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无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ABR测试来获取大概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炎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ABR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ABR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骨导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ABR测试 部分人群 听力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乐陪伴分娩1缩短产程、减少产妇分娩痛苦和出血量、提高顺产率。

  • 标签: 导乐陪伴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小儿肺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工作中,针对护理服务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肺炎治疗患儿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于对照组肺炎患儿实施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对于实验组患儿则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服务新方法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治疗率为71.43%(15/21),实验组临床有效治疗率高达95.24%(20/21),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28,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评分高达(96.8±2.3),对照组仅为(90.6±2.1),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7.43,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针对护理干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应在有条件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肺炎 效果观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骨耳机振子、激振器输出振动直接刺激颅骨记录眼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BC-oVEMP),为BC-oVEMP临床应用提供最理想振动刺激参数;比较骨振动刺激和气声刺激引出电位波形参数差异。方法2017年3—5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募健康志愿者共20名,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20~25(22.05±2.01)岁。声学分析仪采集骨耳机振子、激振器输出振动刺激信号频谱和瞬态波形,依据国际标准计算得到输出振动作用力峰值等效力值(peak-to-peak equivalent force level,peFL)。分析选择可以获得稳定骨振动刺激最优参数。20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最大输出强度声刺激、振动力刺激,记录双侧oVEMP波形及N1潜伏期、P1潜伏期、振幅等参数。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方差齐采用t检验,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不同频率原始声刺激信号经声学分析仪记录到输出振动刺激时域波形图、频谱图,输出振动峰值频率与原始声信号频率一致。相同原始信号强度时,500 Hz信号对应频谱图输出峰值最高。原始声刺激参数频率相同时激振器输出振动刺激峰值等效力值随刺激声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强度时激振器输出振动刺激峰值等效力值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以500 Hz短纯音输出峰值等效力值最大,为139.8 dB peFL;同时大于相同原始声刺激信号时通过骨耳机振子输出峰值等效力值130 dB peFL。40耳中5耳在气声刺激下未记录到对侧oVEMP电位波,即气刺激和骨岛刺激N1-P1波引出率分别为87.5%(35/40)和100%(35/40)。气声刺激和骨振动刺激N1潜伏期分别为(11.33±1.05) ms和(10.14±0.38) ms,P1潜伏期分别为(16.24±1.56) ms和(15.65±1.19) ms,波间期分别为(4.59±1.26) ms和(5.55±0.81) ms,左右耳对称系数分别为12.22%[5.5%,21.85%]和8.74%[3.37%,14.08%],振幅分别为3.07[2.05,4.43] μV和11.96[7.42,14.75] μV;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00 Hz短纯音原始刺激经激振器获得振动输出能最大,优于B-81骨耳机振子;与传统气声刺激相比,BC-oVEMP引出率更高,波形幅度更大,更稳定可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骨导 振动 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椭圆囊
  • 简介:摘要髌骨是人体最大籽骨,起到保护膝关节作用。髌骨损伤,无移位和稳定髌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术,如膝部伸肌断裂和功能缺失,粉碎性骨折需要行手术治疗。

  • 标签: 髌骨损伤 手术治疗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门诊医在护患沟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了解门诊医护士所掌握专业技能及自身心理素质重要,通过稳固工作基础条件,实现门诊护患有效交流,保证拉近双方距离,增强信任程度,构建起和谐护患关系,从而更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导医护士 语言
  • 简介:目的分泌中耳炎导致骨听力下降比例比人们认识要高.方法:收集分泌中耳炎患者33例(36耳),传导聋16例(16耳);感音神经聋11例(12耳),混合聋6例(8耳),鼓室图为B或C,声反射消失.结果经过4-12周治疗后,传导聋患者听力改善或恢复12耳,无效4耳;感音神经聋听力改善7耳,无效5耳,混合聋听力改善2耳,无效6耳;结论分泌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聋.病程长短是影响治疗效果主要因素,鼓室图能否转为A型是判断疗效客观指标指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感音神经性聋 传导性聋 听阈
  • 简介:分泌中耳炎是以传导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中耳非化脓炎性疾病,是小儿和成人常见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主要为传导聋,但部分病人可合并骨听阈升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对分泌中耳炎病人进行骨听阈观察,以探讨分泌中耳炎是否可引起感音神经聋。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骨导听阈 临床分析 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感音神经性聋 传导性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体检事业发展,检护士作用日益明显。如何改善检护士服务,在体检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对更好地适应体检人员要求,提高体检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全程陪同导诊可以达到这样要求。

  • 标签: 导检 体检 陪同
  • 简介:摘要:门诊属于医院一线窗口,其也是医院中重要组成科室之一,其服务质量高与低,直接会体现医院整体水平。但由于门诊工作所涉及范围较广,患者流动较大,在门诊管理中会产生一定难度,制约着门诊科室建设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需要在不断完善优质、安全、高效门诊模式,以此来提高门诊工作效果。门诊医主要负责对患者就诊进行正确指导,故而医属于与患者接触第一人,其工作能力会反映医院管理水平与接诊疗效。因此,门诊医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就针对医在门诊工作中重要进行探究,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门诊 导医 工作重要性 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能够实现良好临床疗效,且安全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临床疗效,进行可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2月间,我院住院部进行收治患者共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人。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5.71%(67例),高于照组65.71%(46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三项差异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判定三项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并能获得更多患者满意度认可。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消化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鼻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病情复发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本院接收治疗84例鼻炎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及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治疗后复发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对鼻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鼻炎 依从性 复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护理措施应用在慢性萎缩胃炎患者护理中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2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随机设置成实施不同护理两组,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思维图联合动机访谈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依从,在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方面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思维导图 动机性性访谈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早期给予多睡眠监测干预效果。方法:前瞻随机选择2022年月5月到2023年5月本院收治肿瘤患者28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多睡眠监测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及满意度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后PSQI量表评分较之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住院天数以及服用失眠药物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64.28%(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早期给予多睡眠监测干预效果显著,其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同时有助于维持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肿瘤患者 早期干预 重要性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程之(1922—2018)是中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和医史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史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和名誉总编辑,与医史学家共同努力,将《中华医史杂志》发展为中国医学史领域重要学术期刊。程之在《中华医史杂志》总计发表论文46篇,青年和中年时期发表论文侧重于西医史研究,晚年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医学史教育和中西比较医学史研究。程之毕生致力于医学史教学与科研,关心《中华医史杂志》发展,为中国医学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程之范 医史学家 医史教育家 《中华医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