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的态度及思考。方法:选定我院不同科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并了解血液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以及态度的现状,并讨论疼痛管理知识的水平以及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48名血液内科的医护工作人员,以问卷调查的模式获得调查结果,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以及中文版疼痛管理知识以及态度问卷(2008)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问卷答对率为(44.5±9.7)%;不同岗位、学历以及是否为专科护士对于中文版问卷的答对率比较差异,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的模式来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

  • 标签: 血液内科 护理工作人员 疼痛管理知识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痛风患者的饮食治疗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治疗痛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自制及引用调查问卷,调查痛风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8份有效问卷,饮食治疗相关知识部分总知晓率为19.2%。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学历痛风患者饮食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整体得分偏低,尤其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痛风患者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学历的痛风患者。不同学历痛风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全相同(P<0.05)。结论:不同学历痛风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总体知识掌握情况差,痛风患者态度良好,饮食控制依从性整体较差。

  • 标签: 痛风 饮食治疗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6—12月,便利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因四肢骨折行择期手术并住院的6~16岁患儿父母170例,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疼痛管理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67例父母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得分分别为15.0(3.00)、24.0(4.00)和17.0(3.00)分,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认知、不同年龄段父母的一般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599、7.053,P=0.021、0.029)。Spearman相关显示父母认知与一般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1)。结论大多数父母对骨科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处于中至高水平,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父母对疼痛测量工具以及所使用止痛药的认知缺陷和消极态度,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从而促进其参与。

  • 标签: 小儿骨科 父母 疼痛管理 认知与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6—12月,便利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因四肢骨折行择期手术并住院的6~16岁患儿父母170例,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疼痛管理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67例父母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得分分别为15.0(3.00)、24.0(4.00)和17.0(3.00)分,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认知、不同年龄段父母的一般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599、7.053,P=0.021、0.029)。Spearman相关显示父母认知与一般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1)。结论大多数父母对骨科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处于中至高水平,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父母对疼痛测量工具以及所使用止痛药的认知缺陷和消极态度,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从而促进其参与。

  • 标签: 小儿骨科 父母 疼痛管理 认知与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稳固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平顶山学院医学院2013~2016级本科护生240名进行调查。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职业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护生职业态度总分(201.12±18.49)分,职业认知平均得分为(2.60±0.26)分,职业情感平均得分为(3.64±0.44)分,职业行为平均得分(3.65±0.63)分。影响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有护生来源(t=2.249,P<0.05)、性别(t=-2.663,P<0.05)、学习成绩(t=-4.524,P<0.001)、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t=-5.766,P<0.001)。结论应对本科护生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端正其职业态度,从而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长期稳步发展。

  • 标签: 本科护生 职业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探究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为后期的临床开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混合设计研究。量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 326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1 326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 3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9—12月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及缘由。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9.2%(653/1 326)的护士听说过预支固定排班模式;67.5%(896/1 326)的护士表示愿意去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急诊科室、是否有孩子、是否听说过预支排班模式、认为轮班对生活影响大是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P<0.0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部分护士支持预支固定排班模式,期待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部分护士害怕改变、担忧能否胜任、公平问题、家人不支持。结论临床护士对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一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可招募部分愿意尝试的护士实行预支固定排班模式,并动态监测护士的工作状态、满意度及工作质量,为新的护理人力管理模式提供实证基础。

  • 标签: 护士 轮班 预支固定排班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解析部队军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方法 将200名部队军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及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军人对于接种疫苗后发生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解决异常情况的措施等相关接种知识了解情况各占93.50%、(94.00%、91.50%、95.00%、93.00%)、(98.00%、96.50%、93.50%);军人存在抵触情绪、认为疫情至影响生活、认为疫情能够有非典相比较各有49.00%、90.50%、98.50%。军人严格执行口罩佩戴、依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每日测量体温各有99.50%、99.00%、97.50。结论 部队军人对于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了解程度较高,且态度较为友好,健康行为极为配合。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苗接种 疫苗知识 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态度,并对相关信度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35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所有患者发放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度评价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患者的治疗态度与信念。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50分,回收率(100%),根据问卷分析得知(62.16±14.42)分是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与信念的总分,其中影响治疗态度和信念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来源、医疗费用来源和退休前职业。结论:通过研究可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无论在态度方面,还是信念方面均需要加强,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给予重视,并积极地展开相关知识讲座,培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从而提高治疗态度与信念,并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改善的水平。

