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纳米材料在市场上消费中广泛应用,了解纳米材料消费中纳米材料的存在及释放,以及消费人群的暴露评估现状非常必要。中国是工业生产大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是对纳米材料消费的监管几乎空白。本文对国际市场上现有的纳米材料消费进行了汇总分类,探讨了重点纳米材料在消费中的释放和消费人群的暴露评估方法,旨在为我国未来建立对纳米材料消费的监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环境暴露 危险性评估 暴露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头孢卡酯片对近年来临床分离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盐酸头孢卡酯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均呈现有强抗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所试金葡菌 MRSA 、 MSSA 、表葡菌 MRSE 、 MSSE 及其产 β- 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对变形杆菌抗菌作用强。 并通过对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试验进行毒理研究。

  • 标签: 盐酸头孢卡品酯 药理 毒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化妆不良反应防治提供资料。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收集化妆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及化妆使用信息,820例中男23例,女797例;年龄7~75(32.66±8.09)岁。对其中687例患者行化妆斑贴试验进行分析。结果820例化妆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占97.20%,男性占2.80%。年龄分布以21~40岁中青年最常见,占71.34%。受教育程度以高等教育者最多,占59.69%。职业分布以职员和无业人员最多,分别占28.54%和18.66%。既往有化妆品过敏史占17.28%。化妆不良反应的临床类型以化妆接触性皮炎最常见,占92.70%。共涉及可疑致病化妆1682种。化妆原物斑贴试验阳性率42.39%;斑贴试验阳性的化妆中,保湿类、抗皱类、美白祛斑类化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1.59%、15.09%、12.68%。结论化妆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不良反应类型。行可疑致病化妆原物斑贴试验对化妆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化妆品 斑贴试验 不良反应 敏感性皮肤
  • 简介:摘要 :保健热在中国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人迷信保健的宣传疗效,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保健,甚至有些病人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转向使用保健,损害了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既源于一些保健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夸大宣传,也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人们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以及对生物类保健的迷信。面对如此严重的情况,应该帮助人们正确了解生物类保健,同国家也应该建立法律制度加强对保健生产企业的监督。

  • 标签: 保健品 追求利润 老龄化 药物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部敏感性皮肤防晒化妆进行筛选与评价。方法2019年6 - 8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职工中招募40例乳酸刺痛试验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4种敏感性皮肤用防晒化妆(标记为产品Ⅰ、Ⅱ、Ⅲ、Ⅳ)的人体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将4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于面部使用安全性较高的2种产品,于使用前、使用后2周和4周评估红斑、水肿、脱屑情况,采用仪器无创检测经皮水分丢失、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黑素含量、皮肤油脂含量。分别于受试者背部涂上述2种产品,采用紫外日光模拟仪进行防晒指数(SPF,12例)及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11例)测定。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非参数资料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结果斑贴试验显示,防晒产品Ⅲ仅发生1例1级反应,产品Ⅳ未发生阳性反应,安全性高于另外2款产品。主观安全性评价显示,使用产品Ⅲ、Ⅳ4周时红斑程度均低于使用前(Wilcoxon符号秩检验,Z = 4.73、4.82,均P < 0.05)。客观功效性评价显示,使用防晒产品Ⅲ、Ⅳ前及使用2周、4周时表皮失水率、角质层含水量、黑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使用产品Ⅲ、Ⅳ4周时表皮失水率(30.05 ± 1.47、30.37 ± 1.28)、黑素含量(112.58 ± 7.34、103.47 ± 5.48)均低于使用前(均P < 0.05),角质层含水量(62.35 ± 2.67、63.72 ± 2.54)均高于使用前(均P < 0.05)。使用4周时,产品Ⅳ组黑素含量(103.47 ± 5.48)与产品Ⅲ组(112.58 ± 7.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45,P < 0.05)。产品ⅣSPF值、PFA值(51.8 ± 2.9、10.1 ± 1.2)均高于产品Ⅲ(31.5 ± 2.6、7.4 ± 0.7,t = 15.34、24.66,均P < 0.05)。结论综合应用封闭型斑贴实验、长期试用试验、防晒指数测定等方法可评价面部敏感性皮肤防晒化妆的安全性和防晒功效。

