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手术业务大量开展,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加强清洁器械的管控,规范工作流程,使之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洗管理 工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手术室耳鼻喉仪器器械的细化管理,有效的保持器械的完整性和良好的操作性能。方法通过加强对贵重仪器管理,规范培训医护人员的合理使用仪器与器械。结论规范的管理和使用仪器器械不仅能延长使用寿命,更能高效完成手术配合。

  • 标签: 综合手术室 耳鼻喉 仪器 器械 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促进手术室年轻的新护士及实习生对腔镜器械的认识,减少器械的备漏、损坏及丢失,从而满足临床手术需求。方法实行专人管理,将所有腔镜器械设计做成相册,加以注名,列出器械数目清单表格,方便查对,避免遗漏和丢失。同时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SPSS13.0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准备器械的效果。结果丢失器械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器械备漏、损坏情况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器械相册在临床工作中,能快速有效地培养护理人才,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器械相册 腔镜器械 图文并茂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医疗器械追溯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易篡改等问题,无法有效保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天然的可追溯性和数据安全性,为医疗器械追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质量、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为医疗器械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区块链技术 综合评价 医疗器械追溯系统
  • 简介:每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都在寻求具有发展价值的创新产品,对于医疗器械公司而言,完成这种创新十分困难,然而,近年来的一个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就是复合产品的出现.之所以称其为复合产品,是因为它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受管制产品构成的,通常是药物与器械组合或生物制品与器械组合.

  • 标签: 医疗器械 发展 复合产品 药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全程质控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综合管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保护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合法权益。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的方法,收集与梳理某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报至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292例严重不良事件(SAE)报告,分析每年首次上报SAE数量、SAE发生类型、SAE与试验药物/器械的相关性、SAE受试者性别及年龄的占比情况。结果:每年首次上报SAE数量呈下降趋势;导致住院的SAE(65.75)占比最大;SAE的发生与试验药物/器械“可能有关”(36.4%)占比最大;发生SAE的受试者中男性(71.45%)占比较女性(28.55%)高,年龄段为50-69的受试者发生率(69.91%)较高。结论:研究者需更多关注受试者的年龄、受试者的病种、临床试验过程中质量管理规范和操作SOP,加强研究团队对SAE处理相关培训,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团队需加强GCP培训及项目的质控,提前预警,保护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

  • 标签: 临床试验 SAE报告 受试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器械包身份牌紧随器械在物流循环各环节的应用,寻求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和手术室人员快速、准确核对手术器械的方法。方法将应用前后两月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质量考核表及调查问卷计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手术器械包身份牌便于手术器械核对,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制作简单易行。

  • 标签: 手术器械包身份牌 制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眼科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因此,眼科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进行眼部手术的人也不断增加。显微器械是进行眼部手术的基本操作工具,器械的性能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在对眼科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后,如果清洗不干净,器械上会残留一些有机物及微生物。因此对眼科手术这些特殊器材不仅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还需要多注意保养,实施灭菌处理。本次研究对眼科显微器械,特殊器械合理的清洗、灭菌与保养的管理进行探究。

  • 标签: 眼科 显微器械 特殊器械 清洗 灭菌 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去污区是清洗器械的重要区域,在去污区合理规范清洗器械有利于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提升器械清洁程度。方法:结合临床清洗经验了解器械的重要性以及清洗区对其的影响。结论:经过多方面方法的探讨得出在去污区合理规范的清洗流程会提高器械的洁净程度。

  • 标签: 清洗 去污区 医疗器械 提高洁净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88例骨科应用外来器械和植入型器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经过有效的管理,无一例发生感染或者费用错误的情况;结论科学、系统的给予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的患者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以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 标签: 骨科 外来手术器械 植入型器械
  • 简介:摘要为了利于腔镜器械的转运和使用安全,方便供应室人员操作,特别对于腔镜器械体积大小、结构复杂、光学目镜精密及昂贵,易损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接送器械的路途特点、对转运车进行改良,转运车具体要求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70厘米,内部放置10厘米防震垫、车轮5寸的防震静音轮。分两层设计使车上的器械更加整齐有序,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腔镜器械转运车的运用,可以保证精密器械放置、转运途中和保管中的安全。

  • 标签: 腔镜器械 改良器械转运车 防震垫 转运安全
  • 简介:摘要心搏骤停(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称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CAS)。PCAS与CA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复苏患者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PCAS患者的器械支持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为指导和规范我国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相关教学和研究人员对PCAS器械支持治疗的认识和使用,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制定手册的指导下,以推荐意见的分级、制订及评价(GRADE)系统为工具制订了首部PCAS器械支持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围绕PCAS患者神经系统保护、循环系统治疗、呼吸系统支持及肾脏替代治疗等4个方面7种支持器械形成16条推荐意见,为现阶段PCAS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 心搏骤停 成人 器械支持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病人用综合护理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接诊重症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试验组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22.58%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96.77%,和对照组80.65%相比更高(P<0.05)。结论:重症病人用综合护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重症 综合护理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加强门诊手术室器械器械交接方面的管理,减少器械的丢失,节省门诊手术室与供应室在器械清点、交接的中间环节。方法制定简单方便的器械交接单,并且打印出来,制成小卡片,每台手术结束后,由洗手护士负责填写所用器械后,与供应室负责人共同进行交接、核对。结果减少了器械的丢失,方便了门诊手术室与供应室的器械交接。结论供应室与手术室器械交接的工作中,体现了消毒供应中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汲取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并提高处理业务的能力,也增强了对专科和手术室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了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消毒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器械交接卡 门诊手术室 供应室 交接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制定较为安全有效的器械清洗流程与方法,增强清洗效果,从源头上控制病菌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方法收集本院各科室临床上使用的医疗器械200套,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对与改进组,传统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送往供应室进行超声清洗;改进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进行保湿处理,再由供应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清洗后使用目测法、放大镜观察、棉签检测及菌落检测等多种法测定两组器械的合格率。结果从各检测方法比较,改进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值得向各个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流程 改进 清洗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对眼科手术器械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对照组传统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采用增加器械回收频次、器械精细分类清洗、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加强维护保养的方法,同时,实验组在传统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进行改良。结果使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功能质量均有上升;被动更换手术器械的次数少于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前的更换次数;而器械的报损率明显降低。结论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程序进行改良后,其质量抽检不合格情况和报损情况均低于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前,表明改良器械清洗程序用于管理眼科手术器械,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眼科 手术器械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