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医疗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制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制造出各种新的药物,为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首先分析生物制药类型和药物开发技术,然后以此为基础,综合探究相关药物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 制药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环肽为植物来源,在稳定上方面比较明显。环肽属于有氨基酸在肽键连接状态下形成的化合物,化合物为环状,在自然界当中普遍存在,将环肽与其它肽之间比较,由于其形成结构较为独特,可以利用较强稳定性,并将其替换结构的实际耐受性作为依据,运用在药物设计框架当中,本文主要分析生物活性环肽以及其药学实际进展。

  • 标签: 生物活性环肽 药学进展 结构独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中的情况。方法:通过调查和后续研究,我们分析了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情况,总结了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结果: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当前状态不容乐观。当前的问题包括微生物空间的放置不当,放置前的测试设备,医疗护理等缺少。基层医院实验室人员的缺乏,老化的信息结构和测试标准需要改进,员工与沟通之间缺乏沟通。结论:医院领导将评估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绩效,提供必要的设备,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不同医院部门之间的协作,继续改善基层医院实验室的绩效,并确保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填补。

  • 标签: 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 状况分析
  • 简介: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食源性疾病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微生物检测国标方法步骤多、耗时长,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方法 ;食品 ;微生物检测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te attach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food safety,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ubl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od borne diseases have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the society. At present,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of microbial detection has many steps and takes a long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ology,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apply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the detection of food microorganis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国内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相关文献,重点分析需氧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控制菌及耐热菌的污染现状,并根据样品来源、品种和炮制方式等的不同,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发现目前中药饮片总体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可借鉴相应的国外药典标准,根据中药饮片特点制定个性化微生物限度标准,且有必要扩大中药饮片微生物数据资料库。

  • 标签: 药物污染 饮片 微生物污染 中药学 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章主要对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及控制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对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以后的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生物发酵 在线检测 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工程发展非常迅速。 生物工程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生物等内容为媒介,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从而为科学或为人类提供帮扶的产物。当前生物工程的开发已被深入到不同的行业之中,特别是在生物工业领域发展极为迅速,将为新工业体系提供开端。随着生物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更应深度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药品实施微生物限度检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导致微生物限度检验存在较大的误差,引致误差事件结果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是选择的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接受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药品1280批次作为该次回顾性研究对象,观察发生检验误差例及误差率;观察发生误差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计算确定检验误差事件发生率,并针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活动误差事件的引致因素和分布状态展开全面性总结和计算。结果:1280种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出现检验误差340例,误差发生率为 26.56%;发生误差影响因素,单因素112例占32.94%,多因素228例占67.05%。结论:进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时,应严格无菌室消毒管理,对检验中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彻底灭菌处理,重视培养基质量和供试液制备过程的影响,评估被测药物性质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调整检测方法,认识和防止菌落计数误差;消除误差影响因素,以减少和防止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限度检验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不同类型尿失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儿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5周为1个疗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7.0岁。20例患儿中,脊柱裂术后尿失禁9例,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6例,非神经源性尿失禁5例。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不自主排尿频率、尿量及盆底肌肌电压。结果1个疗程后,20例尿失禁患儿完全治愈10例(50.00%),有效4例(20.00%),无效6例(30.00%)。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治愈5例(83.33%),有效1例(16.67%);脊柱裂术后有效3例(33.33%);非神经源性尿失禁治愈5例(100.00%)。盆底肌肌电压由治疗前(20.36±3.92) μV提高到治疗后(36.44±7.57) 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尿失禁患儿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尿失禁 儿童
  • 简介:摘要:微生物制药是近年出现在临床上的新型制药技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使用微生物制药的方式进行微生物药物制备,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临床上的多种疾病都有了更加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医学的先进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微生物制药与微生物药物之间的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很多患者对这两种名词的概念存在混淆的情况,那么本文首先对其概念进行分析,并介绍微生物制药类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技术以及微生物药物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微生物制药 微生物药物 概念 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送检的 106例标本分别于细菌培养前后进行涂片检查,对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方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并对标本培养前后的涂片检查符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涂片检查方法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一共有 94例标本中检出微生物,其中革兰阴性菌的均占比比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较高,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较高;对原始标本和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的符合率对比,痰液检查情况符合率为 85.71%,尿液检查情况符合率为 83.78%,脓液检查情况符合率为 78.95%,腹水检查情况符合率为 75.00%。结论: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的符合率相对较高,能够实现对临床微生物的快速检验,同时也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在临床中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涂片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产业也飞速发函,带动了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对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的要求不断提升,监管力度与监管标准愈发严格,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包装产业的发展实力,是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与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与利益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无菌医疗器械包装与生物负载,对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性能要求、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生物负载对产品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 标签: 无菌医疗器械 包装 生物负载 产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风险防范的作用。方法:我院于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采用物体荧光标记检测方法于我院总院门诊区域与各科室、病区、工作区域接触表面进行检查,并基于检查结果与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 5W整改,对比检查前后的检查总合格率,探讨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风险防范的作用。结果:数据统计完成后,检测前组的检查总合格率为 27.29%,其中中医综合楼 33.33%,内科楼 24.18%,外科楼 33.33%,东院区 34.51%,门诊医技公共区域 25.12%;检测后组的检查总合格率为 87.17%其中中医综合楼 79.48%,内科楼 84.74%,外科楼 91.38%,东院区 93.36%,门诊医技公共区域 69.16%,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中,能够有效的针对于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针对性 5W整改,从而指导院内感染工作的推进,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荧光法 感染控制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索生物样本库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生物样本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中国生物样本库的长期发展提供探索依据。方法以"Biobank"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对2008—2017年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分析检索到的期刊论文发文量、国家/地区分布、h指数、作者情况等。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共检索到2008—2017年发表的生物样本库期刊论文2 012篇,中国与世界生物样本库论文的年发文量基本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地区是美国、英格兰和中国;h指数排名前3的国家/地区是美国、英格兰和荷兰,中国排名第5位;中国生物样本库研究者的合作度和合著率均高于世界生物样本库。结论中国以"Biobank"为主题词的论文年发文量增长趋势与世界范围基本保持一致,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且中国生物样本库研究者更加重视合作,但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产出仍待提升。因此,中国生物样本库仍需不断创新与探索,努力建成标准化、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科学引文索引 文献计量分析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在治疗各种疾病之前,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判断,判断病人的严重程度,不仅如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通过不断的观察来分析不同药物的疗效和针对药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所有的医疗判断和分析都必须建立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水平。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都希望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使得很多人对医学生物检验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包括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等。本文对影响医学检验质量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

