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在鼻内镜下接受治疗的结构性鼻炎患者8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对86例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86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69例患者为治愈,14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结论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对于结构性鼻炎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其手术应以纠正鼻腔结构异常、调整两侧气流的对称性分布为主,以维系正常通气功能。

  • 标签: 鼻内镜 重塑鼻腔结构 结构性鼻炎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毫菊花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并讨论硫磺熏蒸对亳菊花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硫磺熏蒸前后毫菊花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采用HPLC—DAD色谱法测定毫菊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在硫磺熏蒸前后的含量变化。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甲醇(A)-0.3%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绿原酸)和348nm(木犀草素),柱温25℃。结果:经硫磺熏蒸过后的毫菊花中2、4、7、8、9、10号指纹峰所代表的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亳菊花经硫磺熏蒸过后,绿原酸含量平均值由(3.68±0.06)g·kg。增加为(4.91±0.01)g·kg^-1(P〈0.01),木犀草素含量平均值无显著变化。结论:亳菊花经过硫磺熏蒸后,亳菊花原有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一变化将影响到硫熏亳菊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其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亳菊花 硫磺熏蒸 绿原酸 木犀草素 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国医学文化千百年来发展的精华,中医外科方剂结构用药遵循严密的组合方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立意深刻,直达病症患处,对治疗具有确切的特点。中医外科的方剂结构主要根据药物用药变化,中药数据标准、中药配比、药剂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药方剂结构中寻找合理用药的规律标准,结合用药标准进行综合运用,加强用药方剂标准变化规律的研究,从中药方剂用药中寻找适合中药外科方剂的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中医外科方剂的用药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从中药外科结构中分析改善用药方案,提出合理的用药规律,制定适合中药用药的办法,结合用药基本内容进行分析,辩证施治的合理用药,提高中医治疗的用药的准确,提高中医外科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方剂 用药规律
  • 简介:"良知"是一个既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者含义。中国历史上"良知"这个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仁义礼智皆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这里的"心"即是良知。明代的王明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良知"的概念,他认为良知是一个有着极为复杂内涵的道德哲学范畴,是知情意的统一。

  • 标签: 文化色彩 仁义礼智 尽心上 道德哲学 结构成分 特征词
  • 简介:通过对某连锁药店5家分店6月份销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笔者试图探究该连锁药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综合销售情况该企业6月份共实现销售267.63万元,毛利50.27万元,平均毛利率为21.07%,销售和毛利达成率分别为82.6%和81.16%。

  • 标签: 症结 结构 案例 诊断 连锁药店 销售
  • 简介:摘要心理素质是军人综合素质关键部分之一,处于核心地位,在构建军人整体素质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培养军人的健康人格,能够提高军人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军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未来战争的成败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的研究是军事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军人心理素质的结构和特点,对军事心理学和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参考。

  • 标签: 军人 心理素质 结构与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髌股关节不稳的主要解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诊治的髌股关节不稳2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MRI资料,并将其纳入髌股关节不稳组,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4±8)岁;包括髌骨脱位、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等导致的髌股关节不稳,排除伴有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关节大量积液以及曾经进行膝关节手术的病例。选取同期诊断为髌股关节排列正常69例患者的MRI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25±5)岁;排除伴有明显髌股关节不适症状、膝关节可疑骨折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测量两组MRI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的数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髌股关节不稳组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股骨滑车沟角、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分别为1.02±0.15、0.63±0.13、145°±8°、(1.15±0.24)cm和1.16±0.14、0.44±0.13、152°±8°、(1.69±0.27)cm,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28、5.755、3.446、8.61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股骨滑车沟角增大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与髌股关节不稳的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以及股骨滑车沟角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分别为-78.221、0.277和0.026。结论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表现为髌骨高位、股骨滑车沟角增大、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其中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以及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是髌股关节不稳发病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髌股关节 磁共振成像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临床诊断以及观察中超声的运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1423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相关资料。结果在142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观察中,有96例胎儿有心脏结构异常征象,其中室间隔缺损胎儿23例,房室共同通道胎儿21例,房间隔缺损15例,法洛四联症胎儿7例,三尖瓣有下移畸形6例,其他类别的心脏结构异常24例。其中有9例胎儿伴有心律失常,有4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力衰竭,2例胎儿显示胎儿水肿。结论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的早期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运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胎儿的先天性疾病的判断和评估的监测基础。

  • 标签: 超声 心脏结构异常 胎儿
  • 简介:摘要仿生踝关节假肢装置,其主要包括稳定装置,屈伸实现功能装置,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的稳定装置,以模仿人体踝关节韧带,同时确保在矢状平面可以在其它平面也行使适量参加其平滑运动;屈伸实现功能装置能够实现设备的功能是通过旋转马达螺杆实现;辅助装置主要的两个杆端轴承之间的固定距离,同时提供电机支承台,并保证了整体设计美观性和合理性。