  • 标签: 社区 老年高血压 治疗态度 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科护士照顾终末期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肿瘤科就诊,近期(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时期)收治终末期患者总计103例,使用中文版临终照护态度调查量表(FATCOD)对我科实施照顾的护理人员总计23人进行评价。分析护理人员的情况比较FATCOD评分,获得影响肿瘤科护士照顾终末期患者态度的因素。结果:在不同工龄与职称因素中相比较,差异(P>0.05)无意义。而年龄在31岁及以上、学历本科及以上、有目睹亲人离世的经历者,其FATCOD调查评分更高,差异(P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终末期患者 照顾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中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1%。结果态度得分方面,社区护士愿意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2.74±0.57)分]。社区护士认为"医院-社区"联动项目提升了其护理理论知识[(3.66±0.53)分]、康复护理技能[(2.80±0.63)分]、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护理技能[(2.66±0.56)分]、社区急救技能[(2.57±0.55)分];认为"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实际护理内容不吻合[(2.38±0.70)分],在提升PICC技能[(1.96±0.46)分]、伤口或造口维护技能[(1.88±0.67)分]、各类风险评估技能[(1.73±0.59)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主动性偏低[(1.81±0.61)分];认为目前区域联动形式过于单一[(2.08±0.65)分]。行为得分方面,社区护士参与过的"医院-社区"联动项目内容中,50%以上社区护士参与的内容包括常见慢性病护理技术、康复运动指导、急救护理技术;参与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61.67%(148/240)的社区护士开展频次为每半年1次;互动平台主要以微信交流群、短信或电话为主的社区护士分别占81.67%(196/240)、44.17%(106/240)。结论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项目持较为积极态度,但是实际参与项目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形式,以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核心护理技能,切实满足社区广大患者的照护需求。

  • 标签: 护士 态度 行为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态度、影响因素等。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纳入1200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全部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56.67%(680/1200),满分率为10.83%(130/1200);城市相比于农村知晓率较高,其年级越高知晓率较高,无吸烟行为人员多于有吸烟行为人员。主要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学校健康教育课、宣传报栏、专题讲座的途径获取烟草知识。“能拒绝吸烟”的学生有95.00%(1140/1200),“将来肯定不会吸烟”的学生有76.67%(920/1200)。结论: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小学生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小学生 烟草 危害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掌握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以2018年7月一2019年5月进入实习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调查的235名实习护生中,无一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得分在90分以上的。但不同性别和民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科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专科和中专,专科优于中专(P

  • 标签: 实习护生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护士母乳喂养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将我院2018年—2020年两年间的43名产后返岗护士开展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上述产后返岗护士开展调查,了解其母乳喂养的态度以及影响其开展母乳喂养的各方面因素。结果:调查发现愿意接受母乳喂养的护士为17人(39.53%),持保守态度的为16人(37.21%),不愿意接受母乳喂养的护士为10人(23.26%)。通过对上述43名产后返岗护士的调查发现影响其母乳喂养态度的因素主要包括胎次因素、科室存奶条件因素、值班因素等。结论:本研究发现护士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其母乳喂养的意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社会、意愿以及家庭共同作出努力以延长产后返岗护士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 标签: 产后返岗护士 母乳喂养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B=-1.207)、护士(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开业护士的认知水平及发展开业护士的态度。方法:以20位在职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问卷发放及访谈的方式,获悉其认知水平及真实想法。结果:①20位护士对开业护士均拥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发展开业护士持肯定态度。②20位护士一致认为,发展开业护士具备积极意义的同时尚存在一些问题,需综合考虑。结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开业护士的认知水平较深,支持发展开业护士。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士 开业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B=-1.207)、护士(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护理专业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分析影响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因素,为护生临终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6—8月,通过问卷星调查西藏大学医学院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194名,调查工具包括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关爱能力评价量表(CAI)以及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次调查护生临终关怀态度总得分为(93.56 ± 7.42)分,条目均分为(3.22 ± 0.25)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3.68 ± 0.56)分,与临终患者交流的态度维度得分最低,为(2.66 ± 0.42)分;护生的关爱能力、死亡话题讨论情况以及经历他人死亡事件会影响其临终关怀态度。结论西藏地区护理专业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呈中等偏上;需要进一步通过加强实践经历和教育培训来提升护生关爱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促进学生临终关怀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护理专业本科生 临终关怀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护理专业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分析影响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因素,为护生临终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6—8月,通过问卷星调查西藏大学医学院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194名,调查工具包括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关爱能力评价量表(CAI)以及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次调查护生临终关怀态度总得分为(93.56 ± 7.42)分,条目均分为(3.22 ± 0.25)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3.68 ± 0.56)分,与临终患者交流的态度维度得分最低,为(2.66 ± 0.42)分;护生的关爱能力、死亡话题讨论情况以及经历他人死亡事件会影响其临终关怀态度。结论西藏地区护理专业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呈中等偏上;需要进一步通过加强实践经历和教育培训来提升护生关爱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促进学生临终关怀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护理专业本科生 临终关怀态度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