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例学员为1996年经体检、心理选拔、高考、政审合格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录取为飞机驾驶系新生,报到后对学院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满意,但在入校几天后发生恐惧飞行的心理疾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恐惧 飞行学员 体检 新生 心理疾病 心理选拔
  • 简介:摘要疲劳是一种疲倦乏力的感觉,会给从事体力、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

  • 标签: 飞行人员 飞行疲劳 疗养
  • 简介:目的探讨飞行环境对飞行人员精子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6月就诊的飞行人员2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已婚已育男性20例为对照组,利用WEILI-9000电脑精液自动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新鲜精液样本进行精液常规及精子凋亡率检测。结果观察组a、b级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c、d级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活精子及早期凋亡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晚期凋亡精子百分率、总凋亡率、死亡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飞行环境应激可能会导致男性精子凋亡率增加。

  • 标签: 军事人员 航空 不育 男性 精子
  • 简介:飞行员洲际飞行反复受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负荷过重,飞行员深感疲劳。我们对国际国内航线各20名空勤人员进行调查。均在飞行前一天,进行常规小体检,飞行前后以询问为主。国际组主要表现是劳累、无力、尤其是飞东线(美国)回来,疲劳感加重,占95%。睡眠出现

  • 标签: 飞行疲劳 空勤人员 昼夜节律变化 国内航线 疲劳感 东线
  • 简介:随着国内外航运业务的迅猛发展,飞行人员出现的长时间、不规律夜航以及跨时区长途飞行中出现的疲劳问题日益突出,引起飞行人员警觉水平与工作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判断失误,出现飞行错觉,甚至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因此,如何及时判断飞行人员的能力状态,有效缓解飞行疲劳,对保证飞行安全,预防飞行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飞行人员 飞行疲劳 个体差异 中医 工作能力 飞行事故
  • 简介:目的分析近5年飞行不合格飞行人员疾病谱特点和规律,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4月190例飞行不合格飞行人员病历资料,按疾病种类、涉及专业科室及年龄分布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排在前20位的病症为头痛、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高脂血症、抑郁症、屈光不正、晕厥、神经性耳聋、心境不良等。前10位专业科室是神经内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科、眼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及泌尿外科。31-4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占51.05%。结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较广涉及各专业科室,其中内科、骨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疾病依然是医学停飞的常见原因,而精神性和代谢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和重视。

  • 标签: 飞行人员 医学停飞 疾病谱
  • 简介:  高空(超高空)飞行的卫生保障    飞机在7000~15000米高度范围飞行,称为高空飞行;在15000米以上高度飞行,称为超高空飞行。  在高空或超高空环境中,空气稀薄,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飞机的升力和阻力均减小,加速、减速性能降低,使飞机的安定性和操纵性变差。飞行员也受到大气压、氧分压和气温降低的影响,容易发生缺氧、胃肠胀气、减压症等影响,以及防护装备的大量使用加重了飞行人员的体力负荷,影响操纵的灵活性等。其卫生保障工作要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教育,使飞行人员了解高空、超高空飞行环境特点及其对飞行活动与人体的影响,掌握飞行中用氧规定的生理学依据、密封座舱的卫生学要求,以及对缺氧、减压及气压剧变所致损伤的预防等。……

  • 标签: 卫生保障 飞行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执行过随舰任务的海军飞行员晕船易感性、发生率及晕船对舰上生活、飞行作业能力的影响进行调查,为保障舰载飞行员安全飞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41名海军舰载飞行员的体质量指数、体能成绩、吸烟史、父辈敏感性、自我晕船易感指数、晕船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晕船对训练生活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内容。结果(1)飞行员多次航行中,晕船发生率为61.90%~71.79%,认为对自身生活及作业能力有影响的人员占71.43%~87.18%,且晕船严重程度与作业能力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P<0.01);(2)晕船不仅影响飞行员的饮食、体能、注意力、睡眠、舰上活动等舰上生活(20.00%~86.67%),也影响飞行员作业能力(14.71%~26.67%);(3)晕船发生率与个人易感指数存在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量指数、体能、吸烟史、父辈易感性无关(P>0.05)。结论晕船严重程度与飞行员航空作业能力密切相关,应在前期训练和执行任务前进行筛选和训练。

  • 标签: 飞行员 晕船 易感性 作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心脏瓣膜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为规范心脏瓣膜病的术后航空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心脏瓣膜病的飞行人员病例资料,称为临床组;检索文献报道的国内飞行人员瓣膜病相关病例,称为文献组。根据飞行机种、病变部位、治疗方法、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组20例,按检出例数从多到少其瓣膜位置依次为主动脉瓣(12例)、二尖瓣(7例)、三尖瓣(4例,均为伴发)、肺动脉瓣(1例);文献组11例,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10例),三尖瓣病变1例。其中主动脉瓣病变大部分以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为病理基础。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例中12例飞行合格,1例限定飞行,1例由歼击机改飞运输机,3例暂时飞行不合格,3例飞行不合格,2例特许飞行。二尖瓣病变病例中3例飞行合格,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1例三尖瓣病变病例和1例肺动脉瓣病变病例均飞行合格。结论病变累及瓣膜部位是影响航空医学鉴定的主要因素,飞行人员瓣膜病发病部位最多见的是主动脉瓣,其中BAV为最常见病理类型,需加强体检鉴定和防治。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合格鉴定 航空医学 飞行人员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歼(强)击机飞行员"暂时飞行不合格"疾病谱特点,探讨如何做好航空卫生保障工作,降低医学停飞率。方法采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空军总医院飞行结论为"暂时飞行不合格"的70例歼(强)击机飞行员病历资料,按疾病种类、科室和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在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心律失常、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及眩晕。前5位的科室是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及肿瘤内科。年龄分布集中在30~49岁。结论对身心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发挥临床治疗、心理疏导、体能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医疗优势,可促进疾病转归,降低医学停飞率。

  • 标签: 飞行员 疾病谱 飞行结论
  • 简介:作者在两个军区医院对369名年龄为35岁~36岁的远程航空兵飞行员及领航员进行了住院观察,其中163名(44.2%)为健康者,作者对以上人员作了5年~10年的随访观察。

  • 标签: 吸烟 飞行人员 不合格 发病率 随访观察 住院
  • 简介:摘要本文就国内航空救援中护士的实践研究、飞行护士培养的文献进行综合叙述。简单介绍航空救援中的护士的护理实践研究情况,从我国飞行护士入选标准、能力结构框架的构建、飞行护士培训课程需求调查与课程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机上护理技术体系、飞行护士的培训内容与方法以及资格认证等研究信息进行叙述,展现了我国飞行护士培养有据可循、有模可依良好态势。

  • 标签: 飞行护士 培养
  • 简介: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飞行人员飞行任务日见繁忙,其腰部疾患发生率近年来逐步增多,诸如急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骶部扭伤等多种病症。腰部疾患,特别是突然发生的腰痛,可以出现明显的腰部活动障碍等症状,一旦发生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就有可能给航空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腰部疾患对保证飞行安全、延长飞行人员飞行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腰部疾患 飞行人员 慢性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 飞行任务 腰骶部扭伤
  • 简介:有关美国飞行员选拔方法的一份报告包括8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飞行员选拔、选拔的重要性以及选拔过程中考虑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特征。第二部分介绍有效性的概念和进行有效性研究所需的步骤。第三部分回顾一些常见的增加飞行员选拔试验解释难度的方法学问题,并且为研究员和操作者提供"最好的实际操作"的建议。第四部分描述了几个常用的评价飞行员训练和工作表现的标准,以及评价工作表现模式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航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