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常用树脂牙摩擦磨损能及与牙釉质摩擦磨损能的匹配情况。方法: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对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记录动态摩擦系数,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三者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似,牙釉质稳态摩擦系数为0.90~1.00,松风牙为0.38,拜耳牙为0.47。磨损体积量: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P〈0.05),而对磨物滑石瓷体积磨损量:拜耳牙〈松风牙〈牙釉质(P〈0.05)。树脂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牙釉质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结论:两种树脂牙稳态摩擦系数显著低于牙釉质,耐磨弱于牙釉质,松风牙耐磨大于拜耳牙。

  • 标签: 树脂牙 牙釉质 摩擦特性 耐磨性能 摩擦磨损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载荷变化对纯钛与滑石瓷对磨时摩擦磨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MMV-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滑石瓷为对磨物,载荷设置为20、50、100N,在37℃人工唾液润滑的试验工况下,对口腔修复用纯钛进行二体摩擦磨损试验。记录动态摩擦系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X线衍射能谱仪分析磨屑成分.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纯钛与对磨物滑石瓷的磨损量及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载荷20N,纯钛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50N时,磨损机制是黏着磨损伴发磨粒磨损;100N时,纯钛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结论载荷增加可增大纯钛的磨损量.导致磨损机制改变,在高载荷条件下可发生严重黏着磨损.缩短纯钛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载荷 磨损性能 摩擦磨损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刷洗方式对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这三种美容修复材料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制备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试件各12片,按照不同的刷洗方式分成两组,在室温下用自制的电动牙刷刷洗装置,以牙膏浆为磨损介质,对三组试样分别进行刷洗,每个试样刷洗时间为194.6min,刷洗力度为200N,刷洗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实验前后三种试件的重量损失、粗糙度变化值和色彩改变值。结果:两种方式刷洗时,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重量均有损失,热压铸瓷组重量无变化,其中树脂组〉聚合瓷组(P〈0.05);其中纳米树脂重量损失为旋转组〉往复式组(P〈0.05)。粗糙度值的变化,旋转式刷洗聚合瓷组和树脂组无明显变化,E-max组粗糙度值增加(P〈0.05),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组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热压铸瓷组最大,树脂与聚合瓷的变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前后树脂组的色差值最大,Ceramage聚合瓷其次,E-max无明显变化;树脂组与铸瓷组之间的色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刷洗方式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动刷洗会造成树脂材料和聚合瓷的重量损失和颜色改变,引起热压铸瓷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旋转式刷洗对树脂材料的磨损要大于往复式刷洗,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种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增加,两种方式对材料颜色变化无差异。

  • 标签: 电动刷洗 热压铸瓷 CERAMAGE聚合瓷 粗糙度 颜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科修复材料耐磨及硬度与天然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齿修复患者,其中,29例患者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29例患者采用镍合金材料修复,采用万能摩损试验机进行纯钛、镍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以29颗天然牙釉质作为对照,对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的耐磨及硬度。结果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磨损量与硬度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磨损量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硬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磨方面,镍合金材料与天然牙齿相似,硬度方面,镍铬合金与天然牙齿最相似,而密度方面,钛合金与天然牙齿最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 标签: 齿科 天然牙齿 修复材料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使用磨损模拟仪器测得2种新型复合树脂的实验室磨损率,并与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使用一种弹簧加载的活塞型磨损模拟仪器,分别在100000.200000.300000和400000次磨损循环下测得P50和Z100两种复合树脂的局部磨损率,并与两所大学测得的这两种材料的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磨损率计算由回归曲线得到。结果P50和Z100的实验室磨损率相近。临床中,两者在咬合接触部位(OCA,occlusalcontactarea)的磨损量有一些差别,把两者数据综合起来.并与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这两种树脂材料的实验室和临床磨损率的换算系数。这个系数对未来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对比临床OCA磨损量和临床总的非咬合接触部位(CFA,contact—freearea)磨损量,得到两者倍数关系为4.5。结论实验室使用模拟仪器产生的局部磨损量经过系数转换后,可以用于预测该材料的临床局部OCA磨损量和总CFA磨损量。

  • 标签: 实验室数据 复合树脂 磨损 临床 树脂材料 咬合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5种充填用流动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为临床选择适用于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的流动复合树脂提供参考。方法以可压实复合树脂(Majesty)为对照组,选用5种充填用流动复合树脂(A组:Filtex 350 XT Flow;B组:Beautifil Flowable Plus;C组:Clearfil Majesty LV2;D组:Unifil LoFlo Plus;E组:Sonic Fill组)为研究对象,每组材料制备6个半球形试件。在微摩擦磨损实验机下,树脂试件垂直加载20 N,与牛牙釉质往复对磨1万次后测量球头磨斑直径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磨斑微观形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磨斑直径差异。结果对照组、A、B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033±43)、(1 068±48)、(1 237±86)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550±150)、(1 384±222)、(1 525±81) μ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A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A、B组填料粒度范围较大,磨耗面可见填料的碎裂和局部缺损;C、D、E组填料颗粒较小,并可见多处整块填料脱落的痕迹。结论填料粒度范围大的流动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与可压实复合树脂相当,有望用于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

