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品的储存是战备药品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在特殊的野战环境下,药品储存保管不当会影响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用药安全。本文结合分队野外训练的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野战环境下影响药品储存的各种因素及解决办法,以提高野战医疗的效率和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野战环境 药品储存 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的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某县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新发肺结核病人10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用频数配比的方法按照年龄(±3岁)、相同性别、相似学历和职业配比了98例健康人对照。两组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居室通风情况、5年前吃蔬菜水果及动物类食品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吸烟量(支/d)越多、缺乏体育锻炼、5年前摄入水果越少、结核病接触史是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前摄人动物类食品比较少、居室通风环境差、无卡介苗接种史有增加肺结核的发病风险的趋势,接近于统计学水平。结论吸烟、体育锻炼、水果摄入、卡介苗接种史、居室通风及动物性食品摄入等环境危险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结核 环境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人行为(吸烟、饮酒)、环境因素(居住和工作环境)对某县成人肺结核发病危险的影响,以确定该县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吸烟、研究与肺结核发病无关,而吸烟合并饮酒使得肺结核的发病危险显著增加;化学气雾、室内潮湿及暴露于大量粉尘与肺结核的发病相关。结论不良个人行为、环境卫生状况差、长期暴露于大量粉尘及化学气雾与该县成人肺结核的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病例-对照 肺结核 个人行为 环境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武汉市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两所综合性大学118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72份。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之间,适应不良在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38);情绪适应和躯体适应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1=-3.19,P,=0.001;t2=-2.28,P2=0.023);行为适应维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t:2.92,P=0.00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中,家庭环境因素对适应不良的发生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女生中,父母经常打架是适应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OR=4.44,95%CI.1.77—9.13),经常主动向家人谈心里话是其保护因素(OR=0.41,95%Cl:0.19~0.90)。结论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不同适应维度发生的状况不同。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应针对不同性别适应不良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适应障碍 家庭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很多人都有一种“不服老”的心态,但人年龄大了是客观事实,有些事情就需要把自己当成老人看待。比如老人常待的地方,就很有讲究。研究发现,除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居住环境也对养生具有很大影响。由于老年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社区和家里度过,所以居家环境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而有些地方、有些环境便不适宜年龄大的人久留,否则有可能会损及健康。

  • 标签: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居住环境 居家环境 年龄 老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提高准确鉴定的能力。方法一共对400例血液标本分别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对比结果。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方可下结论。

  • 标签: ABO血型 血型鉴定正反定型 ABO血型抗原抗体系统
  • 简介:摘要对影响CT图像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CT图像之前,首先要了解以下基本概念像素、体素、CT值、窗技术、分辨力、噪声、部分容积效应和伪影。

  • 标签: CT图像 因素 基本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耳鼻喉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30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730例耳鼻喉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2例,感染发生率为4.38%。感染并发部位、住院时间及抗生素等使用时间均为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部位多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以降低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耳鼻喉手术质量。

  • 标签: 耳鼻喉科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上气道结构狭窄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andhypopneasyndromes,OSAHS)的主要病因之一。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由于频发的上气道塌陷、阻塞而造成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可导致高碳酸血症或缺氧,长期发病可并发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意外以及糖代谢异常、肾功能损害等全身并发症。个体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的特点,气道周围及内部空间软组织构成特点及其生理、病理性变化,正畸和正颌治疗以及耳鼻喉科的手术治疗等均已不断地被证实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上气道的解剖结构。

  • 标签: 上气道狭窄 颅颌面形态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矫治 并发心律失常 上气道结构
  • 简介:摘要研究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作用,如受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以及联合用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药物相互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应加强对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避免引起不良反,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药物作用 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恶性伤医事件愈演愈烈。本文结合多年医务工作经验,从医护人员、患方、医院和社会四方面分析医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合理、合法地处理医患纠纷,缓解目前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体,因为美观舒适、固位、支持和稳定作用好而获得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在实际的临床种植修复设计过程中,适应症的选择、缺牙区骨量、骨质、咬合因素以及美学因素等成为决定种植义齿修复成败的关键因素,值得每一位临床医师予以重视。

  • 标签: 种植义齿 骨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组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娩产妇2683例中产后出血患者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683例分娩产妇中,2012年1408例,2013年1275例,产后出血患者9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43%;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产,有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发生率,有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产程异常,产次≥2次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产次1次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有胎盘因素、有产程异常、孕次≥2次是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因素引起,故而应掌握产后出血各种原因,并且严格加强围产期赶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医院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的提升护理效应,促进患者的康复,应注重医院环境作用。本文就医院环境要素的构成、作用,以及良好护理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有所启示。

  • 标签: 医院 环境 护理效应
  • 简介:柯大夫:我们家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我们夫妻间说普通话,我的父母说客家话,丈夫的父母说粤语。宝宝刚出生不久,请问,这样的语言环境对孩子学习说话有没有影响?要不要让老人家在孩子面前少说家乡话?

  • 标签: 语言环境 柯大夫 普通话 夫妻间 孩子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转移瘤形成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如:转移肿瘤干细胞理论,“种子和土壤”学说。近年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对于肿瘤形成、增殖、侵袭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转移瘤的形成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转移瘤 微环境 进展
  • 简介:摘要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性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全世界每年有6亿偏头痛患者,18-65岁成人中每年因偏头痛的花费为1110亿欧元。头痛的反复发作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受损,需要足够有效的治疗。如果能找出头痛的诱发或参与因素,并避免患者再次接触,能在短期内减少头痛的发作。这也是在原发性头痛的治疗中被推荐的一项基础治疗策略。本文将归纳分析相关文献,阐明偏头痛的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

  • 标签: 偏头痛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为减少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68例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孕产妇根据访谈提纲进行有主题的个人访谈,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于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访谈结果归纳出5个方面。①对自然分娩的恐惧;②对剖宫产的信赖;③信息来源途径的影响;④对自主选择权的渴望;⑤其它。结论:孕产妇对减轻分娩痛苦的需求、对分娩方式认识上的不足以及不够科学的信息来源途径是其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改进围产期服务模式和实施产科适宜技术,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

  • 标签: 孕妇 产妇 剖宫产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