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在医院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儿科2019年10月份到2021年10月份从事儿科护理实习工作的护生中选取72名,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察组(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模式),从教学质量满意度、综合能力评分、考核成绩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教学质量满意度各为97.22%、77.77%;实操技能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观察组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在医院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可作为护理教学优选方案。

  • 标签: 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 儿科护理 传统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高仿真模拟培训(high-fidelity simulation,HFS)系统的培训在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急救技能培训方面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急诊临床轮转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200名,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师讲授结合简单模拟培训)、CBL组(CBL案例结合简单模拟培训)、HFS组(传统教师讲授结合HFS高仿真模拟)、CBL+HFS组(CBL案例结合HFS高仿真模拟)4组。所有数据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考核成绩显示,在心肺复苏、电击治疗、气管插管三项技能考核成绩中,CBL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HFS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与HFS之间有交互协同作用。在非技术能力考核方面,CBL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HFS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与HFS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远期考核成绩与近期考核成绩的分析结果相同。结论CBL教学联合HFS系统有利于提升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急救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 高仿真模拟 儿童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美合作高仿真案例设计融合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为该教学法的广泛开展,推进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全程参与中美合作高仿真案例设计融合SBAR情景模拟教学的18名中美合作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和提炼主题。结果该教学法能够高仿真的展现临床真实情景,学生叙述真实感、压力感、充实感、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学生肯定该教学方式在知识、技能、应对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理专业情感等方面的正性作用。结论高仿真案例融合SBAR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建立学习信心、促进护理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培养护理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作用。

  • 标签: 教育 中美合作 护理 情景模拟
  • 简介:摘要模拟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通过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和应用高仿真模拟器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为了增加模拟环境的真实性,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模拟器应用于儿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此外,在儿科学模拟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课程整合、强化训练、反馈性任务报告、掌握学习方法和难度变化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模拟器 模拟教学 儿科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患者在临床环境中的初始技能学习已经转变为在模拟环境中的初始技能学习,使用部分任务模型,有将任务重点转移到学习的风险。我们认为,在模拟和临床环境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对于提高技能向临床环境的转移能力至关重要。我们描述了模拟训练基本程序技能的教学策略,包括事件顺序和复杂性的增加。这些教学策略可以很容易地实施到基本技能训练中,以“弥合”模拟环境和临床环境之间的差距,但需要精心设计的研究来测试提高医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标签: 临床教学 医学生 模拟教学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将模拟集成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中,为高可靠性环境中的决策和程序技能提供了背景,而不会对实际患者造成风险。有人认为,与传统的循序渐进式教学相比,模拟教学的一种新方法——错误管理培训——将产生更高的绩效评分。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错误讨论以及如何处理错误,将更好地装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程序和技能。

  • 标签: 错误管理 模拟教育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生培养中,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牙体预备是每个口腔学生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以邻洞预备训练为例,将虚拟仿真教学与改良的实体教学深度融合,遵从"以虚辅实,能实不虚"的原则,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效果出发,以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行思考,启动邻洞牙体预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对应实体训练教具有望完成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 虚实融合 实验教学 牙体预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利用自主开发的腹腔镜模拟器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简易模拟器能否在腹腔镜技能教学中起到好的效果。方法招募陆军军医大学2018级、2019级临床五年制本科学员24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4周的模拟培训,每周3次,每次1学时。培训内容为基本的腹腔镜技能(fundamental laparoscopic skills,FLSs),培训前、后分别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和完成时间,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前两组的完成时间与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培训后,研究组完成时间缩短10.03%,训练成绩提高35.17%;对照组完成时间缩短2.09%,训练成绩提高12.34%。组间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训练后成绩均有提升,优于训练前。问卷反馈中大部分参训者认可该模拟器,并愿意向其他学员推广。结论原创性腹腔镜模拟器用于模拟培训比传统学徒式教学起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对于腹腔镜技能教学的推广和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原创性腹腔镜模拟器 模拟培训 学徒式教学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联合简易模拟箱在住院医师胸腔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9年10月至12月,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胸腔镜技能培训中采用Lap Mentor腔镜模拟训练系统(简称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联合简易模拟箱培训,对照组仅采用简易模拟箱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模拟操作考核、临床实践考核和问卷调查,应用Fisher精确概率法、Student 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在模拟操作考核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的训练用时变化量在抓豆[115.5(21.5)秒比92.0(38.0)秒]、剪纸[225.0(19.3)秒比180.0(22.0)秒]、连续缝合[483.0(24.0)秒比370.0(25.0)秒]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实践考核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89.15±5.11)分比(81.21±4.96)分]、胸腔镜下术中标本取出操作[(88.10±4.42)分比(77.05±5.12)分]的客观结构化技能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在提高学习兴趣[5.0(1.0)分比3.0(1.0)分]、有效提升技能水平[4.0(1.0)分比3.0(1.0)分]评价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联合简易模拟箱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胸腔镜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标签: 腔镜模拟训练系统 简易模拟箱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胸腔镜培训
  • 简介:摘要我国模拟医学教育发展在面临需求增大、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发展等契机的同时,也存在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性有需加强、不能完全模拟临床实践、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及中心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困境。需要把握契机、提升发展水平、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培训标准、丰富模拟案例等,深入推进模拟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

