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散瞳前后V4c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拱高、前房深度(ACD)及前房角(ACA)的变化,探讨V4c ICL植入术的效果及术后患者散瞳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2─9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V4c 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31例(62)眼,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分别测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屈光度。在术后6个月时,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散瞳前后的拱高、ACD及ACA。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UCVA(LogMAR)分别为1.61±0.14、0.1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44,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02±0.05、0.0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29,P<0.001)。散瞳前后拱高分别为(465±123)μm、(515±135)μm(t=-8.704,P<0.001),散瞳前后ACD分别为(2 966±83)μm、(3 009±89)μm(t=-9.89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散瞳后3点位及9点位的ACA较散瞳前明显变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06,P<0.001;t=-15.163,P<0.001;)。结论:V4c ICL植入术是矫正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散瞳会使拱高升高及ACD加深,同时ACA宽度增加,术后6个月时对V4c ICL植入患者执行术后散瞳是安全的。

  • 标签: 散瞳 V4c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拱高 前房深度 前房角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6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8例局部缝合止血,无产妇死亡。合并前置胎盘的植入性胎盘发生率为4.32%,无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0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胎盘植入与不良生育史、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正确的诊断与处理,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病死率,当胎盘植入并发大出血时须立即行子宫切除,部分植入面积不大,出血量不太多的患者可行局部楔形切除,局部缝合,压迫止血治疗。

  • 标签: 胎盘植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胎盘植入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二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2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3例子宫切除,9例保守治疗;产后出血〉1000ml者8例,无产妇死亡;除1例引产外,11例新生儿均存活。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缺损或发育不良,导致绒毛直接种植于子宫肌层;多次刮宫、剖宫产、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能提高产前诊断率。治疗胎盘植入的方法包括子宫切除和保留子宫保守治疗。

  • 标签: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诊断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Ozurdex)植入后患眼短期眼压变化,间接了解22G植入装置巩膜穿刺口的密闭性。方法前瞻、队列设计临床观察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治疗患者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2例52只眼,女性38例38只眼;年龄14~79岁。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43例43只眼,葡萄膜炎伴或不伴黄斑水肿29例29只眼,糖尿病黄斑水肿18例18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标准巩膜隧道式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治疗。植入前10 min(基线)及植入后10、30 min和2、24 h采用非接触气动式眼压计行眼压测量。比较植入后不同时间点眼压与基线时的差异。基线与植入后不同时间眼压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患眼基线平均眼压为14.85[四分位间距(IQR):11.60,17.63 ]mmHg (1 mmHg=0.133 kPa )。植入后10、30 min和2、24 h平均眼压分别为11.90 (IQR:8.95,16.30)、13.75 (IQR:9.95,16.80)、13.60 (IQR:10.95,17.20)、14.65 (IQR:12.20,17.50)mmHg。与基线时眼压比较,植入后10、30 min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2 );植入后2、24 h,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0.280 )。结论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后10、30 min眼压降低较基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预装式植入装置22G巩膜穿刺口不能立即完全闭合,应适当加强植入后短期眼压监测。

  • 标签: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黄斑水肿/药物疗法 眼内压
  • 作者: 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
  • 简介:摘要对于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而言,准确地选择植入位点和植入角度非常重要。前牙区连续缺牙时需先考虑种植牙位,根据美学设计,确定每个牙位上修复体在牙弓中占据的空间,并以此确定种植位点。理想种植位点的三维要求包括:近远中向位置在缺牙间隙正中或在满足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略偏远中;唇腭向位置偏腭侧,最理想的位置为舌隆突;垂直向高度为理想龈缘顶点的根方3~4 mm;理想的种植体长轴应与修复体长轴平行、整体偏向腭侧、从修复体舌隆突穿出、位于修复体切端舌侧。种植体植入位点的三维设计是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设计中需首先考虑的关键点,不能轻易妥协和改变;而正确的植入角度可令整个治疗策略和治疗操作过程更清晰、简捷。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2年8年收治的胎盘植入20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植入20例,保守治疗成功,无孕产妇死亡。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一种并发症,可导致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过去常常为了抢救病人生命而紧急切除子宫。若出血量少,病情稳定者可行保守治疗,以达到保留子宫,保留生育的能力,尤其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意义更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胎盘植入主要与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有关,我科近年来采取保守治疗20例胎盘植入,成功保留病人的子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优缺点,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意义。方法收集17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测量耳后切口的长度,最短的切口为3.3cm。结果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受试者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语言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于正常情况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大意义便是外形美观,术后听力效果好,极大减轻了聋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 标签: 小切口 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蜗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20例的MRI表现,其中13例为孕晚期产前胎盘植入,7例为产后胎盘植入。结果:13例产前胎盘植入中,5例为粘连型,8例植入型,无穿透型。7例产后胎盘植入中,3例为植入型,4例为粘连型。产前及产后胎盘植入各具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结论:胎盘植入具有一定的MRI征象,但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仍具有一定困难,通过对直接及间接征象的综合分析,能提高MRI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总结胎盘植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产前评估、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子宫切除后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患者健康恢复效果。

