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减少护士配药时密封瓶药物残余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8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中,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密封瓶药物残余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密封瓶药物残余率显著低于开展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护士配药时密封瓶药物残余率,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密封瓶药物参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减少护士配药时密封瓶药物残余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 18 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中,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密封瓶药物残余率。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密封瓶药物残余率显著低于开展前( P < 0.0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护士配药时密封瓶药物残余率,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密封瓶药物参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残留药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本院34个临床科室424例常用的静脉药物,采用常规静脉药物配置方法,未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干预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6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后,34个临床科室586例常用的静脉药物为观察组。在实施前调查静脉药物的残留量达标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找出静脉药物配置残留药量过高的原因并制定、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后,调查静脉药物的残留量达标率以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药物的残留量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拉氧头孢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品残留达标率均有所提高。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残余药量,优化管理流程,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静脉药物配置 残留药量
  • 简介:随着影像学、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胆道外科领域的广泛运用,残余胆囊的临床诊断率也日趋增高[1-2]。残余胆囊可伴有或不伴有结石残余,可出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更有部分患者继发癌变[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收治的48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残余胆囊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余性斜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2011年于我院收治的9例残余性斜视进行检查和再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近、远期观察,斜视度数皆≤10△,正位率100%,1例术后复视,1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残余性斜视通过再次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残余性斜视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残余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后宫腔内组织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清宫术的治疗,对照组实行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达到96%,对照组则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16%,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处理上,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最好实施清宫手术,从而降低患者痛苦,并预防感染。但是,在不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可以给予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不仅效果相对确切,而且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疼痛和风险。

  • 标签: 人工流产 清宫术 米索前列醇 残余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例胆囊切除患者资料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胆囊炎症程度对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的影响。结果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较慢性胆囊炎患者明显升高。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降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非常关键。

  • 标签: 胆囊管残余病变 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其眩晕或者残余头晕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运用耳石复位成功治疗后出现眩晕或者残余头昏的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抗抑郁焦虑药物 眩晕 残余头昏
  • 简介: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和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 标签: 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 残余药量 合理用药 监控
  • 简介: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发展,保留残余听力渐渐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部分耳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残余听力损失严重甚至完全丧失,而另外一部分耳聋患者仍保留残余听力。因此,如何在术后保留残余听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残余听力的概念、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残余听力的影响、保护残余听力的意义以及保留残余听力的方法,为后续科研课题提出了研究方向。

  • 标签: 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摘要所谓的残余消毒剂,其是指在消毒剂的使用或消毒试验后,所用的介质中仍然存有一定量未消除的消毒剂。若在这时对标本进行监测或检验,例如检测样本中存活细菌情况,在抽样时会连同残余的消毒剂一同被采集至样品中,并有可能携带消毒液至培养液及检验体系中。这会使未被杀死的残存细菌生长受到影响,检验不出存活的细菌,导致样本在检验时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在进行消毒剂杀菌效果检验及监测后,须首先清除样本中残余的消毒剂,使样本中残存的细菌脱离消毒剂的影响,获取适宜的复苏与生长环境,使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 标签: 残余消毒剂 清除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慢性肾脏病末期患者来说,保护残余肾功能对延长生命有重要的意义,而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在血液透析中对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格外重要,如何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也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论述越来越多,对于临床中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逐渐丰富。本文结合临床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保护做详细阐述,为提升临床有效率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保护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病理学基础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的AS是主要致病因素。然而,最近研究发现传统血脂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非传统血脂参数是在传统血脂参数基础上发展而来,包括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 R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多种血脂比值,可能在脑血管病防治中具有一定作用。其中,RC作为一种驱动AS残余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日益得到认可,在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研究中均已证实RC与脑血管病风险密切相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胆固醇 脂蛋白类 甘油三酯类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本文简要阐述了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的机制,腹膜透析对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势,以及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相关因素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28例(92.0%,28/30),25例(83.3%,25/30);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2例,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3例(10.0%);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标签: 残余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手术为开腹胆囊切除术19例,初次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所有27例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诊断率85%。部分病例进行MRCP、CT和ERCP检查明确诊断。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清晰解剖和胆囊管残端恰当处理对预防残余胆囊尤其重要,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残余胆囊 治疗 预防
  • 简介:耳聋是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是治疗和康复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已开展CI手术约4万例。既往行cI后残余听力常常丧失,而残余听力、耳蜗微细结构和内环境的保留对于患者的听觉和言语识别能力均有积极作用。本文从CI术后残余听力保留的定义和分级,CI术后残余听力丧失的原因,以及残余听力保留的措施如植入电极的发展、手术操作方法改进、辅助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保留残余听力未来的发展做展望。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残余听力 植入技术 耳蜗开窗 圆窗 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