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胸部淡红色皮疹半年、腹部淡红色斑丘疹2个月伴轻度瘙痒就诊。病人于半年前胸部相继出现两处淡红色斑疹,表面覆以少量鳞屑,后逐渐凸起增大呈圆形,伴轻痒。曾外用"皮

  • 标签: 鲍温病
  • 简介:摘要样丘疹病(Bowenoidpapulosis,BP)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此病较少见,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原位癌或病的组织学改变,往往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目的讨论样丘疹病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治疗上,由于本病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病灶可以自行消退,且很少复发,所以可以保守治疗。但因极少数病例可以发展成为浸润癌,所以应该定期随访,对于无条件随访者,应手术治疗。

  • 标签: 鲍温样丘疹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66岁。全身泛发红色斑块4年余。右上臂组织病理:网篮状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表皮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细胞排列紊乱,全层表皮可见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基底膜完整,真皮浅层中等密度淋巴细胞浸润。既往有患鼻咽癌行放疗史,因脑垂体功能下降长期服用优甲乐、激素病史。诊断为病。

  • 标签: 鲍温病 多发性 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66岁。全身泛发红色斑块4年余。右上臂组织病理:网篮状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表皮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细胞排列紊乱,全层表皮可见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基底膜完整,真皮浅层中等密度淋巴细胞浸润。既往有患鼻咽癌行放疗史,因脑垂体功能下降长期服用优甲乐、激素病史。诊断为病。

  • 标签: 鲍温病 多发性 组织病理
  • 简介:目的:比较CCL27、CCR10在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发病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14例病患者组织和7例正常皮肤中CCL27、CCR10的表达.结果:病患者皮损中,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4.34,P〈0.01;t=-12.32,P〈0.01),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差别明显小于正常皮肤(t=4.20,P〈0.01).结论:CCL27、CCR10在病患者皮损中的高表达可能与病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CCL27 受体 CCR10 鲍温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CO2)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样丘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皮肤科门诊确诊的80例样丘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只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复发率为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复发率为61.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样丘疹病,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鲍温样丘疹病 干扰素 局部封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床诊治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入院治疗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的110例患者中疾病分布包括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破裂,所有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妇产科急腹症发病急骤,应在早期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依据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恩病特点,提高其诊疗率。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为恩病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例中,恩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者居多,占70.4%。病变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多发于躯干和四肢,为单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与神经性皮炎、湿疹、Paget病等疾病相混淆。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棘层明显增厚,细胞排列紊乱,全层可见异形细胞,真皮浅层有中等密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毛囊、皮脂腺导管及毛囊漏斗部外毛根鞘均可受累。误诊11例,误诊率为40.7%。结论恩病误诊率较高,应尽早做组织病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鲍恩病 病因 临床特点 病理学 鉴别诊断
  • 简介:虽然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仍不断有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病、疯牛病、非典型肺炎等)出现,但传染病决不是现代病,而应该说古已有之,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已经发现有天花瘢痕,足以说明天花在其时已有流行。不过古人对这些传染病缺少知识,又无调查统计之法,故少有记录传世。

  • 标签: 传染病 天花 脊髓灰质炎 霍乱 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古籍中风病与冬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常用方。冬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的要方。结论:病古籍中风与冬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病位较风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则以清里热为主。

  • 标签: 冬温 风温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热患者使用冰毯降温的过程中,腋、肛、耳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8月入住ICU的≥39℃患者均行冰毯降温,降温开始后30、60分钟复测腋、肛、耳。对比分析降温过程中腋与肛,腋与耳,肛与耳的差异。结果冰毯降温降温过程中30分钟腋、肛与耳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分钟腋、肛与耳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高热 冰毯降温 腋温 肛温 耳温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剖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治疗暑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医治暑病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一书中,医治暑病的方剂,借用SPSS25.0软件对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味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剖析。结果:收集方剂25首,药物85味,寒性药物占39.2%,五味以苦味和甘味为主占32.6%与23.9%。结论:吴氏医治暑病,多以清热为主,滋阴为辅,善将苦寒与甘寒药物运用到不同治法中。

  • 标签:  《温病条辩》 暑温 用药规律
  • 简介:曼不动杆菌存在于医院环境并在患者多部位定植,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由于其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及克隆传播能力,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全球流行并呈高度耐药的常见致病菌。在我国,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012年我国9省市15所教学医院临床检出的革兰阴性菌标本中,曼不动杆菌达15.05%,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大多数为多重耐药菌。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疫苗 蛋白
  • 简介: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orbaumannii)属不发酵糖革兰刚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在自然环境及体表长期存活并迅速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学 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