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硒粉-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钾混合催化在血液制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消化时间及测定结果差异情况。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对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测定蛋白质含量,各品种分别使用硒粉-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钾两种混合催化进行消化。结果:硒粉-硫酸钾催化消化时间约50分钟;硫酸铜-硫酸钾催化消化时间约90分钟;两种催化测定血液制品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凯氏定氮法测定血液制品蛋白质含量时,硒粉-硫酸钾催化的消化时间相对于硫酸铜-硫酸钾催化大大缩短,且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影响。

  • 标签: 血液制品 硒粉 硫酸铜 硫酸钾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除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不断增长。除草喷施以后可通过喷雾漂移、灌溉、大气沉降和径流等综合作用进入环境水体。水中残留的除草不仅对动植物有毒性作用,并且最终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例如,难以被生物降解的除草残留经生物富集作用后可能致癌致畸、神经中毒、对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生物繁殖等,因此如何有效清除水体中的除草污染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重点对光催化降解法医毒物实践中五种除草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除草剂 光催化降解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脱敏对不同粘接模式下通用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脱敏处理后粘接剂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阻生而拔除的第三磨牙6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将4颗牙制备为1 mm厚牙本质片,1%柠檬酸处理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脱敏牙膏A和B组(分别用含HA的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 Sensitive处理)、脱敏糊组(HA糊处理)(每组2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形貌。剩余牙暴露冠中部牙本质并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入上述4组进行相应处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使用中强酸通用粘接剂(G-Premio Bond)分别在酸蚀-冲洗模式或自酸蚀模式下进行粘接,堆塑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片状试件(每亚组4个)、微拉伸试件(每亚组20个)和片状试件(每亚组6个),分别进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和纳米渗漏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微拉伸强度(粘接强度)测试及断裂模式记录、粘接界面水渗透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处理均可部分或完全封闭多数牙本质小管。对于酸蚀-冲洗模式,脱敏牙膏A、B组和脱敏糊组粘接强度[分别为(40.98±4.60)、(40.89±4.64)和(41.48±3.65)MP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8.58±4.28)MPa](F=3.89,P<0.05);对于自酸蚀模式,4组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8,P>0.05);各组自酸蚀粘接模式粘接强度均显著大于同组酸蚀-冲洗粘接模式(P<0.05)。4组总体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和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酸蚀-冲洗模式下粘接界面银染颗粒沿混合层底部呈斑点状分布,自酸蚀模式几乎不存在银染颗粒沉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酸蚀-冲洗模式混合层内存在连续线状渗透,自酸蚀模式混合层内呈不连续线状渗透。结论含HA的脱敏处理对中强酸通用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无不利影响,搭配自酸蚀粘接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 标签: 羟基磷灰石类 牙本质粘结剂 牙本质脱敏剂 拉伸强度 牙粘合
  • 简介:摘要:目的:就双联支气管扩张被应用于治疗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124例列为研究对象,测评后其CAT评分均≥10分且未采取过双联支气管扩张治疗,即2受体激动(LABA)联合抗胆碱能(LAMA)治疗方案。依据患者此前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起始组、LAMA组、激素药物(ICS)/LABA组以及ICS/LABA+LAMA组,研究中均使用LABA/LAMA治疗方案,治疗周期为3个月,就治疗前后各组CAT评分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对象的CAT评分均发生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经验证P

  • 标签: 双联支气管扩张剂 症状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鸢尾素微溶胶的静电纺丝支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微溶胶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鸢尾素的静电纺丝支架(PLLA),使用透射电镜(TEM)检测纤维支架的内部结构,使用扫描电镜(SEM)检测纤维支架的形貌特征。通过等离子技术将鸢尾素枝接于静电纺丝支架,并测定其释放曲线。提取SD大鼠胎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的鉴定。观察PLLA-鸢尾素浸出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TEM显示静电纺丝支架有管状结构,SEM显示其有一致的方向特征;鸢尾素可持续释放48 h;提取的细胞聚团呈现出明显的球形,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其表达Nestin;PLLA-鸢尾素浸出液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结论负载鸢尾素微溶胶静电纺丝支架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微溶胶静电纺丝 鸢尾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2糖尿病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间,从来我医院就诊的2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试验目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对2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安全性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早期急诊溶栓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早期急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高血 糖素样 肽-1受 体激 动(GLP-1)对初发2糖 尿病患者血脂代 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收治的80例初发2糖 尿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二甲双胍片+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二甲双胍片+利拉鲁肽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代谢水平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胰高血 糖素样 肽-1受 体激 动剂 初发2型糖尿病 血脂代谢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很多生物催化技术逐渐成熟且进入市场,在化学制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助力化学制药发展,同时为环保作出突出贡献,还不影响企业经济收益,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本文主要围绕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学制药行业中的应用来展开分析,希望给相关行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 催化技术 化学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现代医药卫生行业发展中,生物催化技术集合了医药发展和生物化学的多种优势,已经成为了一项新兴的化学制药技术,极大地改善了生物化工行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已经有很多生产厂家利用生物催化技术来发展化学制药工业,并且在药物生产制作中越来越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改革了药物生产的技术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社会效益也体现了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催化技术 化学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很多生物催化技术逐渐成熟且进入市场,在化学制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助力化学制药发展,同时为环保作出突出贡献,还不影响企业经济收益,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本文主要围绕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学制药行业中的应用来展开分析,希望给相关行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 催化技术 化学制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指导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195例入院血糖超过22.2 mmol/L和GHbA1c检测值小于15.59%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rt-PA小剂量组(0.6 mg/kg,70例)和rt-PA标准剂量组(0.9 mg/kg,65例),评价rt-P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rt-PA小剂量组治疗24 h的有效率和7 d良好率分别为61.4%(43/70)和72.9%(51/70),rt-PA标准剂量组分别为64.6%(42/65)和69.2%(45/65),均优于对照组的30.0%(18/60;χ²=18.25,P<0.001)和46.7%(28/60;χ²=13.65,P=0.001)。rt-PA小剂量组90 d的预后良好率为82.8%(58/70),优于对照组的63.3%(38/60;χ²=6.38,P=0.016),但与rt-PA标准剂量组的72.3%(47/6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17,P=0.153)。rt-PA小剂量组的90 d病死率为7.1%(5/70),低于rt-PA标准剂量组的20.0%(13/65;χ²=4.82,P=0.041)和对照组的18.3%(11/60;χ²=5.04,P=0.030)。rt-PA小剂量组的颅内出血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5%(6/70)和2.9%(2/70),均低于rt-PA标准剂量组的20.0%(13/65;P=0.048)和13.8%(9/65;P=0.020)。rt-PA小剂量组颅外出血发生率为7.1%(5/70),低于rt-PA标准剂量组的18.9%(12/65;P=0.042)。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入院血糖大于22.2 mmol/L的患者,当GHbA1c检测值小于15.59%时可以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推荐0.6 mg/kg小剂量方案。

