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统计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统计指标的正确度影响着管理决策的结果。根据2013版《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对部分变更的指标进行解读。

  • 标签: 医院 统计指标 计算公式
  • 简介:摘要目的病案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医疗统计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医院的医疗状况,同时也是医院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及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对医院管理达标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院病案统计管理达标考核项目指标建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日间手术为代表的日间医疗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日间医疗发展的政策文件,使日间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范畴不断提高和延伸,服务内涵更加丰富。现阶段,我国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类型主要有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放疗、蓝光照射、日间介入等,统称为日间医疗。为指导医疗机构加强日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日间医疗行为,推动日间医疗规范有序发展,2022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国卫办医政发〔2022〕16号)(以下简称《规定》)。

  • 标签: 医疗质量 指标统计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诊疗病人的特点,为医院管理、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法、排序法、构成比对某院2016年统计年报进行分析。结论各项医疗业务运行取得较好业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 标签: 三甲医院 统计年报 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医、药、保(险)、患、政、企六方利益,医院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医院的竞争力,因此医院必须通过对社会效益、工作效率、经济运行状态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监测,利用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改善与提高其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是卫生部门、医院领导决策、临床科室开展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油田公司“全面对标,揭示差距,明确措施,追标创标,降本增效”成本对标工作以及矿区服务对标管理的需要。本文以自治区二级医院综合平均数值资料作为此文分析基础,主要围绕我国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医院 经济管理 指标控制 财务核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4年-2016年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TRUS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等传染病的检测及阳性率统计,以便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传染病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预防、全面落实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母婴传播而造成的儿童感染为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抗-HIV1/2抗体、HBsAg及抗-HCV检测,同时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查滴度。结果2014年至2016年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5.26%、16.43%、15.69%;TRUST的阳性率分别为2.26%、3.38%、2.72%;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27%、0.26%、0.10%;抗-HIV1/2抗体的阳性率0.14%、0.15%、0.17%。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四项指标0.10%~16.43%的阳性率,2014年至2016年梅毒TRUSR孕产妇阳性率分别为0.26%、0.60%、0.38%;HBsAg孕产妇阳性率分别为0.79%、0.74%、0.67%。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及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输血相关传染病 临床检测 输血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统计指标对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管控的作用。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将“日常统计学评价”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死亡率、平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占药费总收入、药费占医疗收入均较实施前降低。结论采用日常统计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

  • 标签: 统计学指标 医疗费用管控 改进医疗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医院工作当中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并改进治疗方案,就需要设计更加完整的半自动化病案首页建设平台。而在这其中,为了清晰直观地为医护人员治疗患者提供参考,就需要在平台中合理的应用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为治疗决策提供更加清晰的参考。本文基于此,针对于病案首页建设平台的设计设想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于在其中应用到的患者安全类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统计要求,并创建完整的统计数据库,便于为医院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病案首页建设平台 患者安全类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为加快卫生统计指标标准编制工作,及时配合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改革,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委会于2012年10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卫生统计指标标准专家研讨会。来自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部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四川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 标签: 统计指标标准 卫生信息 卫生部 专家 发展研究中心 妇幼卫生监测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完善的信息是企业全面发展重要竞争力,而具体数据是由会计及统计工作来实现的。本文对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进行分析,实现二者的统一能够节约较多发展资源,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济管理体系 会计 统计
  • 简介:目前浙江省的基层卫生服务实行政府全包。这样如何用看得见的行政之手,调动起难以言表的技术服务,关键就是考核指标的制定。白沙路街道有常住人口82511人(户口总人数48287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近年新建立且仅有单纯的门诊服务,内科全科医生3名。现有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1236例。我们通过专家每周一次坐诊,及访谈,调查,深入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实际现状,特分析如下。

  • 标签: 基层卫生服务 电子档案管理 卫生经济学 门诊服务 沙路 技术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统计学方法在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方法学评价。调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共收集32 401例孕妇数据,其中早孕组11 151例,中孕组4 872例,晚孕组16 378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各孕龄组内是否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参考区间分组。PT和APTT在三个孕期均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FIB和TT在晚孕期、D-D在早孕期需要根据年龄分组。采用非参数法、Hoffmann法和Q-Q图法计算各指标的参考区间。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门诊招募健康孕妇42例作为参考人群,验证建立的参考区间并比较参考人群检测结果在3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参考区间外的百分比。结果35岁以下早孕期PT、APTT、FIB、TT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0.44~13.11)s、(25.29~35.88)s、(2.61~4.64)g/L和(11.53~15.58)s6项指标水平随孕期进展产生显著差异,PT和APTT在3个孕期内均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FIB和TT在晚孕期、D-D在早孕期需要根据年龄分组。数据量较大时,Hoffmann法所建立的参考区间和非参数法较接近,Q-Q图法建立的参考区间略宽于Hoffmann法。数据量较小时,应用Hoffmann法和Q-Q图法计算的参考区间更为可靠。应用Hoffmann法计算的。结论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需要根据孕期及年龄分组,基于Hoffmann法的间接法可以作为直接法的替代方法。

  • 标签: 妊娠 血液凝固试验 参考值 统计学,非参数 正态分布
  • 简介:摘要本文对热电厂常用的经济技术指标计算进行筛选归类,得以简化,在工作实际之中方便掌握应用。

  • 标签: 热电厂 指标 测算 电热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