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地氟与七氟对妇科手术患者心脏电生理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体重46~7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组和地氟组,每组20例。入室后静脉输注胶体液扩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七氟组和地氟组分别吸入1.3 MAC七氟或地氟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5 min(T2)和达设定浓度20 min(T3)时采集12导联心电图,测量计算QT间期、QTc间期、Tp-e间期、Tp-e/QT比值和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记录MAP和HR。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2,3时MAP降低,HR减慢,QT间期和QTc间期延长,七氟组iCEB增加(P<0.05);与T2时比较,T3时七氟组MAP降低,HR减慢,地氟组MAP降低(P<0.05);与七氟组比较,地氟组T3时Tp-e期间延长,iCEB减小,Tp-e/QT比值降低(P<0.05)。结论地氟对妇科手术患者心脏电生理平衡无明显影响,七氟导致心脏电稳定性降低。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心脏电生理学 妇科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病患,比较对照组(异氟醚)及观察组(七氟醚)麻醉安全性及麻醉效果差异。结果 气腹5分钟后及患者苏醒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5%,远低于对照组的16.67%。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维持麻醉的安全性更高、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是导致癫痫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尽管具体的机制及作用方式不尽相同,低浓度短时间的异氟或七氟暴露可以在缺血缺氧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发生时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兴奋性毒性、减少过度激活的自噬、减少氧化应激等方式增加神经细胞活力及减少神经元死亡,这为临床治疗HIE提供新的可能性及切入点。该文就异氟及七氟在新生儿HI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异氟烷 七氟烷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用于小儿诱导和维持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进行手术的患儿 78例(在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诱导)、观察组(七氟诱导),各 39例;对比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对全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对比可以看出采用七氟诱导的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效果明显优于实施氯胺酮患儿的麻醉效果;且观察组患儿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 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40.03%,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七氟用于小儿手术诱导麻醉和麻醉维持的效果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患儿的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也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烷 氯胺酮
  • 简介:摘要评价七氟麻醉对颅脑创伤(TBI)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的TBI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18岁,性别不限,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或七氟。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丙泊酚麻醉或七氟麻醉对TBI患者术后第1、3、7天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入院瞳孔反应、入院APACHEⅡ评分、入院CT指标、入院诊断类别、入院血红蛋白浓度、手术方式、术中液体出入量等混杂因素后,七氟麻醉与丙泊酚麻醉患者术后第1、3、7天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丙泊酚麻醉相比,七氟麻醉对TB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无差异。

  • 标签: 二异丙酚 麻醉药,吸入 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运用功效。方法:小儿临床麻醉医治的病儿 104名为研讨对象,随机均分为观测组和对比组,每组 52名。观测组病儿实施七氟麻醉医治,对比组病儿实施异氟麻醉医治。结果 : 观测组病儿拔管时长、苏醒时长以及不良作用发作率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七氟在小儿临床麻醉进程中可以减少不良作用的发作率、缩短病儿苏醒时长和拔管时长,具有明显的功效,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临床 麻醉 运用功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和探讨 Narcotrend 指数用于七氟吸入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的眼科眶内手术患者( 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 Narcotrend 指数监测,统计患者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 3 min 、手术切皮后、开放眼眶、停吸七氟、拔管前、拔管后 5 min 患者的 NTI 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糖的变化。 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插管前、插管后 3 minNTI 明显降低,手术切皮后、停吸七氟以及拔管前 NTI 值明显升高。 结论 : Narcotrend 指数用于七氟吸入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效果显著,它能指导医生调控麻醉深度,从而更好的协助手术,提升手术效果。

