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对照分析研究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78例,根据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以及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比三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78例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与CT征象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对比,浸润组患者高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患者多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MIA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病变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和实行成分比例都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联系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像征象有助于术前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肺磨玻璃结节 CT影像特征 病理分类的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的患者122例共157个甲状腺结节的检查资料,分析图像特征进行常规超声TI-RADS分类,根据CEUS增强模式,将造影后结节重新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CEUS后TI-RADS分类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CEUS后TI-RADS分类曲线下面积(AUC=0.900)大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AUC=0.808)。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80/98)、67.8%(40/59)、76.4%(120/157)、80.8%(80/99)、68.9%(40/58),CEUS后TI-RADS分类诊断分别为98.0%(96/98)、78.0%(34/59)、90.4%(142/157)、88.1%(96/109)、95.8%(46/48),CEUS后TI-RADS分类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01)。结论CEUS联合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比单一常规超声TI-RADS分类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多普勒,双功能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甲状腺结节 诊断显像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结节分类诊断过程中采用TI-RADS分类法,观察该种分类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的甲状腺结节297例患者353个结节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分类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和二组,一组使用TI-RADS分类法,二组使用ATA标准分类。结果:(1)本次总共选择353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结节210个,占比59.49%;恶性结节143个,占比40.50%。(2)一组和二组甲状腺结节分类后从NPV、PPV、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对照中,一组分别是94.33%、76.20%、88.66%、84.13%、89.23%,二组分别是85.26%、69.68%、77.33%、71.10%、81.01%。(x2=10.02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甲状腺结节诊断过程中采用TI-RADS分类法价值较高,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分类 ATA TI-RAD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新型科学技术被人们研发出来,并且在医学领域中得以良好的运用,有效的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升。医学影响技术在这种形势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逐渐的被人们将其与计算机技术加以整合,从而实现计算机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不同技术的使用原理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但是影像技术对影像诊断所带来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其是从以往单一的形态转变为当下多样化的形态,功能与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不但可以为综合诊断给予辅助,并且也可以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医学影像诊断过程中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接受诊疗的对照组患者和联合接受医学影像学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诊断检查后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性进行统计以及对比。结果:经过病理检查后可以发现,接受了常规诊断联合医学影像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可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8%,而接受了常规诊断的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仅为76%,两组患者在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诊断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疾病的诊断时,医学影像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技术,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诊断,从而辅助临床医师对病情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对于准确诊断以及对患者开展后续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临床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几率为96%,高于对照组患者(84%)。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诊断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患者进行探索。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影像学组和常规组。影像组和常规组均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45例。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学 临床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IEM)包括膜迷路畸形和骨迷路畸形,临床上,内耳畸形特指可通过影像学观察的骨迷路畸形。内耳畸形分类由早些年基于影像和胚胎的分类方法不断完善,进展到近年来基于指导人工耳蜗手术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内耳畸形的分类进行系统阐述,重点关注不同分类方法间的差异,探究内耳畸形分类方法更新的意义以及与人工耳蜗手术和预后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是临床辅助科室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并应用于辅助检查,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CT影像新技术不断更新,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CT新技术 影像设备 技术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底影像诊断技术以光和影作为基础,在眼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多模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按照工作特征和原理的不同,眼底影像诊断技术可大致分为解剖性影像和功能性影像2个部分,此外,随着光和影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眼科影像技术将逐渐朝着广域化、精细化、多模化、定量化和智能化的目标发展。因此,我们深知眼底的光和影远非仅如我们目前所见,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仍待探索。新兴影像技术的临床化和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眼科的应用亦存在潜在的挑战。多模影像技术有助于眼科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动态监测,为眼科疾病治疗的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然而,面对诸多检查手段,眼科医生如何选择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检查方法,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成为眼科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眼底 多模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医学也逐渐的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如今医院所使用的医学仪器多为精密仪器,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其专业的影像分析为医生分析病因和病人治疗提供了专业的图像依据,从而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为高效。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地位不断跃升。因此,加强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科学应用,是现阶段医疗事业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

  • 标签: 医学 影像技术 医疗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肺癌 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诊断,研究组应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肺癌 影像学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CT诊断
  • 简介:摘要:为了提升医学影像检测的智能化水平,文中对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相关图像处理、重构算法展开了研究。以肺部结节的自动检测为应用场景,对X光胸片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从灰度统计特征、灰度差异特征及多尺度高斯微分滤波器纹理特征等多个角度,提取了X光胸片的74个纹理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算法模型的输入。同时为了防止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过拟合现象,解决深度学习算法对于训练样本容量的需求,提高样本数量与特征数量的比例,文中还引入了卷积稀疏编码算法对JSRT数据集进行重构,并按照1∶5的比例对算法仿真所需的数据集进行扩充。在分类器选择上,考虑到数据集中正负样本失衡对于分类器训练造成的不利影响,引入了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算法(CS-SVM)。在公开医学影像数据集上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卷积稀疏编码进行数据集扩充后,算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指标可达到0.788和0.769,分别提升了2.8%和3.8%。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家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间不仅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创新医疗技术,更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使用医疗设备。文章重点在分析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医学摄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策略,相信今后也一定会对我国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的应用进展。方法:采取分析研究结论和文献的方式了解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价值。结论: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有效的促进了肿瘤学的发展。同时,影像引导之下的肿瘤微创治疗迅速的展开和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医学领域内根治肿瘤的重要微创方法。因此,如何应用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实现肿瘤消融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数字医学技术 影像引导 肿瘤消融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