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菊花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宋朝开始,经历宋、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菊花净制、切制、炒制、酒制等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目前全国各地文献主要记载了炒炭法。

  • 标签: 菊花 炮制 历史沿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浏阳市剖宫产指征和变化规律,探讨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方法自2008年开始,开展浏阳市辖区内助产机构剖宫产率监测,于2010年开展剖宫产率影响因素调查,并截取2010年4-7月辖区内各助产机构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制定了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于2011年开始实施干预措施,并继续监测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截取2012年4-7月份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结果浏阳市辖区内各助产机构的平均剖宫产率干预前为50.41%,干预后为41.10%,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社会因素占剖宫产指征百分比干预前为34.18%,干预后为9.17%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而瘢痕子宫却明显增高。结论严格执行剖宫产准入制度,制定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剖宫产率超标处罚线、实行剖宫产率超标处罚制度,规范开展倡导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开展产科业务培训,提高处理异常产程能力,严格剖宫产指征等措施能有效降低较高水平剖宫产率,而加大降低剖宫产率的行政干预力度,全面实行导乐全程陪伴分娩,大力开展非药物分娩镇痛,提高助产技术水平,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率,则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 标签: 剖宫产率 监测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浏阳市民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情况,为部署下一步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浏阳市37个街道/乡镇为基础,每个乡镇随机调查了20名居民,共计回收74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 对于结核病的五项核心知识,能全部回答准确的被调查人员仅有51.5%,且该比例与年龄层次或教育程度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 目前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仍不够,需加大相关宣传力度,提高浏阳市居民结核知识的知晓率。

  • 标签: 结核病 知晓率 调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浏阳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浏阳市 2019年 4月某中学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由专业人员制定调查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将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此次爆发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整理并分析所有病例资料,分别对相关变量赋值并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病例共 1098例,发病率 41.62%,其中学生 1081例,教职工 17例,二者发病率分别为 45.38%、 6.64%;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本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 1098例患者中主要以住校学生群体为主,且高中年级占比居多,该类群体多在食堂就餐,且有饮用生水习惯或饮用生水史;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堂就餐、住校、饮用生水等均是此次影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浏阳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卫生习惯。

  • 标签: [ ] Logistic回归分析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浏阳市 2017-2019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2019年浏阳市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资料,随机抽取其中部分病例分别从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区、发病时间等几个方面对我市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在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600名作为健康组,进一步对影响我市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浏阳市 2017-2019年共报告肺结核 1381例,发病率为 61/10万,随机抽取的 420例病例中以男性患者居多, 46岁 ~65岁中年患者为主,发病时间上以冬季发病率较高,农村患者比例高于城市, G区发病数高于其他地区,经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烟酒史、户籍、家庭人均年收入、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等均是影响我市肺结核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浏阳市 2017-2019年肺结核发病率不甚理想,其发病具有季节性,患者多为农村的中年男性,以 G区最为严重;吸烟、酗酒、农村户籍、年收入较低家庭、结核病密切接触史以及无卡介苗接种史是导致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肺结核 流行病学 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浏阳市15年来不同时龄新生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浏阳市2000-2014年儿童死亡报告卡、新生儿死亡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浏阳市15年来新生儿死亡以早期新生儿(出生至7天内)死亡为主,占74.62﹪,而早期新生儿死亡中以24小时内新生儿死亡为主,占44.59﹪;②不同时龄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不同。24小时内新生儿中出生窒息死亡占的比例最高,为39.14%;早期新生儿和晚期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80%和29.80%;③晚期新生儿死前未治疗、未诊断及死在家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早期新生儿。结论浏阳市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比例仍较高,晚期新生儿死前未治疗、未诊断及死在家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早期新生儿,需引起重视。

  • 标签: 不同时龄新生儿 死亡原因 死前保健服务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地区0-6岁高危儿、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儿童进行了详细的疾病分析。通过全地区抽样调查,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该地区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是儿童疾病的主要类型,而高危儿童则面临更多元且复杂的健康问题,包括发育迟缓和行为发展障碍。本研究不仅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更为有效的儿童健康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0-6岁儿童 高危儿童 营养性疾病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浏阳市长兴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为后续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 2019年 1月 -10月本社区 15岁以上常住居民 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 (39.21±12.64)分、 (4.32_+2.08)分、 (10.38±3.67)分。男性和女性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和态度得分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女性在行为方面得分明显高于男性 P<0.05;已婚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未婚人群 P<0.05;在不同年龄人群中, 35-60岁的人群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 15-35岁人群, 60岁以上的人群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享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得分明显高于非医疗保险人群 P<0.05;两组行为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高收入人群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要明显高于低收入人群 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初高中人群,初中以下人群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受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医疗保障情况、经济收入及学历的影响,女性、已婚、青壮年、高收入、有医疗保障及高学历的人群要高于相对应人群。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知识 态度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