  • 标签: 防晒剂 评价研究 有效性研究 防晒系数 敏感性皮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献血者对本地区无偿献血现有纪念和后期纪念的侧重方向的意见和建议,适时掌握献血者对献血纪念的意向,以便更好地优化无偿服务工作的方式,丰富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内涵。方法 制定统一的格式化调查问卷,选取 2019年辖区内固定采血点、县区固定采血点、县区流动采血点、高校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随机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在规定时间内收回调查问卷作为统计分析源进行处置。结果 对收回的 36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献血者对纪念需求意向表现为注重实用价值、实用性和对生活用品感兴趣。结论 无偿献血纪念是采供血机构对于感谢无偿献血者爱心奉献的小馈赠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纪念的需求则有了新的要求,虽然无偿献血纪念不应是献血服务的主流,但是对于无偿献血纪念的意向合理化满足,以夯实无偿献血服务内涵,对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纪念品 分析 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肤表面稳定的微生物群组是维持人皮肤健康和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皮肤表面微生物群组与AD皮肤为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提供定植场所,它们在皮肤各个部位共同生存,参与构成皮肤表面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这些紧密定植的复杂微生物群体被称为皮肤微生物群组。本文主要针对抗菌祛痘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予以了更深层次地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包括灭活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GM365)、酵母提取物、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的生物祛痘护肤配方。达到最大限度采用天然成分、不含有激素及抗生素、不过敏、无刺激、不伤肌肤、平衡皮肤菌群、调节皮肤PH值,长期使用不会有耐药性,并且降低粉刺再生、降低皮肤过敏、提升肌肤免疫力的目的,从而实现祛痘效果。

  • 标签: 提升自愈力 祛痘功效 护肤品 组合物及其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病一”在直肠癌患者专科护理服务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 9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 45例( 2018年 1~ 12月)与对照组 45例( 2017年 1~ 12月)对照组给予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一病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造口皮肤、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出院前、出院 1个月、 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皮肤 DE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前、出院 1个月、 3个月后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1.11%、 11.11%、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数( 7.29±1.13), 正常 12例( 26.67%),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 5.23±1.43),正常 3例( 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直肠癌一病一护理模式的构建,为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内涵深化提供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有效构造了一整套直肠癌“专病专”的护理服务流程,提升了护理专业价值感。

  • 标签: 一病一品 直肠癌 造口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阿托品滴眼液、托酰胺滴眼液在青少年近视眼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追踪调查 30名假性近视眼青少年,随机划分为两组, A组每夜睡前 0.25%托酰胺滴眼, B组每夜睡前 0.05%阿托品滴眼液,定期复查青少年的视力、眼轴与屈光状态。结果: B组近视眼发生率低于 A组, A组青少年的眼轴明显延长, 2组患者在 3个月后畏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相比于托酰胺滴眼液,阿托品在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明确。

  • 标签: 青少年近视眼 阿托品滴眼液 托品酰胺滴眼液
  • 简介:摘要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MCD)是汞中毒相关性肾损害的主要病理类型,但MCD伴IgA沉积并不常见。本文报道了1例使用美白化妆导致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为MCD伴IgA沉积的汞中毒相关性肾损害,并阐述了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汞中毒 肾病综合征 肾病,脂性 美白化妆品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静安区收集的 249例化妆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化妆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于女性,且年龄段在 20—39岁的居多;报告中涉及的化妆购买途径为商场( 47%)、美发美容机构( 15%)、网购( 17%)、不明 (21%)。收集的不良反应诊断中,化妆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占 89%,化妆原物斑贴试验符合率 73%。今后工作应加强化妆不良反应报告的数据收集和完善,重视斑贴试验,工作重点放在严重化妆不良反应的监测上。

