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复刻板行为是众多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特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与日常交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目前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与重复刻板行为的产生关系密切,对小胶质细胞的深入研究已成为探索重复刻板行为发生机制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如额颞叶痴呆、强迫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的重复刻板行为表现与小胶质细胞有关,然而对于小胶质细胞参与重复刻板行为确切的机制仍缺乏可靠证据。文章就近年来关于小胶质细胞参与重复刻板行为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明确重复刻板行为发生的作用细胞,有望为未来开发治疗与重复刻板行为有关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重复刻板行为 神经精神类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降低女性重复流产的风险以及对身体的危害,在社会上应该不断普及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本文通过对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降低女性重复流产风险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当前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一步为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在降低女性重复流产风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咨询服务为女性提供了专业的生育知识和心理支持,帮助她们更好地了解生育过程和应对生育问题。此外,咨询服务还可以协助女性进行生育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 标签: 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女性健康 重复流产 风险研究
  • 简介:摘要: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使用的大多数医疗和手术器械都是有热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蒸汽是无毒、廉价的,能迅速杀灭菌微生物和孢子,并能迅速加热和渗透织物。因此医疗器械的灭菌还是以压力蒸汽灭菌为主。日常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会采用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判断灭菌是否合格,但从严格的角度来看,需要进行更多的操作去验证灭菌是否合格。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蒸汽灭菌 验证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一般是指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疼痛,其病因复杂,疾病种类较多,包含头痛、颈肩腰腿痛、肌肉骨骼源性疼痛与癌痛等多种形式。相较于其他疼痛形式,慢性疼痛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疼痛部位易转移与神经结构发生改变等多个特点,若患者未能得到有效干预和诊治,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治疗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无创物理疗法,具有促进循环、修复大脑与调节脑功能状态等功效。相关调查指出,重复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TMS质量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并在改善日常生活水平上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慢性疼痛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重复人工流产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做好对女性流产患者的教育和安抚。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人工作期间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指导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有明显好转,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大,P<0.05;在流产后并发症率对比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复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安抚患者情绪,并加强对其健康教育指导,避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以下简称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在精神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合了当前关于rTMS在各种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了其治疗原理、技术进展、安全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我们发现,rTMS不仅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而且还为精神医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视角。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潜在的风险。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研究的深入,rTMS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疾病 临床研究 治疗原理 技术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中医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03~2023.03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失眠症患者,将其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阿森斯睡眠质量量表(AIS)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中医方案治疗失眠症,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医治疗 失眠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中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率、生活质量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复感染 预防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心理护理运用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院内取65例该疾病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奇偶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A组用基础护理,B组用心理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数据方便比较。结果:B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低于A组,且存在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复人工流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焦虑状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22年11月1日到2023年4月22日治疗的70例焦虑状态患者,并且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抗焦虑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要比参照组患者的评分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焦虑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折合并严重复合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1月院内86例骨折合并严重复合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以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异性,不同方案干预后均有改善,尤以观察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 骨折合并严重复合伤患者治疗中,经针对性护理配合可有效防控潜在并发症,且有利于调节其不良情绪。

  • 标签: [] 骨折 复合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复人工流产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妇女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到2022年7月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重复人工流产妇女116例,按照分组对比模式,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人工流产操作模式,参照组患者则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操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下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内心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且P

  • 标签: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联合VR康复技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多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托莫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实施重复经颅磁联合VR康复技术,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配合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多动症诊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重复经颅磁 VR康复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1月1日到2023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50例分为研究组25例和参照组25例。参照组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参照组患者的评分低。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9 月 - 2018 年 9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 120 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60 例,采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和观察组( 60 例,采用运动器 械 MOTO med viva2 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用手摇板对患者肢体张力情况进行记录,并采用徒手肌力检测(MMT)、改良痉挛评定量表 (Asworth)及卒中损伤评定量表(SI 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MT 评分、Asworth 评分及 SI 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对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运动器械 MOTO med viva2 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力量,并且使其上肢痉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复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措施,观察该治疗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其潜伏期均更短,波幅均更长,并且组间对比P<0.05。结论: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方式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作者: 宁俊杰 乔莉娜 李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自贡64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号染色体短臂(5p)末端的5p15.1-5p15.33重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于2021年7月确诊的存在5p15.1-5p15.33重复的1例患儿,总结其临床资料,并对文献报道的5p重复综合征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男性,就诊时1岁5个月,以出生后逐渐出现生长受限及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颅面畸形;7月龄时因四肢抽动被诊断为癫痫;目前为2岁龄,仍反复抽搐,不能抬头、独坐,不会爬,不会咿呀说话,伴肌张力减退。反复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均示胼胝体发育不良。患儿父母表型正常。患儿拷贝数变异测序结果显示染色体5p15.1-5p15.33(chr5:1934522-18905656)存在部分重叠,根据拷贝数变异评判标准,判定为致病拷贝数变异,父母未检出异常。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检索策略,共检索到10篇相关文献(均为英文)报道的17例及数据库中收录的4例,加上本例,共22例5p重复综合征患者,其中17例年龄≤14岁,起病年龄7(0,18)岁,男女比约为1.1∶1。22例患者中颅面畸形19例,发育障碍18例,骨骼/肌肉发育异常15例,自闭症11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9例,智力障碍8例,肥胖症5例,癫痫5例,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2例,肌张力减退4例,斜视/远视2例,表现为胼胝体发育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腹股沟疝、脐疝各1例;多发畸形19例,单一畸形3例。结论5p15.1-5p15.33重复可能为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面部畸形、发育迟缓、骨骼/肌肉发育异常、智力残疾、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5p拷贝数重复最主要的临床表型;胼胝体发育不良可能为该位置染色体重复的扩展表型。

  • 标签: 染色体,人,5对 婴儿 发育障碍 癫痫 染色体片段重复 拷贝数变异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