  • 标签: 复合树脂类 牙修复磨损 耐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聚醚醚酮制作的可摘义齿人工牙与两种临床常用的可摘义齿树脂人工牙的耐磨及硬度。方法:用聚醚醚酮制作可摘义齿人工牙(A组),以普通合成树脂牙(拜耳牙,B组)和复合树脂牙(Endura塑钢牙,C组)为对照进行二体磨耗实验和硬度测试。用TCML-II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进行磨耗实验,以滑石瓷为对磨物,加载力50N,循环加载30万次,并经5℃/55℃冷热水循环。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磨耗前后的人工牙形态,计算磨耗前后的体积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磨耗表面。用显微硬度仪测量人工牙的维氏硬度。结果:三种树脂牙磨耗量分别为A组0.90±0.33mm~3、B组2.42±0.99mm~3、C组4.23±1.33mm~3,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三种树脂牙的硬度分别为A组29.16±2.58Hv1/15、B组26.89±1.96Hv1/15、C组35.24±1.90Hv1/15,三者之间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合成树脂牙和复合树脂牙,PEEK树脂牙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

  • 标签: 聚醚醚酮 人工牙 耐磨性 硬度
  • 简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我们国家在各项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持续增加,矿产行业也在迅速发展起来。在行业实践发展中,设备的用途尤为重要,比如选矿设备时忽视了选矿设备需要,也没有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的工作,致使设备有磨损情况出现,也影响了后期生产工作。

  • 标签: 选矿设备 磨损 维护策略
  • 简介:牙齿磨损是口腔多发病。评价牙齿磨损程度的标准常采用Smith和Knight牙齿磨损指数(toothwearindex,TWI)。其病因复杂且并发症危害严重。为此,以下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牙齿磨损的病因及致病因素做一综述。

  • 标签: 牙齿磨损 牙齿酸蚀 牙齿磨耗 错牙合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向临床医生查明不同的牙齿磨损定量表示法的实用和其理解的简易。材料与方法向67位临床医生发放调查表,该表试图查明用不同方式描述牙齿磨损量时的实用和理解的简易。这些方式(外形图,表面差异标绘图以及有颜色标码的表面差异标绘图)都是不断发展的新方法-即用数学算法来测定并量化随时间的牙齿磨损情况。将第二份调查表发放给最初参与者中的40个,以查明上述2项评定指标有无提高。该问卷基于表面差异标绘图和有颜色标码的表面差异标绘图二者优点的融合。结果在各方面,外形图与其他评估方式相比,解释困难,实用小;而其他各方式间的差异无显著。第二份调查结果表明,修改后的绘图在让临床医生了解磨损部位和磨损量方面有很高的实用。结论用各种方式结合的绘图方法来表示磨损结果似乎更利于临床医生在临床的使用。

  • 标签: 牙齿磨损 定量表示方法 牙体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锚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组成,然后详细分析了锚杆机关键部件在重载、大冲击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包括疲劳磨损、塑性磨损、磨料磨损和机械磨损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些磨损机理的检修技术,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检修后的性能评估等方面。旨在为锚杆机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我国诸多生产型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往往选择开展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长时间的连续生产作业。这一生产模式固然实现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在客观层面上提高了我国社会总体生产力,但是在设备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机械结构中的零部件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磨损问题,并在特定情况下出现设备运行故障,或是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完善这一问题,本文对机械结构设计中的抗磨损改造措施开展研究。

  • 标签: 机械结构 设计 抗磨损改造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外翻引发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有症状的144例(237足)女性外翻患者的负重CT影像资料。患者年龄19~84(53.79±13.04)岁。根据籽骨嵴是否磨损分为籽骨嵴磨损组与籽骨嵴无磨损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第1~2跖骨间角(IMA)、外翻角(HVA)、第1跖骨关节面外翻角(DMAA)、正位胫侧籽骨分度、冠状面籽骨分度、第1跖骨旋转角(α角)、第1跖骨底边旋转角(β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界值。结果144例(237足)患者的IMA为13.85°±3.15°,HVA为31.52°±11.23°,DMAA为18.10°±8.08°,α角为22.78°±6.89°,β角为15.01°±6.45°。两组参数比较,除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1, P>0.05)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1.05(1.02~1.09), P<0.01]、冠状面籽骨分度[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4.41(2.90~6.70), P<0.01]是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界值为53.5岁(灵敏度85.1%、特异度56.6%),冠状面籽骨分度界值为1.5度(灵敏度90.4%、特异度67.8%)。结论女性外翻患者中,籽骨嵴磨损与年龄和冠状面籽骨分度增加有关,与IMA、HVA、DMAA、正位籽骨分度及第1跖骨旋转角度无关。

  • 标签: 外翻 籽骨 负重 锥状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磨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33例牙磨损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牙磨损患者共33例,其中3°以上的磨损发生率为33.33%,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首先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发现牙齿异常,尽快救治,避免重症磨损的出现。

  • 标签: 牙磨损 治疗方法
  • 简介:曳引式电梯是高层建设中常用的电梯形式,具有安全、稳定的应用优势,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梯构造较为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轮槽磨损现象,在磨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干扰整个电梯系统安全使用。为此,文章在分析曳引式电梯的基础上,结合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现象,就如何优化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进行策略分析,旨在为曳引式电梯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支持。

  • 标签: 曳引式电梯 轮槽 磨损 检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