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口腔正畸学中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并对临床常见问题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氟化物可降低白垩色斑损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去除乳牙早接触可预防后牙反[牙合];扩弓可降低后牙反[牙合]发生率;加用嵴上纤维环切术可增加保持效果;Hawley保持器比透明保持器可更快稳定前牙;关于托槽粘接剂的效果尚无肯定结论。

  • 标签: 正畸学 COCHRANE系统评价 临床证据
  • 简介: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寻找医患沟通系统评价证据,为建立我国医患有效沟通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与医患关系和沟通交流主题相关的中英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相关文献,并追索参考文献及其索引,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3月30日。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根据系统评价量表(OQAQ)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再评价,如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与医患沟通相关的系统评价17篇,OQAQ量表评分,最高9分,最低为3分,其中9个条目平均符合率为66.01%(中位数为6),7~9分段占41.29%(7/17),6分占23.5%(4/17),3~5分段占35.3%(6/17)。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有沟通对象、沟通时间、内容、方式等。沟通策略包括以不同模板分别对病人行为进行引导和对医护沟通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等。结论现有关于医患沟通的系统评价主要基于欧美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相关研究不足。基于现有证据,目前应建立鼓励沟通机制和文化,主动发现医患沟通问题和阻断不良沟通行为,同时关注病人意愿,合理选择培训策略,及时评估反馈,以提高医患沟通满意度.

  • 标签: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生殖系统异常是否可行。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2期)、MEDLINE(1981~2009)、OVIDACPJournalClub(1991~2009)和BMJClinicalEvidence(1999~2009),寻找相关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检索到队列研究5个、横断面研究3个。结果显示:超声观察早孕期(孕11~14周)胎儿臀部泌尿生殖结节线指向、泌尿生殖结节线与胎儿腰骶部皮肤水平线夹角确定胎儿性别可行,孕周越大确定胎儿性别准确率越高。女性胎儿子宫及男性胎儿阴茎、阴囊随着孕周增加而长大,绝大多数男性胎儿在出生前睾丸已降至阴囊。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生殖器官异常可作为筛查指标之一,联合羊水中激素检查可早期诊断某些胎儿生殖器官异常、胎儿性分化异常、胎儿内分泌代谢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生殖系统异常可行,但不能发现全部生殖系统异常,是否成为产前超声常规筛查项目还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生殖系统 临床证据
  • 简介: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及纳入治疗TMD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文献检索CochraneLibrary(2008年第3期)中有关TMD治疗的系统评价,并对系统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3篇系统评价:分别为透明质酸钠、咬合调整、稳定咬合板治疗TMD的疗效评价,共纳入25个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纳入的RCT中仅2篇为B级,其余23篇研究均为C级。结论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透明质酸钠、稳定咬合板、咬合调整治疗TMD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关节镜等尚需通过进一步完成的系统评价来评估。TMD治疗的系统评价所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部分研究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无隐蔽分组、无样本量计算及无意向治疗分析等缺陷。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预防和治疗TMD的临床证据,提高TMD临床治疗水平。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方法学
  • 简介: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关注人与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时代,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人享有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前所未有的远大目标和快速发展使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由此增加了各级决策的难度和风险。高质量证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参考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循证决策 证据 经济全球化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社会公平
  • 简介:摘要私自录音证据以其取得的便利性被当事人广泛采用,成为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证据。相较于当事人对私自录音证据的热衷,司法实践中却只有很少部分的相关录音证据被法官采信。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则对于录音证据规定笼统模糊,造成不同法官对私自录音证据证据能力采取了不同看法。面对私自录音证据在审查和认证时存在的争议和分歧,不但影响了私自录音证据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当事人的利益的保护。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从私自录音证据的概念、特征、立法现状等理论层面进行讨论,并结合司法实践,以对民事诉讼中私自录音证据证据能力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是否已有足够证据表明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可以推广.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8个,病例757例;有对照未随机分组的研究17个,病例1766例;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研究20个,病例1244例.所有研究均认为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其中RCT比例较小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方法学缺陷.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很有前途,但严格设计的RCT证据数量太少,质量有待改进,结果说服力不强.目前尚难做出该疗法是否利大于害的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证实其疗效,以便在国内外推广.

  • 标签: 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 治疗 脑出血 并发症 神经功能
  • 简介:证据质量升级的最常见原因是效应量大。当方法学严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风险至少降低或增加2倍时,GRADE建议考虑将证据质量升高1级;当风险至少降低或增加5倍时,考虑将证据质量升高2级。当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或所有合理的混杂、偏倚会降低明显的治疗效应,或混杂、偏倚使得结果无效为假效应时,系统评价作者和指南制定者也可考虑升高证据质量。其他考虑因素包括起效迅速、潜在的疾病(状态)趋势以及间接证据

  • 标签: GRADE 指南 证据等级 观察性研究 效应量大 偏倚风险
  • 简介: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情况的病人,比如1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后是否需要做化疗?针灸对过敏性鼻炎是否有效?绝经后的妇女是否需要激素代替疗法治疗?等等.