  • 标签: [ ] Narcotrend 指数 七氟烷吸入 麻醉深度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恰当的呼吸支持及实时准确的血评估是早产儿救治中的重要任务,减少缺氧发作及避免过度疗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病死率及远期预后。近年研究发现,脉搏饱和度直方图通过连续监测24 h血情况绘制直方图,直观反映呼吸支持早产儿在目标饱和度范围内的时间比例以及缺氧、过氧饱和的时间比例,为临床调节呼吸支持参数及呼吸支持方式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极早早产儿目前呼吸支持及脉搏饱和度直方图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呼吸支持 脉搏氧饱和度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对患儿全麻诱导期癫痫样放电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患儿66例,年龄3~12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七氟组(L组)、6%七氟组(M组)和8%七氟组(H组),每组22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诱导期癫痫样放电和苏醒期谵妄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对癫痫样放电与苏醒期谵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L组比较,H组兴奋型癫痫样放电发生率降低,M组和H组癫痫样放电发生率降低(P<0.05);M组和H组兴奋型癫痫样放电和癫痫样放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抑制型癫痫样放电和苏醒期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样放电、兴奋型癫痫样放电的发生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抑制型癫痫样放电的发生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低浓度(4%)七氟可导致患儿全麻诱导期兴奋型癫痫样放电增加。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苏醒谵妄 儿童 癫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源性胆绿素对糖缺失-复复糖损伤PC12细胞Lita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以1×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3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糖缺失-复复糖组(OGD/R组)和胆绿素组(BV组)。C组37 ℃培养箱(95%空气+5%CO2)中培养6 h;采用无糖培养基,37 ℃培养箱(95%N2+5%CO2)中培养2 h后将培养基更换为正常培养基,37 ℃培养箱(95%空气+5%CO2)继续培养的方法制备PC12细胞糖缺失-复复糖模型,BV组于复复糖即刻加入2 μg/ml胆绿素孵育。于复复糖6 h时每组随机取6孔,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Litaf及其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Litaf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浓度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BV组Litaf及其mRNA表达下调,上清液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胆绿素减轻PC12细胞糖缺失-复复糖损伤的机制与抑制Litaf表达上调,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胆绿素 PC12细胞 低氧 Litaf
  •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观察呼吸器对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果。方法基于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性和院感的要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并于2020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援鄂期间用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肿瘤中心收治的22例需要疗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新型简易呼吸器包含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呼吸器:ZL 2015 2 0410623.6,一种流体开关及吸氧装置:ZL 2017 2 0873509.6),主要由麻醉面罩、过滤器(人工鼻暂替)、L型连接管、软性呼吸囊、连接管和弹性固定带组成。使用时,用弹性固定带将麻醉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将连接管插入表接口,调整流量为6~10 L/min,待软性呼吸囊充满后立即打开L型连接管上的排气口,排放体内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调低氧流量至2~3 L/min,通过软性呼吸囊起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并随时调整流量。观察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前后脉搏血饱和度(SpO2)、RR和心率(HR)的变化,并收集部分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22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10 min后SpO2即较应用前明显升高(0.994±0.007比0.952±0.017,P<0.01),RR即较应用前明显降低(次/min:27.59±3.63比29.64±3.81,P<0.01);应用1 d后,各指标进一步改善。接受血气分析的13例患者经血气分析均提示无二氧化碳蓄积现象。结论新型简易呼吸器可显著改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果,同时可通过过滤器过滤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减少气溶胶的形成,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氧疗 呼吸 新型简易呼吸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肿瘤内存在缺氧区,与肿瘤的抗化疗、放疗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肿瘤缺氧区的成像有助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肿瘤缺氧成像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肿瘤缺氧还原环境反应探针和猝灭探针的介绍。

  • 标签: 肿瘤 乏氧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伴或不伴随有鼻塞、流涕等新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本文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疗护理方法的重要性进行了系呢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冠状病毒护理患者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氧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适合常规高压(HBO)治疗的患者,探讨0.13 MPa HBO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143位患者进行微高压治疗(mHBOT),升、降压各10 min,稳压阶段吸纯氧(2次,每次30 min,休息5 min)。结果143例患者中有2例痊愈,1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82例病情好转,无效40例,总有效率72.0%。结论mHBOT对突发性耳聋、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颈腰椎病术后等缺氧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mHBOT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临床应用基本模式之一。

  • 标签: 微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