  • 标签: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糖化血红蛋白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TNFi)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病例组99例,病例组中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TNFi治疗为治疗组。病例组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活动组分为中度活动组、活动度提高组、活动度非常高组三个亚组,治疗组根据治疗的不同周期分为治疗前组、治疗3周组、治疗6周组和治疗12周组。所有对象均行T1-mapping序列检查,比较对照组、病例组以及病例组各亚组之间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根据治疗组不同治疗周期T1-mapping值下降率对疗效进行监测。结果(1)各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T1-mapping值的差异对活动度提高组和活动度非常高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3)治疗组中不同治疗周期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下降率能够有效监测疗效。结论T1-mapping技术可以量化评估axSpA炎症活动性,并有效监测疗效,有益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T1-mapping 骨髓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结合使用进行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平均40例。实验A组采用钙拮抗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联合治疗,实验B组采用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治疗。两组比较患者的治疗成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各项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副作用出现率以及入院率。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实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则实验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A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长于实验B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实验A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均大于实验B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实验A组患者用药副作用出现率高于实验B组患者用药副作用出现率,实验A组患者的入院率低于实验B组患者的入院率,但无明显差异。结论: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结合使用对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中青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制备一种可负载硫化铜(CuS)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探讨其对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合成改性葡聚糖后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以确定改性葡聚糖水凝胶的改性情况,进而合成可分离式负载CuS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评估其力学性能及穿刺能力。在12只雄性SD大鼠(200~250 g),每只背部造2个12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口分别用空白水凝胶微针贴片(DeXMA MNs)和负载硫化铜水凝胶微针贴片(CuS MNs)覆盖治疗,评价CuS MNs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治疗后3、7、14 d,每组各取4只SD大鼠,拍照记录创面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口及创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分析组织新生胶原沉积、血管形成和再上皮化情况。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对比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红外光谱展示出2900 cm-1附近的吸收峰为Dex的-CH2-拉伸振动吸收峰,表明DexMA以Dex为主体进行修饰的产物。力学性能评估显示不载药时水凝胶针尖的力学性能到达0.35 N,负载有CuS的针尖甚至达到0.55 N,表明制备的DexMA水凝胶针尖对皮肤具有良好的刺穿能力。在动物创面模型中,证明了负载有CuS的MNs能够在早期促进创面的修复。在伤后第3、7天CuS MNs组的创面愈合率[(70.80±2.86)%、(90.70±1.50)%]明显高于DexMA MNs组[(45.60±2.52)%、(81.30±3.14)%,t=22.420,F=1.179,P<0.01;t=7.276,F=4.984,P<0.01]。在伤后第3天、第7天CuS MNs组的再上皮化率分别为(54.20±11.51)%、(70.80±6.29)%,均明显好于对照组[(33.30±8.70)%、(57.30±2.94)%,t=5.000,F=1.750,P<0.01;t=5.508,F=4.571,P<0.01]。组织学HE和Masson染色检测结果说明CuS MNs具有促进新生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促进皮肤再上皮化。结论负载硫化铜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可促进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及皮肤再上皮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组织工程新型水凝胶敷料。

  • 标签: 创面愈合 葡聚糖 水凝胶 微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有窦慢性根尖周脓肿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根管消毒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有窦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根管消毒治疗,研究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根管消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第一次封药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第三次封药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根管消毒治疗有窦慢性根尖周脓肿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封药治疗次数,减少愈合时间,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根管消毒治疗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 治疗效果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黏液分为胃的早期胃癌具有内镜下易漏诊、病理诊断难、鉴别困难等特点。随着对胃肿瘤认识的加深,临床上逐渐发现了一些未能分类的胃早期胃癌。本文报道了1例较为特殊的近端胃早期分化腺癌,肿瘤长在正常黏膜表面,模拟小凹上皮分化,并伴随模拟胃底腺分化,最终经3家省级医院病理科讨论后考虑为未能分类的胃早期胃癌。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黏液分型 胃型
  • 简介:摘要:钙是小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钙能够促进小儿牙齿、骨骼的发育,使身体更加强壮。当前市场上有诸多类型的补钙,钙含量、功能效果等也不同,为更科学合理的选择补钙,帮助小儿补钙,本文主要对小儿补钙的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小儿 补钙剂 选择 应用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是我国政府和国民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药物生产中,注射制剂作为一种具有较高风险的药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引起严重的药害后果,发生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事件。本文对注射生产企业的监管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结合注射生产企业监管的风险,分析了注射生产企业监管风险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注射剂 生产 企业 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