  • 标签: 医生 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稽查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稽查取证工作,而核心问题就是证据。什么事证据,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取证工作,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我稽查人员把每个一案件都办成铁案。

  • 标签: 药品稽查 证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加。自2002—04—01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从而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风险。2002—09—01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证据制度 护理记录 分析 对策
  • 简介:英国《自然-神经科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对初次生育的母亲们进行研究,发现怀孕会在至少两年内导致大脑的结构性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与社会认知有关的区域,以及母亲对其婴儿的图像作出反应的区域。此外,改变的程度还能预测母亲对孩子的依恋程度。这项研究为初次怀孕对人脑结构和功能带来的剧烈改变,提供了一定认识。

  • 标签: 科学证据 神经科学 社会认知 脑结构 母亲 初次
  • 简介:1病人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随着外科手术安全性的逐步提高,手术也开始平常化,许多国家每年约有多达5%~10%的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这些手术通常对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然而,医学发展至今,许多领域仍是个未知数,或正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临床医生,包括外科医生,通常是凭经验对病人采取医疗措施.而这些措施中有些除了徒增患者经济负担外,尚不能非常有效地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有些甚至会加重病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去发现和避免,则无论是对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和患者的健康都将是巨大的损失.美国一些政府机构建议,患者在术前应三思而行,同时提出患者术前应咨询的12个问题.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质量委员会已采纳,并增添了其他避免患者受到卫生保健危害的提示.医院和诊所应该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有关医疗政策和设施的信息,有效地帮助手术需要者.若未提供相关信息,则患者有必要进行咨询.对实际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寻找停车场地),使住院更加顺利.

  • 标签: 外科 循证医学 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延展时间至2018年12月,重点呈现近10年证据(2009-2018年)。系统摘录研究基本特征及主要结果。成本数据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贴现至2017年,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对应年份全国人均GDP的比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新增8篇),其中9篇基于人群(均为横断面研究),3篇基于模型。起始年龄多为40岁(7篇),筛查频率多为终生1次(11篇)。筛查技术涉及问卷评估、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最为常见,中位数(范围,筛查方案数)为52 307元(12 967~3 769 801,n=20);每检出1例腺瘤的成本为9 220元(1 859~40 535,n=10)。3篇文献报告了与不筛查相比,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其ICER与GDP比值为0.673(-0.013~2.459,n=11),是WHO认为的非常经济有效;不同筛查技术间及不同频率间该比值的范围重叠较大,但起始年龄50岁(0.002,-0.013~0.015,n=3)比40岁(0.781,0.321~2.459,n=8)筛查方案更经济有效。结论人群研究提示腺瘤检出成本仅为癌症检出成本的1/6,有限的ICER证据提示在我国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经济有效;尽管最优初筛技术无法定论,但初步提示筛查起始年龄50岁优于40岁。未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等高级别证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筛查 卫生经济学评价 系统评价 中国
  • 简介:摘要李洪超和同事们探索了在针灸医疗保险报销决策过程中引入经济学评价证据的全球挑战。

  • 标签:
  • 简介:实践指南开发工具(GuidelineDevelopmentTool,GDT)是GRADE工作组于2013年推出的一款基于GRADEProfiler(GRADEpro)软件扩展的在线工具。GRADEproGDT支持为系统评价创建简明的汇总表(证据概要表和结果总结表),促进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并为公共卫生政策和决策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实例运用GRADEproGTD工具进行干预性系统评价证据的分级并且简单介绍了在证据分级中遇到的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不一致性、不精确性、间接性、发表偏倚)。

  • 标签: GRADEpro GDT 干预性研究 分级 系统评价
  • 简介:铝被认为对人有害已有好几年了,但现在看来是一种误解。这一误解起源于对阿兹海默病(因德国医生Alzheimer首先描述而得名,有译作早老性痴呆症,但不甚确切)病源的探索。1978年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医学研究组的研究报告指出,死于此病的患者脑组织中铝的含量高于正常人,因此宣称他们找到了阿兹海默病的病因,那就是铝在脑细胞中的异常沉积。这一发现使医学界震动而广为宣传。信息传来,一时间一些人纷纷把家里的铝锅、铝炊具、铝高饭盒甚至铝脸盆都扔了,换上了不锈钢的、铁的、搪瓷的。其实铝是本世纪才用电解法生产发展起来的轻金属,在铝问世前与广为民用后比较,阿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升高,说明铝与此病无关。以后魁

  • 标签: 医学研究 早老性痴呆症 加拿大魁北克 发病率 脑组织 异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