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之后,需接受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磁共振关节造影 诊断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MRI表现,提高对脑膜癌病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67例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MRI平扫脑膜均未见异常信号,问接征象包括脑转移瘤11例,脑室扩大、脑积水8例;33例行增强检查后,18例(54.5%)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强化。按脑膜强化的部位,10例显示软脑膜型异常强化,5例表现为硬脑膜型强化,3例为全脑膜型强化。按脑膜强化形状,线形强化9例,结节型5例,混合型4例。脑膜强化组与非脑膜强化组脑脊液比较,强化组的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强化组,而糖含量明显低于非强化组(P〈0.05)。结论增强MRI在显示本组脑膜癌病患者软脑膜一蛛网膜强化方面较为敏感,脑膜结节型或混合型强化是其较具特征的MRI表现,对脑膜癌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脑膜癌病 磁共振成像 脑膜强化 脑脊液细胞学
  • 简介:由德国托马斯·卡恩和哈拉尔德·巴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教授主译的《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已出版。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成像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

  • 标签: 介入性磁共振成像 出版 解放军总医院 iMRI 成像技术 成像设备
  • 简介:由德国托马斯·卡恩和哈拉尔德·巴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教授主译的《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已出版。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成像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

  • 标签: 哈拉尔德 成像设备 托马斯 脉冲序列 引导介入治疗 卡恩
  • 简介:人体内所含各种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各不相同,有部分组织T2非常短,即短T2成分,常规MR序列无法采集相应组织的MR信号,即图像上无法显示。超短回波时间MRI作为一种可以显示短T2成分的序列,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超短回波时间MRI技术在多个系统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超短回波时间 磁共振成像 短T2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5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低场MRI及MRCP进行检查,并经病理学诊断,分析低场MRI及MRCP诊断准确率。结果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其准确率为95.2%。结论胆管梗阻疾病患者采用低场MRI及MRCP检查,具有较高准确率,有效降低临床检查数量及检查费用,确诊率上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低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肺灌注成像(MRPP)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肺栓塞共计49例,依照患者就诊日期单双号差异分组。双号就诊者入对照组,实施肺动脉造影(DSA),共23例。单号就诊者入实验组,实施MRPP,共26例。检查后对比两组结果。结果两组诊断准确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MRPP诊断肺栓塞价值较大,诊断较准确,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肺栓塞 磁共振 肺灌注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9月263例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急诊患者护理经过,根据疾病特点及病情程度进行归类,并针对护理干预情况对磁共振检查所得图像分析。结果263例急诊患者磁共振检查中,均未发生病情急剧加重等不良情况。其中意识清醒能够主动配合检查组48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89.47%和75.86%(P>0.05);意识清醒不能主动配合检查组132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4.05%和18.75%(P<0.05);意识不清醒检查中无自主运动组37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0.91%和88.46%(P>0.05);意识不清醒检查中存在不自主运动组46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4.59%和11.11%(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的磁共振检查中有重要价值,可以大大提高磁共振图像质量。

  • 标签: 护理 磁共振成像 急诊 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PA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PAP的MRI表现,15例PAP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5例PAP共发现病灶16枚,14例单发,1例多发。实质型肿块,单发11例,多发1例,囊实混合型肿块3例,增强后实性肿块明显强化;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灶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PAP具有一定的磁共振特征,对于单发实质型肿块,能明确诊断,多发实质型及囊实混合型诊断较为困难。

  • 标签: 腮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对膀胱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RI对23例膀胱癌患者行常规平扫增强和MRU检查,并根据其浸润程度做出分期诊断。结果23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平扫T1WI呈等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高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12加权像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呈显著强化。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和MRI表现,可分为结节型5例,广基肿块型15例,浸润型3例。其发病部位为三角区8例,侧壁5例,后壁4例,前壁2例,底壁1例,3例肿瘤分布在多个壁。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23/23)、91.3%(21/23);术前MR/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7.0%(20/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结论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侧壁,表现为突向膀胱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膀胱癌的MPd表现具有特异性,T1加权可以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12加权能清晰显示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对肿瘤做出术前分期;MRU可以清晰显示肾积水的全貌及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及程度,是辅助诊断膀胱癌分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膀胱 肿瘤 磁共振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3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0.3T强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从而对磁共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17例,低场强磁共振证实17例,占100.%;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13例,低场强磁共振证实12例,占92.31%;漏诊/误诊0例,低场强磁共振证实1例,占3.33%,与金标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低场强磁共振 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