  • 标签: 生物安全 现状 措施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原位肝癌和转移灶中的差异基因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寻找肝癌转移治疗新的代谢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GEO)中下载编号为GSE40367的肝癌原发和转移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出差异基因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百科全书基因和基因组(KEGG)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差异基因间的蛋白相互作用。通过文献检索获得肝癌转移中代谢组的变化,对差异基因和代谢物用MetaboAnalyst 4.0进行联合分析。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在线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从GSE40367中共筛选出564个差异基因,相比于原位肿瘤,转移癌中上调基因287个,下调基因277个。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在一元羧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脂质转运等过程。KEGG主要富集在胆汁分泌、ABC转运蛋白、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以及糖异生等通路。联合分析表明,主要相关代谢通路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糖酵解或糖异生等。对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发现,CTH基因低表达可能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PCK1、AOX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与肝癌转移相关的代谢通路及通路中基因和代谢物的变化,提示了肝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肝癌转移治疗提供了新的代谢靶点。

  • 标签: 计算生物学 肝肿瘤 转移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于我院患者 90 例,随机数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 45 例)、对照组( 45 例)。实验组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感染例数和感染程度(重度、中度、轻度),记录结果。 结果: 实验组感染人数 3 例少于对照组感染人数 8 例,且实验组感染程度轻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微生物检验测量微生物指标,可有效地判断出感染源、高危人群及感染途径,更好地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医院患者,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院内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中心 2019年 1月~ 6月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探讨提高筛选成功率的对策。方法:分析某中心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的 1456例健康受试者筛选过程,对筛选失败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提高筛选成功率。结果:与受试者筛选失败有关的因素包括身份鉴定、既往史、体格检查、身高体重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实验室检查和依从性等,其中实验室检查不合格,占 34.40%;生命体征测量不合格,占 14.15%;既往史询问和身高体重测量也各占 11.23%和 9.40%。结论: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生命体征测量不合格、既往史不合格、身高体重不合格是受试者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从规范受试者来源、加强教育、数据库查重,强化单独知情同意过程,制定科学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等方面提高受试者的筛选成功率。

  • 标签: 生物等效性试验 健康受试者 筛选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女性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女性之间呈现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探索可能与抑郁障碍相关的目标circRNA。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3例女性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log2FC|≥1, FDR< 0.05判定circRNA是否具有表达差异。选择差异程度最大的5个circRNA,根据circRNA的miRNA海绵功能,利用在线数据库预测circRNA可能靶向的miRNA,而后预测miRNA相关靶基因。通过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预测靶基因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且具有与抑郁障碍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为依据,筛选与抑郁障碍相关的circRNA。结果通过差异程度最大的5个circRNA(hsa_circ_0020959、hsa_circ_0005959、hsa_circ_0033064、hsa_circ_0006862、hsa_circ_0027732),预测出13个靶向的miRNA及靶基因,通过靶基因预测出了多个抑郁障碍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如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白介素-7的反应、神经系统发育、Wn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等。结论5个circRNA均富集出了与抑郁障碍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或信号通路,其中hsa_circ_0005959、hsa_circ_0033064、hsa_circ_0006862、hsa_circ_0027732与女性重度抑郁障碍的关联可能更密切。

  • 标签: 重度抑郁障碍 女性 环状RNA 生物信息分析 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