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冠脉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 15例医护人员进行研究, 2018年 6月前未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2018年 7月开始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冠脉介入治疗防护中,操作人员采用铅防护服、铅眼镜、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等综合性防护措施,并从距离控制方面加强防护,对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前后 X线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 X线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辐射距离方面,与球管距离 3m的 X线辐射剂量明显低于 2m、 1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冠脉介入手术治疗中应用,对 X线辐射剂量能够有效控制,且与球管距离越远,辐射量越少,射线危害越少,对操作者保护效果越好。

  • 标签: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介入治疗防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冠脉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 15例医护人员进行研究, 2018年 6月前未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2018年 7月开始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冠脉介入治疗防护中,操作人员采用铅防护服、铅眼镜、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等综合性防护措施,并从距离控制方面加强防护,对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前后 X线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 X线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辐射距离方面,与球管距离 3m的 X线辐射剂量明显低于 2m、 1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冠脉介入手术治疗中应用,对 X线辐射剂量能够有效控制,且与球管距离越远,辐射量越少,射线危害越少,对操作者保护效果越好。

  • 标签: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介入治疗防护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科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 院 2018 年 02 月 -2020 年 02 月的特勤科护理人员 38 例,均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收集分析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 结果: 提供职业防护管理后,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知识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 。 结论: 护理人员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便于临床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压疮预防护理规范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到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80例高危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 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高危患者通过护理后,进行Norton 压疮风险 对比得出,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高危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改变高危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肿瘤科护士对职业防护相关认知水平及护士自我防护现状 。 方法 根据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我院肿瘤科室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编的 50 名护理人员的 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进行 调查。 结果 工作年限越长以及职称越高的肿瘤科护士,其防护认知评分也越高 ( P < 0.05 ),而肿瘤科护士的学历和其防护认知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 。 肿瘤科护士对 造影剂或药物危害、 化疗药物危害以及 微生物危害的认知比较缺乏,对 针刺伤危害、 电磁辐射危害以及 紫外线危害认知比较高 。肿瘤科护士在 电磁辐射时穿防护衣、 使用紫外线时 离开房间以及 熟练掌握针刺伤处理方法这三项自我防护行为做到比例较高,而对 接触造影剂或药物污染患者 时穿防护衣、 化疗药物配置使用规范实行标准预防以及 进行有创操作时戴手套这三项做到比例较低。 结论 肿瘤科 相关护理管理者应该进一步重视并且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 职业防护相关认知 培训,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进一步完善 相关 职业防护规范,落实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 标签: 肿瘤科 职业防护 认知水平 自我防护 现状
  • 简介:【 摘要】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护体会。 方法 纳入我院于 2020 年 3 月间收治的 40 例新冠肺炎患者作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护体会。 结果 40 例患者中对防护工作评价结果显示 : 非常满意 33 例、一般 7 例、不满意 0 例。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护工作重点包括医护人员管理、意识、行动、患者等环节。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 防护 传染病 病毒 传播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措施,并分析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对放射源的管理标准,建立 健全的放射源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护理技巧,不断优化放射源管理措施,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保证, 促进核医学科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顺利开展。结果:通过放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操作,不仅明显提高了临床 诊治效率,还降低了核素污染率。结论:建立健全的放射源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是促进临床诊治工作顺利开展 的关键,也是降低核素污染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源 防护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伤害因素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杜绝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职业伤害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研究性核医学科应用综合性防护措施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志愿参与研究的放射科护士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护士采用基础设施和常规方法进行日常辐射防护;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防护措施。分别检查两组护士六个月后在肝肾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一年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在相同的工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设备联合常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对核医学科护士再施以综合性防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综合性防护 辐射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各9名,对所有人员在整改前后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结论:面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落实情况,避免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