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1。临床使用后的器械表面沾有大量血液、粘液等有机物,若不彻底清洗将形成生物膜阻止灭菌剂的穿透或阻止微生物与高温气体的有效接触,影响灭菌效果,医疗器械若使用后清洁灭菌不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2,为了使各种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规定清洗质量的新标准3,我院从2015年6月开始回收临床科室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及用品,根据器械的材质、种类、精密程度、污染状况,使用多酶清洗、除锈剂、清洁精、皂液等不同的清洗进行清洗,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临床科室的好评。

  • 标签: 恰当使用 清洗剂 提高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 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 [1]。临床使用后的器械表面沾有大量血液、粘液等有机物,若不彻底清洗将形成生物膜阻止灭菌剂的穿透或阻止微生物与高温气体的有效接触,影响灭菌效果,医疗器械若使用后清洁灭菌不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 [2],为了使各种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规定清洗质量的新标准 [3],我院从 2015年 6月开始回收临床科室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及用品,根据器械的材质、种类、精密程度、污染状况,使用多酶清洗、除锈剂、清洁精、皂液等不同的清洗进行清洗,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临床科室的好评。

  • 标签: 恰当使用 清洗剂 提高 清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不同清洗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自各科室收取的900件手术止血钳纳入本次研究,分为对照组(450件)与实验组(450件)。对照组采用多酶清洗进行清洗,实验组采用碱性含酶清洗进行清洗。评估两组清洗合格率。结果光源放大镜检查法、残留蛋白检测法结果提示两组清洗合格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下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0%、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清洗与酶清洗联合清洗手术器械效果更佳,清洗合格率更高,可有效去除器械表面残留的各类油脂以及蛋白质等污染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洗效果 碱性含酶清洗剂 机洗酶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物膜清洗与2种多酶清洗在内镜生物膜清除效果上的差异。方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内镜生物膜模型,对照组采用灭菌水浸泡,实验组分别采用1号多酶清洗、2号多酶清洗及生物膜清洗进行浸泡。在室温下分别作用5、10、15 min后,以细菌活菌计数法及扫描电镜法评价不同清洗对内镜生物膜模型的清洗效果。各组间活菌计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作用5、10、15 min后,测定的生物膜菌落计数(CFU/cm2)空白对照组为7.92±0.21,1号多酶清洗组分别为5.31±0.10、5.04±0.08、4.90±0.16,2号多酶清洗组分别为5.53±0.30、5.39±0.21、5.03±0.42,生物膜清洗组分别为3.53±0.30、3.01±0.07、2.82±0.26。在相同作用时间下,两种多酶清洗组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膜清洗组菌落计数少于两种多酶清洗组(P<0.05)。且随着浸泡时间增加,生物膜清洗组菌落计数逐渐减少(P<0.05)。作用15 min后,扫描电镜下见生物膜清洗清洗后的生物膜及细菌残留最少。结论两种多酶清洗清洗效果相当,生物膜清洗较多酶清洗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内镜清洗质量。

  • 标签: 内窥镜 生物膜 生物膜清洗剂 多酶清洗剂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将600件手术器械分成A组、B组、C组,各组200件,A组用多酶低泡清洗清洗,B组用碱性清洗清洗,C组用多酶低泡清洗加碱性清洗清洗,通过目测法、残留血试纸检测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目测法合格率A组90.3%、B组90.6%、C组95.0%,残留血试纸检测合格率A组71.0%、B组90.3%、c组95.O%;B、C组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从成本支出和清洗效果综合考虑,推荐单用碱性清洗清洗手术器械。

  • 标签: 器械 清洗剂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针对手术用口腔器械,使用不同浓度的多酶清洗进行清洗,对清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于对口腔器械的有效清洗,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选择560件被污染的口腔器械,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14蓝(每蓝20件),将多酶清洗的浓度分别设置为(1%)和(0.5%)多酶清洗浓度为(1%)的称为实验组,多酶清洗浓度为(0.5%)成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清洗结果进行判定。结果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浓度(1%)多酶清洗口腔器械清洗,有270件清洗合格,10件不合格,合格率为96.4%;采用浓度(0.5%)多酶清洗,有216件口腔器械清洗合格,64件不合格,合格率为77.1%;从测试结果显示,浓度(1%)多酶清洗清洗效果要明显优于浓度(0.5%)组的清洗效果,比较差异,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28.8,P<0.01)。结论口腔器械选用(1%)浓度的多酶清洗进行清洗,更有效的保证清洗质量,提高清洗效果。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洗效果 多酶清洗剂 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碱性高效多酶清洗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所应用过的160例件污染器械,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清洗,应用碱性清洗对研究组的器械进行清洗,比较两组的认可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认可度评分优于参照组,有差异性(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碱性清洗剂 器械清洗质量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66-01摘要目的探讨多酶清洗在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供应室回收并需要处理的26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件。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清洗进行清洗,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进行清洗,比较两组器械清洗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进行清洗,目测合格率为99.2%,对照组为83.1%;在实验室检查中,观察组合格率为98.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清洗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酶清洗在供应室的应用,能彻底的清洗医疗器械,避免发生感染。

