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湿和是中医学中的两个病证,表面看似乎很相近,究其实质,则相差甚远。本文通过对化源、性质、病位、病性、辨证论治以及对湿研究的重要性进行探微,在中医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医学 探幽显微 湿 理论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通脉降汤加减治疗痰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汤治疗痰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痰浊血瘀 通脉降浊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瘀毒损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证候及舌脉表现从符合脑梗死诊断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瘀毒损"证型患者60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神经科基础治疗基础上按照化解毒活血通络法给予竺黄醒脑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结论化解毒活血通络法对瘀毒损型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 浊瘀毒损型 脑梗死 竺黄醒脑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泄汤治疗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5-2022.5我院收治的30例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观察组(15例,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肾泄汤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及血钙水平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及血钙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益肾泄汤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 祛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中阻证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 高血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 祛定眩汤治疗 )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常规降压西药药物联合 祛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中阻证 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用常规降压西药药物治疗。

  • 标签: 高血压病 痰浊中阻证 祛浊定眩汤
  • 简介: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多因郁热、痰水、痰湿、瘀血、食积等邪实久滞于里,相互凝结而成。大黄既能攻有形之滞,又能泻无形之邪热,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实证疾病,其中尤以用于治疗各种证较为常见,概括起来,不外燥屎之、饮食之、瘀血之、饮邪之、顽痰之、邪毒之、湿热之、热邪之、癥瘕积聚及胆石之等十种证。十种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使大黄主治实证疾病的范围更加具体化,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大黄 积证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消食化颗粒治疗小儿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给予消食化颗粒,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消食化颗粒治疗滞的痊显率为6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经χ2检验,治疗组痊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消食化颗粒治疗小儿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滞 消食化积颗粒 疗效观察
  • 简介:''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本概念之一,与'清'相对。邪内涵丰富,涉及病种多样,从邪概念、成因、致病特点入手,结合历代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分类论述脂、痰、湿、瘀毒、秽浊、溺、精的形成、性质、致病特点,探讨现代中医对邪致病的论治规律,以期更好地为相关慢性疾患的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全面阐述邪病理生理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浊邪 中医基础理论 分类 治疗
  • 简介:本文系统总结了刘中勇教授对痰这一病理产物的认识与治疗方法,分析了痰与五脏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互结是痰临床表现的常态,化痰首先应当健运脾胃。

  • 标签: 痰浊 治疗 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于体内的毒素会令面色暗淡无光,肌肤失去活力,而这些毒素单靠护肤品是无法去邪归正的,我们需要借助更有效的排元素来释放正能量,以正气的拳脚攻破体内质。

  • 标签: 能量 排毒 护肤品 毒素 体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祛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中阻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12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4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祛定眩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 P <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高血压痰中阻证患者,应用常规西药降压联合痰定眩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相较于单独西药治疗效果更佳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痰浊中阻证 去痰定眩汤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采用益肾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阿魏酸哌嗪,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方剂益肾泄汤。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GF-23、Klotho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肾泄汤可以在肾虚湿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肾虚湿浊型 慢性肾衰竭 益肾泄浊汤 阿魏酸哌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血脂异常的中医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化痰泄、活血祛瘀法,结合肝、脾、肾虚损辨证论治血脂异常。结果 中医化痰、祛瘀血,从整体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满意。结论 除痰、祛瘀血可降血脂,对缩小或消除粥样斑块作用明显。

  • 标签: [] 痰浊瘀血 中医论治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肝又名肝癥。《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名日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肝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瘀滞不通,肝体失却柔润,疏泄失职所致的,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肝硬变。本病较难治愈,调治不善常并发臌胀,或出现大出血、肝厥,还有演变成肝癌之可能。

  • 标签: 肝积 肝硬变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尿酸性肾病多由饮食不洁,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最终导致瘀内生,中医认为瘀为其病因病机,通过不同时期病机的变化结合病案分别予五苓散加减及平胃散加减治疗,疗效尚可。

  • 标签: 浊瘀论,尿酸性肾病,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