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少阳方法是一种民间独特方法。该法以揉抹点穴式少阳经理筋法为主,兼多种针刺方法和拔火罐法。在手触摸查清“病灶”的基础上,根据病症、病情,运用枢转手法进行全身性调理及局部分筋理筋、点穴、扳等手法治疗。笔者自1993年以来,对神经衰弱进行临床研究,发现不少神经衰弱患者在头部、颈部、胸部、背腰等都存在器质病变,即“痛性小结”,因而采用少阳方法调治神经衰弱5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衰弱 少阳经 伤筋 手法治疗 治神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植入心律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reterdefibri11atorICD)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6例ICD植入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良好的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术中娴熟配合、关心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用药观察、调节饮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和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随访1.83年,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随访及出院指导,及时调整参数,是使ICD发挥最佳作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经静脉植入 心律转复除颤器 护理 心脏植入
  • 简介:游戏步骤·将幼儿分组拉成个圆圈,然后念着儿歌: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带帽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轮流喊不同内容再游戏。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扎辫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穿裙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

  • 标签: 游戏步骤 游戏方法 游戏规则 “迷迷转” 学前教育
  • 简介:目的利用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中线移位的程度,并对不同程度脑中线移位患者预后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应用TCCD监测脑中线移位患者58例,其中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脑中线移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5例(脑梗死组)和脑出血患者33例(脑出血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头颅CT/MRI与TCCD监测的脑中线移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2±2.43)mmvs(3.28±2.31)mm,P=0.986;(3.64±2.03)mmvs(3.43±1.90)mm,P=0.630]。TCCD检测脑中线移位值与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病情不相关(P〉0.05)。TCCD检测脑中线移位的ROC曲线下面积0.961±0.008,特定界值1.75,敏感性100%,特异性85.5%,准确性70.0%。结论TCCD监测脑中线结构及移位有优势,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方便(床旁)、可靠、无创的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经济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卒中 脑梗死 脑疝 ROC曲线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摘要:《温热论》作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叶氏在书中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体系,在论述温病的治法中提到“入营犹可透热气”,笔者结合所学对“透热气”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透热转气 营分证 清营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双向诊的现状和诊意愿,提出双向诊工作改近意见,实现双向诊顺利开展。方法对高新区黎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大庆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向诊实施情况和患者的诊意愿。结果双向诊知晓率为17.9%、患病后首选社区就诊率为22.4%、曾接受过双向诊者占5.8%、愿意接受社区诊至医院者占58.5%、病情稳定后愿意回社区康复者占11.2%。结论目前双向诊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医院、社区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双向诊真正落到实处。

  • 标签: 双向转诊 知晓率 现状 患者需求
  • 简介:摘要成都市成华区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初期,群众知晓程度较低,同时缺乏检测网络支持,咨询检测服务的可及性较差,成华区从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和硬件建设抓起,重点构建咨询检测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覆盖面,有效地发现和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

  • 标签: 自愿咨询检测 转介网络 艾滋病
  • 简介:海桐皮全年可采收,近几年来因货少呈上升之势,从零售价来看,2000年价为3.6元每公斤,2001年升为4.1元每公斤,2002年又升为5.8元每公斤,从2003年起海南来货较多,市场难以消化,导致价落,现市价降为每公斤3~4元,基本回落到2000年水平,多方认为是合理的,后市趋稳。

  • 标签: 海桐皮 价格 市场 中药材
  • 简介:在对美英典型电子诊系统进行介绍以及按照电子诊系统的公私特征、专业诊人员设置、以及患者选择权限的比较分析基础上,从大力推动医疗信息互联与共享、重视医疗信息信任及安全问题、电子诊系统维护与升级、形成电子诊良好运行的配套机制等方面为我国诊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出启示。