  • 标签: 踝关节 生物力学 机械设计
  • 简介:目的建立确立格列美脲化学结构的方法。方法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格列美脲的结构进行结构分析。结果通过解析证实了格列美脲的化学结构为1-[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3-(反式-4-甲基环己基)-脲。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为格列美脲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 标签: 格列美脲 结构确证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质谱
  • 简介: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内多个地方已通过医院集团形式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探索。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管理模式,但建立两权适度分离下的出资人管理体系,是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法人治理结构 医院集团 公立医院 医院改革 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住院电子病历和普通门诊电子病历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产科这一专科领域的结构化门诊电子病历的研究和应用还存在空白。为提高产科门诊专科病历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建立了一个内容全面、结构科学、应用方便、资源共享且有利于资料累积和研究的结构化产科门诊专科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主要特点。

  • 标签: 结构化 产科门诊电子病历
  • 简介:黏着斑是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接触点,其组装和解聚的周转过程通过机械信号传导驱动细胞迁移,这种信号传递分子机制对创伤愈合、肿瘤转移等生物进程至关重要。目前肿瘤治疗中较大的难题是肿瘤细胞对传统治疗药物的治疗抗性和肿瘤转移,有关研究提示这与黏着斑分子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将就黏着斑的结构、功能及肿瘤转移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黏着斑 肿瘤转移 细胞迁移 力传导
  • 简介:摘要疾病的发病率和膳食结构紧密相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环境的压力大、医保缺失以及膳食营养结构急剧转化。其中膳食营养结构急剧转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近几年来居民的饮食结构逐渐从三低一高型转向三高一低型,使得慢性病发生率不断提高。本文就营养失衡导致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国民身体素质的措施,以期提高国民平均寿命增长率。

  • 标签: 膳食营养结构 疾病发生率 关联
  • 简介:目的研究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神经外科及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60侧)成人颅底骨性标本、15例(30侧)成人颅底湿标本内耳道及穿行结构进行观测;选用15名健康志愿者,在Picker5000螺旋CT机和GE—signal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上,对两侧耳部同时进行扫描。CT原始扫描图像在VoxelQ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MRI原始扫描图像行内耳道最大密度投影(MIP),多角度旋转重建图像对内耳道及穿行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内耳门位于岩骨内侧面,83.3%呈椭圆形,内耳门与颈静脉孔的平均距离分别为7.45mm,双侧数据间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②小脑下前动脉袢的出现率为93.3%,共28侧,18侧与内耳门的关系密切(60.0%),其中8侧突入内耳道内(26.7%),10侧位于内耳门处(33.7%);另10侧动脉袢远离内耳门,与内耳门无关(30.0%)。③螺旋CTMPR重建能在不同切面显示内耳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显示率为i00%;SSD重建能清晰显示岩斜区重要的骨性结构,如内耳门、前庭导水管外口等。④MIP三维重建能满意显示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结论显微解剖与影像重建相结合,可增加耳颞部疾病诊断信息,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对手术方案的设计、医学教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内耳道 螺旋CT MPR SSD MIP 解剖学
  • 简介:目的利用盆底超声了解静息状态下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63例产后女性及65例未育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进行盆底超声检查,了解静息状态下前腔室结构超声特点。观察内容包括:膀胱壁有无增厚、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形成、尿道壁有无钙化、膀胱后角大小、膀胱颈位置及尿道倾斜角度。结果静息状态下,未育组与产后组在膀胱壁厚度、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尿道壁钙化及膀胱后角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育组膀胱颈位置稍高于产后组[(29.9±3.9)mmvs(26.9±3.8)mm],而尿道倾斜角度(19.1°±13.7°)小于产后组(28.7°±17.9°),两者间该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有前腔室功能障碍症状组与无症状组,以及顺产组与剖腹产组的前腔室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了解产后女性静息状态下盆底结构发生的变化,但是不能简单利用静息状态下前腔室结构的变化来评估妊娠及分娩方式对前腔室结构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超声检查 前腔室 功能障碍 分娩 静息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结构重建术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和无息肉组术。结果94例患者中,总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96.81%。无息肉组术后黏膜平均上皮化时间低于息肉组(P<0.05)。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中鼻甲反张的比例均为息肉组高于无息肉组(P<0.05)。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38%。结论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构重建术 鼻窦炎 息肉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人体骨结构与肌肉、筋腱、神经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探讨了骨盆不正与妇科病的关系,提出了诊断妇科病新依据和利用生物力学手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特殊方法。

  • 标签: 骨结构 功能 骨盆不正 妇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结构、体力活动、认知观点对孕妇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和认知观点调查问卷调查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定期孕期检查、并在当天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480例。获得有效问卷446份。将446例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GDM)组78例和非GDM组368例,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孕妇分为正常BMI组(n=374),超重组(n=64)和肥胖组(n=8)。分析孕妇的一般信息、膳食结构、体力活动、认知观点以及不同体重孕妇在不同程度体力活动下空腹及服糖后1h、2h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与非GDM组孕妇相比,GDM组孕妇年龄较大,孕前BMI较高,体质量增长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GDM孕妇相比,GDM患者高能量食物、高糖水果的日均摄入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组孕妇进行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时,组间比较显示,进行中体力活动时,口服葡萄糖1h后,超重组孕妇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GDM组孕妇不正确健康知识和信念的持有率、高于非GDM组(p<0.05)。结论GDM孕妇妊娠期间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对孕期的认知观点掌握情况较差。应注意加强孕妇孕期保健与健康教育,改善孕期膳食结构与体力活动。

  • 标签: 妊娠 膳食结构 体力活动 认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