  • 标签: 胎盘,侵入性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输液港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是用于长期输注药液,营养液,采集血样,肿瘤患者接受各种治疗的有效途径。我科于2010年1月~12月对12例晚期肿瘤疼痛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建立长期静脉通路,取得预期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液港 护理
  • 简介:胎盘植入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孕卵着床部位蜕膜即构成屏障作用的底蜕膜缺陷,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引起产时、产后大出血的一种产科急症。美国报道的发生率由1985年的0.08%上升至2005年的0.3%。国内发病率报道不一,2004年北京妇产医院报道为1/1000。

  • 标签: 胎盘植入 保守治疗 产后大出血 屏障作用 着床部位 子宫肌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在针对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在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超声结果显示胎盘植入的患者134例,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在完成剖宫产分娩后,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在134例临床诊断胎盘植入患者中,MR诊断胎盘植入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胎盘植入75例,其中粘连型34例,植入型39例,穿透型2例;MRI针对胎盘植入的总体以及三种分级(粘连型、植入型以及穿透型)辅助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1.72%、44.38%、95.13%.66.62%,特异度分别为87.46%、96.71%、75.04%、100.00%。结论:MR可以高效诊断出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临床诊断率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盘植入 MR诊断 灵敏度
  • 简介:摘要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切口感染,植入体外露一例患儿,进行详细的整体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使用新型敷料进行换药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经过28天16次换药及健康教育,幼儿喂养指导等,实现了患儿切口愈合人工耳蜗正常使用。新型敷料的使用与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人工耳蜗植入体取出手术失败,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护理水平与应对能力。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后切口感染 植入体外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3种植入途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5例,均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按照植入途径的不同,患者被分为经颈内静脉穿刺(A组,n=2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B组,n=25),经头静脉切开植入(C组,n=25),对不同植入途径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阶段相关不良反应,不同植入途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经颈内静脉穿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经头静脉切开植入均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掌握多种植入途径,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途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技术及电极特性对人工耳蜗植入力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电极设计、推动精准植入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7—12月将诺尔康标准电极、纤细电极、纤细加长电极,分别应用传统技术、机器人辅助技术(中速、低速)在耳蜗模型上进行电极植入。采用ATI Nano17Ti传感器及配套数据采集软件记录、分析植入过程力学信息。采用Origin 2020b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电极植入过程中,电极植入力随着植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传统技术下,纤细电极的植入力峰值显著小于标准电极[(71.0±16.6)mN比(140.9±52.7)mN,Z=3.683,P<0.01],纤细加长电极的植入力峰值介于标准电极、纤细电极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款电极的瞬时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机器人辅助技术下中速、低速植入时,三款电极的力峰值特点与传统技术时相似,但中速时标准电极的瞬时力变化[(83.9±9.7)mN/s]显著大于纤细加长电极[(69.2±4.0)mN/s],低速时标准电极的瞬时力变化显著大于纤细、纤细加长电极。在电极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机器人技术均能较传统技术降低电极植入的力峰值和力变化,机器人中速和低速植入同种电极时的力峰值、瞬时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电极的纤细化及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植入力的减小。电极长度增加会增加传统技术的植入力控难度,应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则可实现良好力控。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机器人 电极,植入 耳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中、术后情况,探讨S-ICD植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20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前筛查特点、麻醉方式、植入技术要点以及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纳入1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49.5岁,年龄范围33~65岁。其中一级预防10例、二级预防6例。疾病谱为离子通道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中2例开创性起搏器结合S-ICD治疗;13例为无插管全身麻醉+局部麻醉,3例为全身麻醉,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植入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共发生40次,正确识别并恰当放电52次;1例患者因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引起S-ICD电风暴,最终行射频消融终止。结论对于经静脉植入ICD高风险患者,选择S-ICD是安全有效的,且学习曲线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另外,对于致命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起搏治疗的患者,可以尝试行单腔起搏器结合S-ICD治疗。

  • 标签: 心动过速,室性 除颤器,植入型 全皮下 恶性心律失常 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