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个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单个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治疗20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枚种植体中,中切牙12枚,侧切牙5枚,尖牙2枚,前磨牙1枚。20枚中很满意14枚,较满意6枚,无不满意。结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具有独特的优点,逼真自然,舒适美观且使用方便。种植修复已渐渐的成为单个牙缺失修复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单个牙缺失 种植义齿 修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血管疾病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应用康复治疗的方式,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48例诊断为脑血管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三级康复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组卒中量表的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巴氏指数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方面,两组患者呈现出了显著的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级康复治疗的方式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十分显著的改善,对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与能力进行提高,并且,还能够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因此,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血管 神经功能缺失 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人工种植牙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因其美观、舒适,固位效果稳固,使患者的咀嚼效率恢复到接近天然牙的程度,逐渐被牙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11年6月以来,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究的CDIC螺旋状种植体,对63例患者前牙缺失进行的112枚种植体植入并修复,种植后随访3年以上效果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种植牙技术,缺失修复,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种植天修复单磨牙缺失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36例在我院要求种植修复单磨牙缺失的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临床观察,患者采用BLB和CDID两种种植系统进行种植体修复结果在修复3年后,根据随访观察,有2例患者失败,34例成功种植修复的成功率为94.44%。其中,BLB种植系统出现基台螺丝松动1例,管松动2例。CDIC种植系统出现冠固体螺丝松动1例、基台螺丝松动1例冠破损1例。结论在修复3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未发现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炎症的现象。可见双种植体支持单磨牙缺失是理想的方式,能提高修复体和种植体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单磨牙缺失 双种植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为牙齿缺失进行牙齿种植的患者84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即刻种植法对牙齿进行修复,对比较组的患者则用常规种植法进行修复,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稳定系数(ISQ)和牙齿松动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SQ在1、3、6各月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效果虽然相似,但是即刻种植法疗程短、痛苦小,在修复后牙齿稳定性高、并发症少;常规种植法疗程长、痛苦大、牙齿的稳定性比较差。

  • 标签: 牙齿缺失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前牙缺失散于间隙修复患者中应用正畸与修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口腔前牙缺失散在间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义齿修复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与修复技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9/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0%(1/49)明显低于对照组12.2%(6/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技术治疗口腔前牙缺失散在间隙患者疗效更好且修复后并发症少。

  • 标签: 正畸 修复技术 口腔前牙缺失散在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临床数据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导板用于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术中的可行性。方法:上颌牙列缺失的患者共13例,对患者进行CBCT检查,采集数据,设计并制作CAD/CAM导板,导板辅助下不翻瓣植入92颗种植体,种植后CBCT再次检查,对比种植后种植实际位置和术前设计种植体位置偏倚。结果:CAD/CAM辅助下头部偏差(0.83±0.05)mm,根部平均偏差(0.88±0.13)mm,深度平均偏差(0.75±0.19)mm,角度平均偏差(1.13±0.03)°。结论:CAD/CAM种植导板辅助下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有一定位置偏倚,但尚在可接受程度内,在上颌牙列缺失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AD/CAM导板 上颌牙列缺失 偏倚
  • 简介: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在流行病学领域应用广泛,在循证医学领域,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剂量-反应Meta分析对于原始研究数据的依赖度较高,但原始研究常因未提供所需有效数据而给分析带来困难。通过向原始研究作者索取数据的途径效率与应答率均较低,因此,缺失值估计及转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归纳了几种常见缺失值,并就如何使用已有信息进行缺失值估计及效应指标转换进行探讨。

  • 标签: 剂量-反应关系 META分析 缺失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妊娠期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的原因及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期产生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孕妇共2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母婴结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2例孕妇中,19例有合并症或并发症,3例无合并症或并发症。19例患者中,子痫前期13例,其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5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例,肾源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1例;单纯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者1例;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双胎妊娠2例,其中1例合并一胎儿生长受限,1例死胎。胎儿畸形3例,分别为尿道下裂、房间隔缺损及染色体异常,其中胎儿房间隔缺损孕妇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和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结论在妊娠期间,以子痫前期为主的妊娠并发症是造成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主要原因,在无明确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前提下,出现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应先查清病症的原因。

  • 标签: 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 胎儿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用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60例(8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主观意愿分为A、B两组,即刻组30例(43颗牙)应用即刻种植法,常规组30例(41例颗牙)应用常规种植法,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其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并对牙齿种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ISQ分数进行对比,并调查修复不良现象.结果即刻组和常规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7.67%和95.12%,无显著差异,P>0.05.即刻组和常规组满意度分别为96.67%和8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齿种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ISQ分数比较,即刻组患者跟常规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调查修复不良现象,发现两组均各有2例出现牙齿松动和牙周脓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均有一定效果,在修复成功率、ISQ分数和松动情况方面相似,但即刻种植法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关键词即刻种植法;常规种植法;牙齿缺失;修复效果中图分类号Q98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照比较老年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种植修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了种植义齿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缺失患者39例,入选对象分别在种植前1周及种植修复完成后3个月内接受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估,并对照比较评估结果。结果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后OHIP各指标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老年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标签: 牙列缺损及缺失 老年 种植义齿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