  • 标签: 多酶清洗剂 医疗器械 供应室 合格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是院内感染的高危险人群,在特殊的环境中存在各种危害因素,其中包括容易被忽视的酶类清洗的危害。为了降低职业危害,本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 标签: 酶类清洗剂 不良影响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车间玻璃瓶清洗的变更中,引入质量风险管理,对新清洗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以确保更换清洗对产品质量无影响。方法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对新清洗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级别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对新清洗进行验证,确认其清洗效果以及对产品的影响。结果清洗后玻璃瓶淋洗水中细菌内毒素含量≤0.25内毒素单位/ml、总好氧微生物计数≤100菌落形成单位/ml、总霉菌酵母菌计数≤10菌落形成单位/ml、总有机碳≤1.5 μg/cm2(淋洗水和擦拭取样)、电导率≤1.3 μS/cm,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在变更控制中运用质量风险管理,指导变更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变更内容的实施,保证了更新新清洗的风险可接受,且产品质量不受变更影响。

  • 标签: 质量控制 变更控制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清洗预处理对颅脑吸引器头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0件污染颅脑吸引器头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0件。A组使用碱性多酶清洗浸泡预处理后清洗,B组使用中性多酶清洗浸泡预处理后清洗,采用目测法、试纸检测法检测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A组和B组器械表面的目测合格率分别为98.5%、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器械管腔内壁的目测合格率、试纸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5%、95.0%,而B组的分别为91.5%、8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吸引器头使用碱性多酶清洗预处理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中性多酶清洗

  • 标签: 颅脑吸引器头 预处理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碱性清洗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清洗质量的提升效果 。 方法:选择位于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2 月期间 需要清洗的医疗器具 400 件,随机自其中抽取 200 件设为对照组,另 200 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多酶清洗,观察组使用碱性清洗,对比两组清洗质量、清洗实用性 。 结果:观察 组清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观察组清洗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使用 碱性清洗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可以有效提升血渍以及变性蛋白质的清洗效率,使用成本较低,安全性高,整体使用效果好。

  • 标签: 碱性清洗剂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清洗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碱性清洗进行研究分析,并观察其对消毒供应室护理清洗质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消毒供应室中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被污染的100件器械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对本组污染器械使用碱性清洗进行清洗,而参照组对本组污染器械使用多酶清洗清洗。针对两组清洗后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检验,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优良等级的共49件占比(98.00%),参照组优良等级的共38件占比(76.00%),结果数据对比,研究组对比参照组优良率显高,存在统计学差异,检验有意义(P<0.05)。结论 将碱性清洗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污染器械的清洗中,能够帮助器械清洗等级提升,从而全面提升消毒供应室的护理清洗质量,因此碱性清洗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碱性清洗剂 消毒供应室 护理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应用碱性清洗对于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在院内选取消毒供应室器械80件,采取数字随机法分组,共计2组,每组40件。分析组利用碱性清洗清洗,参比组应用多酶清洗清洗,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分析组器械清洗质量优良率对比参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用碱性清洗清洗器械能够进一步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 标签: 碱性清洗剂 消毒供应室 护理清洗质量 多酶清洗剂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碱性清洗对消毒供应室护理清洗质量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2 年 1月使用过的 400 件污染器械,依照数字法将其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200 件。其中对照组采用多酶清洗进行清洗,观察组采用碱性清洗清洗,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洁质量和清洗人员对清洗方 法的相关评分。 结果 观察组器件清洗质量为优的有 149 件,其清洗质量优良率为 9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21 件、91.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清洗人 员对观察组使用碱性清洗进行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 碱性清洗清洗医疗器 件的清洁效果较多酶清洗更好,能有效清洗干涸的血渍和变性蛋白质,经济成本低,安全性好,实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碱性清洗剂 医疗器械清洗 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碱性清洗对消毒供应室护理清洗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200份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00份)和对照组(100份)。对照组采用多酶清洗进行清洗,观察组采用碱性清洗进行清洗。对比清洗质量。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碱性清洗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及成本低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内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中,可以在保证清洗质量的同时,最大化地缩减清洗成本。

  • 标签: 碱性清洗剂 消毒供应室 护理清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