  • 标签: 化妆品 不良反应 斑贴试验 监测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对移植宿主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影响效果。方法体外实验: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外培养,分别加入国产西罗莫司和原研,CKK-8法检测并比较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的情况。体内实验: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立对照无手术组(对照组)、移植无治疗组(Tx组)、移植+国产西罗莫司组(Tx+YXK组)、移植+原研组(Tx+RAPA组)。观察移植心脏搏动情况,受者脾脏的流式细胞学检测,以及脾脏及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病理检查。流式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DC),CD8+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病理组织学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对T24细胞活力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Tx组移植心脏于第7天停止搏动,Tx+YXK组和Tx+RAPA组在第10天心脏搏动仍有力、节律正常。(1)脾脏流式细胞检测显示,与对照组、Tx组比较,Tx+RAPA组、Tx+YXK组CD11c+I-A+CD86+DC细胞(15.88±4.73、22.90±3.86比4.51±1.57、5.40±2.54)、CD8+淋巴细胞数量(6.32±0.98、6.75±1.34比3.03±1.12、3.23±0.97)均降低,而Tx+RAPA组CD4+CD25+Foxp3+阳性细胞数量(15.06±3.42比7.87±1.95,10.88±2.08)升高(P均< 0.05)。Tx+YXK组和Tx+RAPA组3种免疫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移植心脏病理免疫细胞组化染色灰度分析,Tx组、Tx+YXK组和Tx+RAPA组CD4,CD8,IDO和CD11b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x组比较,Tx+RAPA组和Tx+YXK组CD11c (25143.52±3525.12比12936.30±766.94、14240.60±3124.67)、Foxp3阳性细胞浸润数量(500.78±238.33比46.05±68.16、49.22±25.82)降低(P均< 0.05),Tx+YXK组和Tx+RA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模型动物脾脏病理免疫细胞组化染色灰度分析,Tx组CD 4和CD8阳性细胞浸润数量较Tx+YXK组和Tx+RAPA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x+YXK组和Tx+RAPA组比较,各种细胞染色的IO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两种药物后受者移植心脏和脾脏中的细胞浸润变化一致;在体外对细胞增殖、移植后抗排斥作用和体内免疫细胞的影响表现均一致。

  • 标签: 西罗莫司 心脏移植 小鼠模型 免疫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病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内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剩余 8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一病一”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一病一”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更优,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护理 一病一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6月对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辖区幼儿园进行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将15所幼儿园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获取学龄前儿童及父(母)基本信息、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的消费情况和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情况,最终将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结果纳入分析。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及父(母)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算中介效应的大小。结果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为(4.23±0.67)岁,其中男生占52.60%(1 692名),学龄前儿童中消费含糖饮料者占77.62%(2 497名)。3 217名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父亲和母亲分别占24.90%(801名)和75.10%(2 416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66.7(62.5,69.5)和69.5(64.6,71.4)分;父(母)中主动了解孩子含糖饮料消费情况、对限制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缺乏信心和购买食物前阅读营养标签的占比分别为74.08%(2 383名)、82.90%(2 667名)和36.24%(1 166名)。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学龄前儿童性别、年龄,以及学龄前儿童和父(母)体重指数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呈负相关[路径系数(95% CI):-4.69×10-2(-6.56×10-2,-2.69×10-2)]。父(母)对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48.71%[路径系数(95% CI):-2.28×10-2(-3.54×10-2,-1.10×10-2)]。结论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负相关,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发挥了中介效应。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饮料 膳食蔗糖 社会阶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择取 2018.02 至 2019.02 时段内我院消毒供应室人员共 40 名,以抽签法划分为甲组、乙组,各组 20 名。甲组未采取品管圈活动,乙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比较护理人员手卫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总依从性。 结果: 甲组手卫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较低于乙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手卫生总依从率为 100.00% ,甲组为 80.00%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品管圈活动既可有效增强手卫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还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不同的提取、分析方法,改进了化妆中6-甲基香豆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调pH=3.5)为流动相,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 结果:线性范围为:0.1μg·ml-1~10.0 μg·ml-1,6-甲基香豆素最低检出限为0.03μg·g-1,回收率为98.3%~100.7。结论:该方法较《化妆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化妆中6-甲基香豆素的测定法第一法分离效果更好,柱效更佳,检出限更低。为化妆中6-甲基香豆素的定量检测方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标签: 化妆品 6-甲基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