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核科学的飞速发展,核技术在临床检验、影像技术以及核医学诊断及治疗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在核素的开瓶、稀释、分装、标记、淋洗、注射和服药治疗中,核医学护士都接触大量的核素,这些工作属于开放型放射操作,会对医护人员产生辐射危害,因此,做好核素操作时的辐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为了解核医学从业护士的辐射防护现状,探索防范对策,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医学诊断 辐射危害 防护现状 护士 调查 服药治疗
  • 简介:摘要多排螺旋CT的迅速推广应用有益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医疗照射,增加一定的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相应的放射防护监测及评价的前提是准确表达并测量其辐射剂量。因此本文侧重辐射剂量学角度,分析探讨影响多排(层)螺旋CT扫描所致辐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这些X射线CT所致辐射剂量的表达及其测量与评价方法,成为放射防护学界、医学物理学界、临床医学放射学界以及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 标签: 多排(层)螺旋CT 辐射剂量学 CT 剂量指数
  • 简介:社会心理效应是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后果。而在突发事件中的危机沟通时有效的减轻核防止其社会心理后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核和辐射导致心理恐慌的主要原因、危机沟通的必要性及历史上三次重大核事故中的危机沟通,提出了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危机沟通应遵循以人为本、常备不懈;及时主动、公开透明;准确一致、方法得当;维护信誉、多方合作的原则,用于指导相关部门应开展核和辐射卫生应急危机沟通工作。

  • 标签: 核事故 辐射事故 危机沟通 卫生应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参力胶囊对60Co-γ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效果。方法:将120只小鼠进行4Gy60Co-γ全身性照射,照射后不同剂量(0.175、0.350、0.700mg/g体重)参力胶囊连续灌胃给药14d,观察其不同时间点(0、3、6、9、14d)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的质量指数以及骨髓病理切片情况。结果:照射后小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的质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骨髓增殖情况极度不良。照射给药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质量指数均有所升高,骨髓增殖情况好转,参力胶囊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参力胶囊可改善辐射小鼠造血功能,减轻辐射对小鼠的损伤。

  • 标签: 参力胶囊 辐射防护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分析国际组织、有关国家以及我国核与辐射相关标准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结果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规范和指导口岸核与辐射有害因子监测处置工作。结论结合口岸工作实际,亟需建立完整、规范、有效的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

  • 标签: 口岸 核与辐射 监测 处置 标准体系
  • 简介:乳腺X线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乳腺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电离辐射与乳腺癌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数字乳腺X线摄影在不同阳极靶面/滤过组合、不同曝光模式、不同腺体分型、不同厚度及压力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不同,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上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摄影 辐射剂量 阳极靶面 滤过组合 曝光模式 腺体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贵州梨果仙人掌红花品系仙人掌对于60Co-γ3Gy辐射剂量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和血液系统损伤、抗氧化损伤防御系统、机体的体液免疫系统的防护作用。方法将18-22克雌性小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为阴性对照组(0.0g/kg.BW)、辐射模型对照组(0.0g/kg.BW)、4.5g/kg.BW组、9.0g/kg.BW组、18.0g/kg.BW组,用梨果仙人掌红花品系仙人掌汁灌胃30天后,除阴性组外,3个剂量组和辐射模型组一次性全身照射60Co-γ,剂量为3Gy,照射后继续灌胃13天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进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DNA含量测定、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血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实验和血清溶血素实验(HC50)测定。结果辐射后第13d,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显著高于辐射模型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骨髓中DNA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梨果仙人掌红花品系仙人掌对于60Co-γ3Gy辐射剂量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和血液系统损伤、抗氧化损伤防御系统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 标签: 贵州梨果仙人掌红花品系仙人掌 辐射损伤 小鼠
  • 简介:近年来,低辐射剂量扫描因其辐射损害较低,越来越多应用于CT检查,低浓度对比剂的低毒副作用优势也受到研究者关注,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文就胸部CT增强扫描中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胸部CT增强扫描 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
  • 简介:摘要市立医院东部院区新生儿监护室开放式辐射抢救台在危重患儿抢救中广泛应用,并对115例不宜使用暖箱复温的患儿进行复温时效果良好,成功率高,而且便于对危重患儿观察治疗操作及抢救。提高了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现将开放式辐射台的复温原理、适应症、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热能调节 开放式辐射抢救台 新生儿复温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用于评价周围型肺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使用ARFI技术,测量肺部肿块剪切波速度值(SWV),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之间SWV的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价SWV对周围型肺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病灶SW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中肺腺癌和肺鳞癌SWV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SWV=1.2m/s作为鉴别良恶性病变截断点。结论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评估周围型肺部肿块的良恶性具有可行性,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检查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 周围型肺部肿瘤
  • 简介:内外环境对胎宝宝的影响从受精而后发育成胎宝宝到出生,这个过程约需要266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胚胎、胎宝宝能否正常生长、发育,除了与爸爸妈妈的遗传物质及孕前准备等因素有关外,与妊娠期间母体的内外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受孕后的8周内,子宫为了适应受精毋目的分裂增殖以及胚胎期的细胞分裂,

  • 标签: 妊娠期间 外环境 胎教 细胞分裂 孕前准备 遗传物质
  • 简介:摘要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对医务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存在的辐射隐患,根据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时间防护的三原则,总结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术后防护的方法,提出医护人员术后防护的工作重点。

  • 标签: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 安全隐患 术后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进行盆腔CT检查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分别进行CT扫描,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自动管电流扫描相比固定管电流扫描,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距,而其辐射剂量有较大程度降低。结论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进行盆腔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大大降低患者盆腔所受电离辐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依儿童年龄设置DR胸部管电压优化儿童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0至14岁儿童分成0-、1~、3-、7~、11。14岁五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优化组与对照组进行DR摄影。优化组根据年龄设置不同千伏值进行自动控制曝光DR摄影,对照组采用常规千伏值进行自动控制曝光DR摄影。辐射剂量计量用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用可视化分级分析评分(VGAS)。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初纳入2450例受试儿童,排除因严重基础疾病而导致某些解剖特征不能显示者35例(1.43%)后,最终纳入2415例儿童胸部正位图像进行分析,其中优化组1202例,对照组1213例。结果显示:优化组DAP均值小于对照组(t=-4.967,P=0.008),而VGAS均值大于对照组(t=23.738,P=0.000)。结论依儿童年龄设置DR胸部管电压能降低儿童辐射剂量,同时改善图像质量。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儿童胸部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医院作为特殊的医疗场所,应为患者就诊带来安静、整洁的环境感受。然而,事实上。随着患者流动量的增大、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周边环境的变化,导致医院声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间,医院噪声水平稳定持续的增高已经升级到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噪声不仅刚扰着患者和医护人员,而且还增加了发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 标签: 声环境 医院 控制策略 噪声水平 医疗场所 医疗设备
  • 简介: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后,血站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把“一法两规”作为主要纲领,形成以“一法两规”为主旨,以三个标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ISOl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和欧洲13国推出的OHSASl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6])内容为补充的血站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文件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素。方法:查阅文献、结合实践经验,对其能力要素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和较好的英语水平构成信息化环境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能力要素。结论:把握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能力要素,提高信息化环境下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化 医疗设备 管理维护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