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疗法共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研究时段取自2016年5月—2018年10月,以我院接收的重度牙周炎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对比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前后龈沟液骨钙素水平和炎症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2.09%;治疗后,对比组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对比组的炎症消失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炎联合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使龈沟液骨钙素水平降低,加快炎症消失,缓解患者不适感。

  • 标签: 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术 重度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 2015年 9月 ~2017年 9月间我院收治的 200例牙周炎患者展开回顾分析,按临床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各组患者 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方法运用到牙周炎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牙龈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并对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牙周炎患者(n=100),时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随机分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术治疗。对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正畸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与实验组(39例: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单位时间后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于本院牙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炎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炎均得到一定治疗,但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牙周炎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在有效再生牙周组织的基础上,配合正畸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效果分析
  • 作者: 王艳盼1任国旺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1.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  北京 101102;2.北京旺立中医研究院  北京 100020)     【摘  要】目的:探讨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近视青少年进行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治疗的13例近视青少年,其中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的时间为30天。结论:针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的治疗后有明显的疗效,该治疗方法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见效快,且简单易学,有利于近视患者的恢复,减少我国的近视者人数,同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使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 + 局部阻滞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 方法: 将我部门诊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采取常规局部阻滞加止痛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相关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与有效总数为 41 例,总有效率 95.35% ,对照组治疗显效加有效总计 34 例,总有效率 79.07%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超激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 局部阻滞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性。方法28例伴有牙槽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种植体(共34枚)分成2组,分别行GTR,其中试验组(n=18)在术中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系统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对照组(n=16)采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对比,并在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PLI、BI、PD、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均较治疗前(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BI、PLI、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5.103,PBI=0.031;tPLI=5.556,PPLI=0.025;tPD=4.440,PPD=0.043;tCAL=4.879,PCAL=0.034)。患者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994,PPD=0.033;tCAL=4.831,PCAL=0.035)。患者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302,PPD=0.046;tCAL=4.325,PCAL=0.048)。患者治疗后6及1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的PLI和BI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在治疗后3、6、12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31,P3=0.035;t6=4.412,P6=0.044;t12=5.087,P12=0.031)。结论在改善种植体周围炎炎症水平及促进牙槽骨再生方面,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GTR较机械刮治联合GTR更具优势,可�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龈下刮治术 种植体周围炎 甘氨酸龈下喷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化(IHC)联合使用对乳腺癌患者HER-2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9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效果。结果FISH与IHC检出率差异较大,其中FISH能够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HC,而IHC阴性检出率远高于FISH,两种方法合用检出正确率为100%。结论FISH、IHC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具有更高的检出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HER-2
  • 简介:摘要目的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起—2018年12月毕,对到我院选取6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1组、2组以及3组,各20例,1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实施治疗,2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3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结果相较于3组,牙槽嵴宽度增加值1、2组显著较差,且1差于2组(P<0.05);相较于3组,PES变化百分率1、2组显著较差(P<0.05)。结论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的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牙槽嵴宽度,同时提升了软组织美学效果。

  • 标签: 骨劈开 骨挤压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美学区口腔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析使用体外冲击波与下肢洗伤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医治的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冲击波1组和2组(采用不同参数冲击波治疗)、熏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联合组(采用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四组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一周联合组要优于冲击波1组、冲击波2组、熏洗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后三组无显著差异。OFAS踝-后足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且一周后联合组要优于冲击波1组、冲击波2组、熏洗组(P<0.05)。结论使用体外冲击波与下肢洗伤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下肢洗伤方 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采用甲氨蝶呤预处理与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CSP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以甲氨蝶呤预处理与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以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小、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包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6.67%高(P<0.05)。结论甲氨蝶呤预处理联合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可有效降低CSP患者血清β-HCG水平,缩小妊娠包块,提高疗效。

  • 标签: 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 子宫瘢痕 甲氨蝶呤预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伴有焦虑、抑郁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SRS-C、HA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EQ-VAS、EQ-5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试验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联合常规治疗,能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黛力新 慢性胃炎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4例)。单一组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单一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组织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10月-2018年9月。抽取以上时段内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传统涂片检查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组织活检,对疑似病变患者实施病理学切片检查确诊,对比传统涂片检查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组织活检诊断符合率。结果传统涂片检查检出宫颈癌1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组织活检检出33例宫颈癌。检出率相比,传统涂片检查明显低于联合检查,P<0.05。对33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行病理切片诊断,确诊29例。传统涂片诊断符合率27.6%(8/29),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100%(29/29)。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组织活检用于宫颈癌筛查中,可有效提高宫颈癌诊断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癌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癌应用放射性粒子或射频消融( 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集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96例,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 A组与 B组,各 48例; A组患者应用 TACE+RFA治疗, B组患者应用 TACE+125I放射粒子治疗,术后 1月 MR、动态增强 CT复查,使用 TACE对病灶碘油聚集不佳患者再次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研究显示, A组治疗 1月后肿瘤控制率、客观有效率与 B组对比( P> 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 TACE+125I治疗或 TACE+RFA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临床中对于单纯 TACE治疗无效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方法接受治疗。

  • 标签: 放射性粒子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