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在临床上分析夹板式骨折复位钳的运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来我院的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把其分成两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医护人员双手骨折复位以及骨折位置维护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择夹板式骨折夹复钳复位以及骨折位置维护的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预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复位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少,骨折愈合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剥脱术应用自制加压固定袋治疗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静脉剥脱术患者 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探究组,参考组采用传统止血方式,探究组采用自制加压固定袋,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探究组中感染 1例,发生率 2.0%,血肿 1例发生率 2.0%,总并发症率为 4.0%,参考组有 2例压疮、 3例感染、 3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 4.0%, 6.0%, 6.0%,总并发症率为 16.0%,探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参考组, p< 0.05。结论:静脉剥脱术行自制加压固定袋相比传统止血方式能够提高术后止血效果,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静脉剥脱术 腹股沟 自制加压固定袋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 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 月 -2019年

  • 标签:
  • 作者: 程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2-15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探究在牙周炎治疗中实施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我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收治的 82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 41例,可摘式局部义齿修复)、研究组( 41例,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牙周情况及咀嚼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出血指数( BI)、牙菌斑指数( PLI)、牙周探诊深度( PD)水平及咀嚼有效率相近( P> 0.05); 12个月后研究组 BI、 PLI、 PD水平均较常规组低,咀嚼有效率较常规组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且研究骨科固定夹板外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各4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A组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B组采用石膏托臂外固定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结果: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为38例,有效率85.5%,B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为25例,有效率45%,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越于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骨科治疗 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年龄在 13-50 岁(排除乳牙滞留情况)的前牙牙脱位病例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 A 组(实验组)采用超强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固定脱位牙, B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两组患者固定 1 周、 4 周(拆纤维带时)和拆后 3 个月复查,评估两种固定术的疗效,及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 舒适性、美观性、疼痛 等的出现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A 组治疗成功率 97.1% , B 组治疗成功率 88.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A 组的牙周情况、患者的舒适性、美观性均较 B 组的好。 结论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的固定中疗效佳,对外伤牙影响小,对牙周组织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前牙外伤,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牙周炎伴牙裂缺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夹板式粘结桥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LA)、龈沟液细胞因子检测值。结果术后6、12个月,研究组牙周SBI、CLA值低于对照组(F =10.382、6.773、15.228、8.852,P=0.001、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研究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β2防御素水平低于对照组(t=-4.233、-3.755、-2.751、-3.890,P=0.001、0.001、0.007、0.001)。术后12个月,研究组显效率(55.00%,33/60)高于对照组(35.0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5,P=0.024)。结论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症状,促进牙周组织恢复,提高修复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夹板式粘结桥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在前牙 牙周病上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6例 (患牙 38颗 )前牙 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经过 2年观察,患者患牙均未 出现夹板松脱现象。经夹板固定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舒适感强,无痛苦,牙龈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对前牙 牙周病患者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且未出现夹板松脱现象,固定效果良好,患者舒适感评价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 前牙 牙周病 咀嚼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前牙外伤后纤维夹板固定的年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就诊的110例前牙外伤需纤维夹板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8例)和心理干预组(5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焦虑心理的变化;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和术后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和4周时的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9个月和1年时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按时复诊率均大于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按要求刷牙和未咬硬物情况的术后依从性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前牙外伤纤维夹板固定年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术后依从性,能够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年轻人 心理护理 牙外伤 纤维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 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的研制与临床用体会。自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科将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不断地改进并应用于临床胸部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共 108 例患者,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相对于传统的方法,保证了压力的均衡性,固定性更好,更便于操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可调节 多功能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自制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 方法: 研究对象以口腔溃疡患者 116 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其中常规组 予以琥乙酰红霉素治疗,实验组予以自制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 )显著高于常规组( 84.5% ) , 实验组疼痛消失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 结论: 应用我院自制漱口液对口腔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溃疡愈合速度,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

  • 标签: 自制漱口液 口腔溃疡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7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分析其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尺偏角。结果 此次研究的5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腕关节活动度为:旋前(76.19±5.44)°、旋后(78.71±6.25)°、掌屈(59.46±10.37)°、背屈(57.19±9.28)°;随访半年,57例患者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的1例、出现腕关节僵硬的1例,占比均为1.75%,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自制骨盆固定带在外伤骨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选取 3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三角巾进行骨盆固定;于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11 月选取相同数量的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自制盆骨固定带进行骨盆固定,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自制骨盆固定带在外伤骨盆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自制骨盆固定带 外伤 骨盆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大便收集袋在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于我院的 200例大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使用使用一件式造口袋 的对照组(n=100),与自制大便收集袋 的观察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大便管理和肛门附近皮肤护理和两组患者护理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管理以及肛门附近皮肤护理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时间为( 36.14±6.78) min、对照组患者护理时间为( 57.44±9.48) min,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为( 97.45±2.1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为( 92.58±2.74),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时间,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制大便收集袋在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患者肛门附近皮肤破损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便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使用。

  • 标签: 自制大便收集袋 大便失禁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入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骨性愈合率及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示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得到骨折骨性愈合率高,功能锻炼早,软组织修复快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骨折骨性愈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anipulative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80 patients with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and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ing rate and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can obta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high bone healing rat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rapid soft tissue repair.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肩关节康复锻炼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肩关节康复锻炼护理,统计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肩关节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小夹板外固定术联合中医正骨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保障研究内容及过程的规范、合理,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研究需求从我院筛选,共计86例,为患者制定至少两种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最终以患者意愿确定具体方案。本研究中有43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为传统组,另有43例应用中医正骨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为研究组,对比效果。结果 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评价疗效,以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发现,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各指标更优异(p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术 中医正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联合可调节生物力学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计划的拟定提供参考。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可调节生物力学夹板治疗。治疗后3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于复位前、复位后6周,依据X线正侧位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74%,36/38)优于对照组(60.53%,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及复位后6周,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复位前比较,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升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4/38),观察组为2.63%(1/38),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可调节生物力学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手法整复联合管型石膏外固定获得的尺偏角与掌倾角恢复效果相近,但前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固定期间并发症少,患者整体获益较好。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可调节生物力学夹板 腕关节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