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案例背景案例一患者元某,女,61岁,因"呕血、黑便8小时"在内蒙古某医院就医,诊治过程中不治死亡。元某为内蒙古农村户口,元某之夫和之女均为北京城镇户口。元某之夫、之女共2人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将内蒙古某医院诉至内蒙古某区法院,请求相关医疗损害赔偿。案例二患者蔡某,女,23岁,因发热就诊于北京市某区医院,后不治身亡。

  • 标签: 医疗损害赔偿 农村户口 医疗损害责任 死亡赔偿金 经常居住地 案例背景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认为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符合可预见性规则的以及民法基本原则的客观要求。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三个构成要件,分别是违约行为、严重的精神损害结果、违约行为与严重的精神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要具备这三个要件,即可认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 标签: 违约 公平 认定标准
  • 简介:摘要《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医疗纠纷的处理呈现一种极其复杂和混乱的局面。医疗纠纷核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医疗损害赔偿赔偿主要是经济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赔偿标准的规定,尤其是死亡赔偿的规定不甚合理,广受诟病。《侵权责任法》统一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案由和法律适用问题,但是对于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数额却没有明确交代。本文从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入手,通过对立法过程的梳理,探讨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混乱的原因,并对继续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死亡赔偿金 医疗责任 损害赔偿
  • 简介: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出发,论述了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性,指出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实现各种法律协调统一,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受害人权益,也是落实《宪法》保护人权思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权
  • 简介:摘要目的从研究中心层面针对药物临床试验损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面提出建议,增加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方法分析医院发生具有代表性的2例药物临床试验损害赔偿案例的始末,针对研究中心项目管理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审查知情同意书和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积极参与损害处理并督促执行、关注安全性信息并评估临床试验风险程度等措施,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可在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上发挥更多主动的作用。结论研究中心通过增加对临床试验损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减小临床试验风险,增加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损害 受试者权益保护 损害预防 损害处置
  • 简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当前医患双方当事人与法院鉴别和判断医疗事故有无的唯一依据,具有特殊的法律属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启动方式可由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移送或人民法院指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直接影响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结果,必须经医学会的行业审查、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核和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审查存在实体与形式上的隐忧.科学理解与正确运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其结论,必须认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性质,妥善处理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事项等的平衡与协调.

  • 标签: 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服务合同
  • 简介:摘要2011年7月1日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的社会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该法不仅为规范调整我国的社会保险活动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促进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而且也将对我国商业保险市场产生必然的影响,但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统筹费用,同时企业或劳动者又购买了商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结果商业保险公司以劳动者已经从社会保险中获得支付医疗保险金为由,拒绝支付商业保险赔偿。法理论界和商业保险界关于商业医疗保险是否适用损害补偿原则的争论。本文由此引发了保险通过分析商业医疗保险的性质、相关法律规定、法理依据以及风险保障范围等方面,旨在得出商业医疗保险不适用损害补偿原则的结论。

  • 标签: 医疗保险 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 损害赔偿原则
  • 简介:将医疗损害与一般损害(如交通事故)损害等同对待,使显失公平的高额索赔成为医疗损害赔偿中的普通现象和制约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成因、现状、医疗机构主体属性的法律界定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还就医疗机构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的合理性与计算标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医疗损害赔偿 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 医疗纠纷 医疗主体 法律属性
  • 简介: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统一执法尺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结合我省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 标签: 人身损害赔偿 人民法院 案件 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徽省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闹”事件屡禁不止,情节不断恶化,经常发生暴力事件。各界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医闹”入刑。刑法修正案(九)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收集“医闹”行为扰乱医疗秩序的刑法调整范围。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医闹”行为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刑法与犯罪的边界模糊,对情节的认识不一致,量刑标准,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多争议。医闹混乱频繁发生,医务人员严重受伤和死亡使得“医闹”入刑成为必然。刑法修正案草案(九)旨在将“医闹”纳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但是,这种犯罪不能涵盖“医闹”行为的所有主观和客观方面。建议刑法应当分别制定“聚众扰乱医疗秩序罪”,并在此罪中设转化犯。另外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形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医闹行为”的有关刑法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医闹行为 刑法规制 医疗秩序
  • 简介:【摘要】 由于医疗活动的高度专业性,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审理高度依赖专家鉴定意见。尸检是查明死亡原因的“金标准”,在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医疗损害医方责任确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尸检率较低,未尸检常成为鉴定机构退鉴的原因,这也直接影响该类案件的审理。本研究总结司法实践中可行的方法,探讨解决未行尸检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及审理方法。

  • 标签: 未尸检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诉讼
  • 简介:噪音会损害听力,这人尽皆知。但是.薪近科学实验研究发现:噪音还可通过听觉损害视力。

  • 标签: 听觉损害 噪音 视力 实验研究
  • 简介:2013年1月15日,患者刘某因病到三甲医院(A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经过一段时1司治疗,患者症状没有明显变化。2013年1月30日,A医院告知患者因床位紧张,安排患者转诊至民营医院(B医院),并告知刘某,B医院为A医院的分院。B医院接诊后为刘某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肝功能异常;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收住院。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三甲医院 赔偿 引发 转院 初步诊断
  • 简介:患者男,43岁。因失眠、话多、易激惹、伤人毁物、疑妻外遇18d,于2005年4月25日住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给予氯丙嗪50mg,2次/d,口服治疗,27日氯丙嗪加量为100mg,2次,d,28日检查肝功能指标正常,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T-Bil11μmol/L,ALT29U/L。29日氯丙嗪加量为150mg,2次,d,持续至5月12日,氯丙嗪加量为200mg/2次,d,5月14日氯丙嗪加量至250mg,2次/d,15日发现患者双眼巩膜黄染,尿颜色加深,继之全身皮肤发黄,粪便为陶土样,食欲减退,考虑为氯丙嗪所致的肝损害。立即停用氯丙嗪,急查肝功能:T-Bil20μmol/L、ALT153U/L。进一步给以保肝治疗(静脉滴注葡醛酸钠0.266g/d,口服联苯双酯滴丸6mg,3次/d),经治疗症状渐好转,6月2日患者全身黄疸消退、二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肝功能:T-Bil15μmol/L,ALT68U/L,16日复查肝功能:T-Bil9μmol/L,ALT32U/L,加用利司培酮1mg,2次/d,治疗精神症状,7月21日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氯丙嗪 肝损害 mol/L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分裂样精神障碍 口服治疗
  • 简介:摘要面神经是属于完全性的运动性神经,其神经核位于桥脑。然后其位于与内耳和中耳临近的颞骨内,经茎乳孔出颅支配面部表情肌和阔肌。下运动神经元性面肌无力包括前额及其他表情肌的无力,如果在近端损害面神经,则由于支配镫骨肌的神经小分支受累而可能出现同侧听觉过敏。

  • 标签: 面神经损害 治疗
  • 简介:7肾功能损害时药物应用原则肾功能损害时应用药物的常规剂量,可因肾脏对这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障碍使其在血液和组织中蓄积达到中毒水平,促使肾功能进一步减损.这种药物的中毒表现可被患者原有疾病的症状所掩盖,不易引起医生重视.因此,肾功能不全者必须根据以下原则综合考虑.

  • 标签: 药源性肾损害 血药浓度 药物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
  • 简介:近年来,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临床报道不断出现,已受到国内外医药界广泛关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药 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