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当前群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有了全面提升,而粮油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群众的重视。由于高效相色谱本身的操作时间比较短,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优势,因此在当前粮油农检测中也发挥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就将对相色谱、质联用的粮油农检测方式展开研究。

  • 标签: 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 粮油农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根部穿孔处理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284例阑尾根部穿孔采用端单纯丝线缝扎或经根部盲肠造瘘处理阑尾端。结果术后未发现粪瘘、腹腔脓肿、出血,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根部穿孔端荷包埋入缝合困难时,可选用根部单纯缝扎或造瘘术是安全的术式。

  • 标签: 阑尾炎 急腹症 阑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注射对大鼠肾模型肾脏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19只,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当归治疗组7只)。12周后,采血、收集24h尿并进行肾脏病理检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浸润肾组织巨噬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增生的内皮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肾功能下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指数(GCI)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指数(PCI)均显著降低(P〈0.01);当归治疗组GCI和PCI明显增加(P〈0.05),肾功能恶化、肾问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而且GCI和PCI与肌酐清除率(CCr)、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当归注射能促进大鼠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延缓肾问质纤维化的发生。

  • 标签: 5/6肾切除 当归 毛细血管
  • 简介:摘要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阑尾炎患者74例,经单纯荷包缝合法处理阑尾端后,随访6~10个月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现并发症。

  • 标签: 阑尾 荷包缝合法 体会
  • 简介:本文讨论了1例因停经38天,未明确诊断为宫内妊娠即行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干净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置器数日后再次出现早孕反应.后经剖腹手术探查,确诊为子宫角妊娠的处置体会.

  • 标签: 处理 子宫残角妊娠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1997年至2006年行开腹肝包虫处理病例,共计284例。结果随访时间最长者8年,复发3例,因肝衰竭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结论通过对肝包虫腔合理有效地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肝包虫 残腔 手术治疗
  • 简介:进口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都是采用封闭试剂,而且价格昂贵。有文献报道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系统的残留试剂(约20%)有几种方法可重新被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试剂的成本。受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系统残留试剂再利用的启发,笔者对贝克曼Access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残留试剂再利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可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试剂 残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坏疽性阑尾处理的一种改进方法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241000)曾临泉临床资料:选择适应阑尾浆肌层覆盖修复阑尾基部,两年来我院施行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最小者11个月,最大者70岁,发病1~3天。术中见阑尾基部盲肠壁充血水肿,组织脆...

  • 标签: 阑尾残端 坏疽性 阑尾根部 浆肌层 阑尾系膜 改进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再发癌系指因胃癌行胃切除术后,胃内再度出现癌灶,包括胃的局部复发癌和胃内新生癌[1]。1990~1999年我们对24例胃再发癌患者行胃全切术,临床疗效满意。现从手术角度探讨胃再发癌行胃全切术的意义。

  • 标签: 残胃再发癌 残胃全切术 治疗 胃癌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新生儿脐带端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5月间出生16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80例新生儿采用脐带夹法进行结扎,3天后常规松脐带夹,让脐带端自行脱落;而观察组采用脐带夹结扎,3天后行二次修剪法对新生儿脐带端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组新生儿脐带端不同方法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情况、炎性分泌物、端擦挂、脐带端脱落时间、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用二次修剪法处理新生儿脐带端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脐带出血、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松脐带夹处理新生而脐带端的人数,脐带脱落时间与脐窝完全干燥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带处理,采用二次修剪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也可避免护理不当所致擦挂损伤,而且愈合快,出院后护理方便,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残端处理 脐带夹 二次修剪
  • 简介:摘要胰瘘是胰体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性文献对胰瘘定义的标准化,胰瘘及其分级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风险因素评估、预测模型建立、胰腺断端处理方式等为目前热点课题。随着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广泛开展,胰腺离断及处理方式的选择更加复杂多样,手工缝合还是器械闭合,仍无统一规范,应视胰腺离断部位的质地、厚度、是否合并炎症等个体化选择。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胰瘘 器械闭合 手工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12—2016-12间在罗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分为2组,各56例。A组保留腔,B组将腔缝闭。比较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乳房外形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缝闭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并较好保持乳房外形。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保留残腔 缝闭残腔
  • 简介:目的: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进新型方法处理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患有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7例,采用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的新型方法对阑尾端进行处理。结果:B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B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改进的新型方法对端进行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新型方法 残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