  • 标签: 医学教育 模拟医学教育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且实践性极强,急诊工作环境复杂,风险高,临床教学困难,因此,新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带教中已被广泛摸索。模拟教学是基于运用各种模拟设备包括标准化病人、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模拟患者和临床真实情景,从而代替床旁临床带教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动手能力,效果良好,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医学 模拟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imMan 3G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4.24±1.13)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0.6±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该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急诊临床思维、急诊临床技能、急诊临床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 标签: SimMan 3G综合模拟人 案例教学 情景模拟 急诊医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这段期间护理实习生,共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之中采取的是常规的教学模式,实验组之中采取的是护理程序的模式,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之中的学生的各项成绩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护理实习生来说,采取护理程序的方式在护理教学查房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 骨科护理教学查房 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学作为临床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护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这就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容易受到实验室空间、仪器设备等限制,影响教学质量。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通过高科技方式形成虚拟教学环境,使触觉、听觉、视觉一体化,使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对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予以探讨,以期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数据缺失是队列研究中几乎无法避免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模拟研究,比较当前常见的8种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在纵向缺失数据中的填补效果,为纵向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模拟研究基于R语言编程实现,通过Monte Carlo方法产生纵向缺失数据,通过比较不同填补方法的平均绝对偏差、平均相对偏差和回归分析的Ⅰ类错误,评价不同填补方法对于纵向缺失数据的填补效果及对后续多因素分析的影响。结果均值填补、k近邻填补(KNN)、回归填补和随机森林的填补效果接近,且表现稳定;多重插补和热卡填充次于以上填补方法;K均值聚类和EM算法填补效果最差,表现也最不稳定。均值填补、EM算法、随机森林、KNN和回归填补可较好地控制Ⅰ类错误,多重插补、热卡填充和K均值聚类不能有效控制Ⅰ类错误。结论对于纵向缺失数据,在随机缺失机制下,均值填补、KNN、回归填补和随机森林均可作为较好的填补方法,当缺失比例不太大时,多重插补和热卡填充也表现较好,不推荐K均值聚类和EM算法。

  • 标签: 纵向数据 缺失数据 填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气道管理模拟训练使低年资医务人员掌握基础气道管理的知识,熟练运用各类气道处理工具,拥有正确处置困难气道的能力。方法挑选资深医学模拟训练导师,组建气道管理模拟培训项目团队;开发气道管理模拟医学培训课程;通过视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模拟教学形式,对219名学员进行基于模拟教学的气道管理培训;并通过柯氏评估模型对采集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成功开发"东方气道模拟训练"课程,交付完整课程包,包含双语版气道管理学员教材、气道管理模拟训练导师手册、标准化教学视频等。经过模拟训练,学员较好地掌握了气道管理技能,超过90.86%的学员技能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学员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达97%以上,99%的学员表示培训帮助自己提升了临床处理的信心,98%的学员表示应该在医务人员中推广该培训。结论气道模拟训练课程将气道技术训练、正确的临床决策及实境模拟三者合一,显著提升了低年资医护人员基础气道管理技能,增强了诊治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安全。

  • 标签: 气道管理 模拟医学 课程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情境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届内科科室带教学习的100例护理学生,根据其学号将单数划分为研究组,给予情境模拟教学;双号护理学生设置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参照组的考核成绩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科护理 情境模拟教学 常规教学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中的作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模拟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划分模拟专题小组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将178名学生分为干预组91人,对照组87人。对干预组学生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对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为期18周。课程开始前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估学生的一般资料、课程结束后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量表)及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考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学生理论考核(t=4.11,P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理专业 学生 核心能力 影响
  • 作者: 张静 段敬豪 王清鑫 王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依赖于CT图像信息和放疗医务人员经验技术的传统放疗计划方案制定已逐渐限制了放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发的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在3D环境中进行人机交互的仿真系统,其能够提供放疗环境、患者解剖结构、等剂量线分布等内容的3D信息。目前VR已用于引导患者摆位、非共面治疗计划的自动碰撞检测、全息显像系统优化放疗计划、教学培训及患者宣传教育等方面,以期在安全而有效的基础上提高放疗质量,也为放疗技术培训、教学及宣教等方面提供实用工具。

  • 标签: 人工智能 交互式 虚拟现实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改进PG-TVT抗返流手术后胃反流问题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和不同性质胃内容物的流动特征分析。在所构建的患者术后胃蠕动时仿真模型基础上,运用Fluent对不同粘度胃内容物反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胃内容物粘度较小时,改进PG-TVT抗反流手术方案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作用。当粘度较大时,合理控制饮食量,胃内容物不易产生反流。问题的研究为改进PG-TVT抗返流手术方案的有效性机理分析、临床患者术后饮食提供理论及数值依据。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改进PG-TVT抗返流手术 计算流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