2004—2005年胃癌死亡资料分别源自全国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山东省部分),2011—2013年胃癌死亡资料源自山东省全死因监测数据。以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为指标描述胃癌死亡水平,其中山东省年龄标化死亡率以Segi′s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各县(市、区)年龄标化死亡率以1964年中国人口计算。应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不同年代胃癌死亡率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估计不同时期人口和非人口因素的贡献度。采用ArcGIS 10.2软件对1970—1974年和2011—2013年山东省各县(市、区)胃癌死亡水平进行地图可视化展示。采用D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970—2013年山东省胃癌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胃癌粗死亡率由1970—1974年的18.33/10万上升至2011—2013年的28.51/10万,胃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死亡率由1970—1974年的20.94/10万降至2011—2013年的18.17/10万。1990—1992年、2004—2005年和2011—2013年非人口因素对粗胃癌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分别为95.59%、48.45%和-20.57%,呈持续下降趋势。山东省1970—1974年和2011—2013年各县(市、区)胃癌粗死亡率Moran′s I指数分别为0.77和0.57,年龄标化死亡率Moran′s I指数分别为0.75和0.44。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1970—1974年和2011—2013年胃癌年龄标化死亡率高高聚集区分别为31和19个,重叠的县(市、区)为7个,其中6个位于胶东地区。结论1970—2013年山东省胃癌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均呈先升后降,胃癌死亡率分布存在明显空间聚集性且随时间变化。

  • 标签: 胃肿瘤 死亡率 纵向研究 空间聚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空间站任务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经验,分析神舟十二号医疗保障任务新特点,采取相应对策,确保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航天员返回搜救和急救医学相关资料,总结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一号医疗保障经验,结合神舟十二号乘组人员在轨时间长、着陆场位置调整以及周边地形相对复杂的新特点,提出相应救护策略。结果本次医疗保障任务航天员在轨飞行90 d。主着陆场和发射场处于同一区域,医疗保障包括了发射段、运行段和返回段三部分。增加了沙漠救援模式、模拟了十种伤情并将每种伤情急救程序标准化。结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方案经过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保证了全新任务环境和复杂地形下航天员意外伤害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形的急救和后送安全。

  • 标签: 航天员 急救 空间站任务 医学保障 着陆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眼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SMILE组53例53眼和FS-LASIK组49例49眼。采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和WaveScan像差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检测角膜形态特征和像差,应用MTF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2个组不同空间频率下不同时间点MTF值变化和术后6个月2个组去除低阶像差后MTF值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SMILE组去除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后MTF值的变化。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的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MTF值均高于FS-LASIK组。除55 c/d、60 c/d外,其余空间频率下2个组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去除低阶像差后,各空间频率下SMILE组的MTF值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1 c/d空间频率下SMILE组去除球差、水平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 c/d、3 c/d空间频率下去除垂直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空间频率去除单项高阶像差后与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术后眼MTF均较术前升高,且SMILE术后MTF值较FS-LASIK术后MTF值略高。

  • 标签: 调制传递函数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光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文县和迭部县利什曼原虫感染犬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文县兴隆村和迭部县洛大村采集村内所有犬的血样,选择内脏利什曼病诊断引物RV1-RV2对犬血DNA进行PCR扩增,检测犬利什曼原虫感染情况;并采用SaTScan V9.5软件对犬利什曼原虫感染情况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共调查犬537只,感染阳性犬221只,阳性率为41.2%;其中,文县和迭部县犬利什曼原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4.6%(95/147)、32.3%(126/390)。SaTScan分析结果显示,文县和迭部县利什曼原虫感染犬在空间范围内聚集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文县和迭部县利什曼原虫感染犬无空间聚集性,但犬利什曼原虫感染阳性率较高,存在较高流行风险。建议当地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严格驱蛉灭蛉、查杀病犬,降低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

  • 标签: 利什曼原虫属 犬科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言语感知和空间听觉能力发育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3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男16例、女15例,年龄(2.3±1.2)岁(x¯±s,下同),分别在术前、开机6个月以及开机12个月,应用普通话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普通话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和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test,MESP)评估听觉能力和言语感知能力发展,应用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父母版问卷(Speech,Spatial,and Other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 for Parents,SSQ-P)评估空间听觉能力的发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开机时间延长,31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IT-MAIS/MAIS、MESP得分率持续提高,术前、开机6个月及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eech)和SSQ-P(Spatial)得分:术前分别为(0.9±0.2)、(0.8±0.3)分,开机6个月为(4.6±0.2)、(2.6±0.3)分,开机12个月为(6.2±0.2)、(6.3±0.3)分,两项得分在术前、开机6个月、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atial)从术前至开机12个月的增长率为675.3%、开机6个月至12个月期间的增长率为140.6%,明显高于IT-MAIS/MAIS、LV-MESP及SSQ-P(Speech)的增长率。CI开机后12个月,SSQ-P(Speech)得分与SSQ-P(Spatial)得分呈中度相关(r=0.465,P=0.00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随开机时间延长,其听能、言语感知能力、空间听觉能力均呈现持续性显著进步。开机12个月时空间听觉能力增长率大于言语感知能力,且空间听觉能力在人工耳蜗开机6个月后仍呈现快速发育特点。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言语知觉 空间听觉 儿童,学龄前
  • 简介:摘要:高校的科学实验建筑是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及高精尖科研成果产生的主要场所,间接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高等学校中,实验建筑的主要使用人群是高校师生,主要用途分为科研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直观认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采用美国 GE Voluson E8 型和Philips EPIQ 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标准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并仔细检查肺静脉,孤立性TAPVC胎儿为阳性组。后期对所有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正常胎儿中随机选取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和孕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阳性组和对照组胎儿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结果共有2 156例孕妇接受检查并完成测量,完成率为100%。其中1 786例随访成功,370例失访。1 786例病例中,4例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TAPVC,其中3例为心内型,1例为心上型,新生儿心脏超声或尸检证实。200例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与孕龄呈弱相关(r2=0.35,P<0.0001)。阳性组胎儿的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5.4 mm)明显大于对照组胎儿(2.1 mm)。结论左房后空间距离超声测量简单,且受孕周影响小,通过量化分析诊断TAPVC,具有一定创新性,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提示胎儿TAPVC有一定价值。由于本研究阳性样本量较小,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诊断TAPVC的临床意义,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超声测量 左房后空间距离 左心房 降主动脉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胎儿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评估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对流行的影响。方法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确诊病例信息,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性分析,使用荧光定量PCR对血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将结果为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E基因序列,用PhyML 3.1软件绘制基因进化树并分析。结果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 655例,发病率11.10/10万,本地病例1 382例,输入病例273例,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发现18个高-高聚集性街道,输入病例来源以东南亚国家(86.08%,235/273)和非洲国家(2.56%,7/273)为主。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诊病例血清标本749例,阳性率93.06%(697/749),分离毒株464株。同往年基因树相比,登革病毒未发现基因型的转换。登革病毒血清型1型仍然是广州市的优势毒株,血清型2型主要在白云区和荔湾区流行。结论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累及全市,范围向城乡接合部扩大和转移,应进一步重视城乡接合部的防控工作。加强来自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国境检疫。登革病毒血清型2型的流行和聚集性暴发风险不容忽视。多种血清型在广州市同时出现,提示需预防重症登革热的暴发和流行。

  • 标签: 登革热 空间聚集性 E基因 基因进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