  • 标签: 电子转诊 双向转诊 信息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男,9岁,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位,行双调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6年,近2.5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发热、肺炎,活动耐量进行性降低,轻微运动后即出现呼吸急促、蹲踞现象,夜间不能平卧入睡,需高枕卧位。超声心动图和CT提示严重肺静脉板障梗阻,肺动脉压进行性增高,心功能不全。于杂交手术室,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暴露右侧心房,在食管超声和X线胸片引导下成功右心房置入肺动脉支架(Pul-stent)1枚,将板障狭窄处扩张至14 mm。术后3个月患儿活动耐量明显改善,夜间可平卧入睡,肺动脉平均压降至30 mmHg(3.99 kPa),心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45例高度近视和黄斑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血管造影部分的实际面积和最小距离和角度患者。结果黄斑部的实际面积经手术治疗,效果得到良好发展。结论视网膜的位方向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术后的恶性发生。

  • 标签: 黄斑 手术治疗 视网膜
  • 简介:摘要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气"乃温热病邪侵入营分后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气、营、"入营""透热气"等概念的讨论与阐释,以说明"入营犹可透热气"的内涵和临床意义,着重辨析了邪入营分4种途径与"透热气"的关系、清营汤等方剂对"透热气"法的体现及其具体运用等问题,并借叶天士医案对以上问题加以说明,以期深入阐释"入营犹可透热气"内涵。

  • 标签: 气机 气分证 营分证 透热转气 气一元论 叶天士 温病
  • 简介:紫荆皮除内销外,还有出口,该品近几年价格走高,从零售价来看,2000年7.2元每公斤,2001年升为11.2元每公斤,2002年又升为14.8元每公斤,2003年2月下降为7元每公斤。其原因是近几年价高刺激了群众采收的积极性,使收购量大增,导致价格回落,故其后市趋稳。

  • 标签: 紫荆皮 价格 市场 中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微囊化VEGF基因成肌细胞与非微囊化VEGF基因成肌细胞作为对照条件下,对裸鼠的致肿瘤性。方法应用带有6his-tag的VEGF基因成肌细胞进行微囊化,将微囊化组作为实验组,非微囊化组作为实验对照组,注射于裸鼠背部。对微囊降解情况,外源性VEGF分泌情况,裸鼠重要脏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微囊,未检测到外源性VEGF,未发现重要脏器有肿瘤样变化。结论通过微囊化组和实验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微囊崩解,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外源性VEGF分泌,未见裸鼠肿瘤发生。

  • 标签: 微囊化 转VEGF基因 成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1年后,其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归及达标情况。方法(1)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病程,分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病程≤1年)和长病程组(病程>1年),比较2组患者基线时一般情况、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其达标率,以及综合达标率(血糖、血压和血脂三项均达标);(2)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比较治疗1年后上述代谢指标的归及达标情况。结果(1)基线时,与长病程组相比,新发糖尿病组患者更年轻(P<0.01),糖负荷后2 h血糖水平较高[(15.20±5.26对13.68±4.94) mmol/L, P<0.01]。(2)经过1年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后,总体体重、血压及糖脂代谢指标均显著改善。相较于长病程组,新发糖尿病组患者血糖控制更好[空腹血糖(6.27±1.56对7.63±2.08) mmol/L, P<0.01;糖化血红蛋白(6.33±0.96对7.23±1.37) %, P<0.01],且HOMA-β较高[(74.01±56.45对40.17±37.07) %, P<0.01]。两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均明显上升,整体综合达标率由5.80%上升至24.06%,经过1年治疗后,与长病程组相比,新发糖尿病组患者综合达标率更高(24.73%对17.18%, P=0.087);血糖达标率84.62%对53.37%(P<0.01)。结论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全面改善,其中血糖改善最为显著。新发2型糖尿病组的综合代谢指标及血糖的达标显著优于长病程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重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积极推广MMC模式,注重血糖和血压、血脂并举的综合管理,同时对于长病程组的患者给予更多教育与关注,提高其认识和治疗依从性,提升综合达标率。

  • 标签: 新诊断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程 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 综合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需ICU治疗应性因素的分析和归的探讨。方法选取110例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对其手术方法、疾病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患者ICU的原因主要有术中失血、严重肺部感染、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精神障碍、肺栓塞和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等。转入ICU后的治疗效果为好转回骨科60(54.54%),继续治疗34(30.91%)。结论若患者术后并发症严重应尽早转入ICU进行监护和治疗以便得到改善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ICU治疗 应性因素 转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