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压板连接在空钉与不空钉情况下对骨折后期治疗的影响。测试压板骨头在不同状态下随空钉数目变化应变的大小,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证明空钉与空钉压板连接治疗粉碎性缺损性长管状骨骨折的固定失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其差异性与空钉的数目有关,空钉数目越多,固定失效率越高。得出的结论是非空钉情况下,压板连接可用于治疗缺损粉碎性长管状骨骨折,空钉压板连接不适用于长管状粉碎性缺损性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钢板 加压 弯曲 扭转
  • 简介: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新的下静脉滤器,围术期死亡率为0,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情况,无腔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d,内治疗的总体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5%。39例(84.8%)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显示下静脉滤器以及植入的支架形态学良好,未出现支架或滤器断裂,血管壁刺破等情况。术后12个月下静脉及髂股静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7.7%。结论结合抗凝治疗的内治疗对于滤器相关IVCT具有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宫黄体酮与米司酮在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残留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宫残留患者3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6例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16例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联合米司酮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6.2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米司酮可有效提高人工流产术后宫残留的治疗效果,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腔残留 米非司酮 安宫黄体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内放疗联合中药内冲洗降低放疗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常规放疗;实验组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冲洗,记录患者阴道出血、腰腿疼痛、下肢水肿、尿频等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阴道出血12例(40.0%),腰腿疼痛18例(60.0%),下肢水肿8例(26.7%),尿频10例(33.3%);实验组阴道出血3例(10.0%),腰腿疼痛5例(16.7%),下肢水肿3例(10.0%),尿频4例(13.3%)。结论宫颈癌内放疗联合中药内冲洗降低放疗副反应疗效显著。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中药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镜手术器械的维护费用,缩短维修周期,提高临床使用率。方法将本院2017年10月后进行单把培训并附拆装配置图的新购镜器械使用情况列为观察组,与之前未单把培训无拆装配置图的镜器械使用情况列为对照组,两组器械进行错配率、损坏率、维修频次及费用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错配率、损坏率及维修频次、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腔镜器械单把培训并附拆装配置图,可以明显降低器械的维护费用,提高临床使用周转率。

  • 标签: 腔镜器械 配置图 正确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宫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宫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利凡诺羊膜注射与口服米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注射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以及VAS评分。结果用药后24h、48h以及72h,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司酮联合利凡诺比较,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产程时间更短,患者疼痛程度较低,引产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目的分析囊类肺癌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囊类肺癌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平扫,其中4例同期接受增强扫描。结果24例均为单发病灶。4例病灶CT表现为单纯囊,8例表现为囊伴周围磨玻璃密度影,7例表现为囊伴周围实性密度影,5例囊周围同时伴有磨玻璃及实性密度影;囊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9例,不规则形15例;22例囊壁不光整,2例囊腔壁光整。4例接受CT增强扫描者囊周围实性密度影可见中度强化。13例囊内可见壁结节,20例囊内可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出现分叶征18例,毛刺征12例,血管集束征9例,胸膜凹陷征10例。结论囊类肺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囊及其周围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粘连分离术联合雌激素对于宫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宫粘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宫粘连分离术,术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月经情况、宫形态恢复情况、复发率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月经好转例数、宫形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合适剂量的雌激素协同治疗,不仅有效改善宫形态,还可以防止宫发生再粘连。

  • 标签: 宫腔粘连 雌激素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镜器械损坏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的100件镜器械,对其使用记录进行分析,分析镜器械损坏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全部100件镜器械中,因使用不当导致器械损坏的几率为7.0%,因清洗不规范、打包不当、灭菌不当导致器械损坏的几率均为2.0%。结论镜器械损坏原因较多,临床应加强管理。

  • 标签: 腔镜器械 损坏原因 提出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镜下行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60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治疗方式,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镜下行胃肠肿瘤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胃肠肿瘤 腹腔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 子宫内膜创伤是发生宫粘连的必要条件, 最终严重影响女性生育问题 ,且术后复发是影响生殖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尽管术后使用各式各样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但分离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术后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临床上 术后各种治疗 方法的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 对 宫粘连 的综合化管理 提供 部分参考 。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综合化管理 临床疗效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下静脉节段性切除术在治疗肾癌伴下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癌合并下静脉癌栓而行下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合并MayoⅡ级者5例,Ⅲ级者4例,Ⅳ级者1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9±10.9)岁。肿瘤位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4例。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病例。7例患者行开放途径下的下静脉癌栓取出术+下静脉节段性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例患者先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联合经腹腔途径下手术,术中探查肾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遂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88~556min,平均(399.2±91.5)min。术中出血量300~4000mL,平均(1450.0±1136.5)mL。术后住院时间8~39d,平均(16.7±9.6)d。本组10例患者中,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ClavienⅡ级并发症4例。ClavienⅣa级并发症2例。10例患者随访时间2~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0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骨转移合并肺转移。1例(10%)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下静脉节段性切除术使肿瘤切除更彻底,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下静脉节段性切除术在治疗肾癌伴下静脉癌栓患者中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癌 癌栓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罗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同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替罗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三组受试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5.00%、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同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替罗非班 瑞舒伐他汀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球囊导管放置与 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联合治疗 宫粘连患者对 预后妊娠率及 术后月经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 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我院 94 例 宫粘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47 例。两组均实施 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对照组给予上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球囊导管放置治疗。统计 对比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治疗后随访 6 个月,对比两组预后妊娠率。 结果 治疗后随访 6 个月, 观察组预后 妊娠率 68.09% ( 32/47 ) 高于对照组 44.68% ( 21/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球囊导管放置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粘连使用宫腔镜手术的效果,对宫粘连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0例宫粘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宫腔镜手术,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有15例轻度宫粘连,占总数的30%,25例中度宫粘连,占总数的50%,10例重度宫粘连,占总数的20%,中度治疗有效率是80%,中度治疗有效率是96%,轻度治疗有效率是100%,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宫粘连可以选择宫腔镜治疗,能够获得较好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下手术 宫腔粘连 疗效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