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训练过程中,提前加温湿对患者脱机训练的影响。方法抽取64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均符合脱机训练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实验组脱机前2h给予调高呼吸机湿罐温度,脱机后接人工鼻吸氧,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鼻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形成痰痂、出现呼吸道出血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在脱机后2h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形成痰痂、呼吸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脱机之前给予调高呼吸机湿罐温度能减少痰痂形成及呼吸道出血的发生。

  • 标签: 提前加温湿化 脱机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MR850湿系统两种气道湿方式对气管切开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湿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MR850湿系统进行气道湿,对照组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进行气道湿。观察两组气道湿1周,比较两组气道湿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粘稠度适宜,痰痂形成,刺激性干咳,气道粘膜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850湿系统湿气道效果好,可降低患者气道并发症,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 气道湿化 氧气雾化 MR8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科学的护理方式。方法对照组病人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除了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对照组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14例;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辅以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病人 监护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而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的通畅,减少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2011年间收治的79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3-58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17-6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结论在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疾病的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改善气道湿;促进排痰等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过程。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患者58例中通过气道管理后,其中发生肺部感染5例,气道损伤1例,两者都有2例。结论有效的气道护理,提高了排痰效果,保持呼吸管道通畅,保证了有效通气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力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失去湿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79例报病危患者放弃治疗,主动要求出院的原因分析,了解在病危患者放弃治疗与医疗、护理相关的因素,跟踪找出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跟踪我院近三年报病危后患者自动出院的病例,通过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出院时的谈话记录等方法,分析病危患者自动出院的原因、疾病转归。结果自动出院患者的原因包括病情因素、医疗技术、护理水平、医院环境、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开展相关质量管理干预,提升医疗护理质量,让临终患者享受高质量的临终护理,有尊严的离开;让有可能治愈或好转的患者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病危患者 自动出院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64例入住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全过程实施整体人性护理干预。结果64例中,治愈56例,死亡8例,成功率为87.5%。结论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整体人性护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气道湿护理和插管舒适护理,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ICU 护理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治疗之一,随着镇痛镇静观念在ICU的普及,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本文综述了镇痛镇静治疗的定义、目的、指征、评估与监测方法及相关药物的选择,同时介绍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镇痛镇静集束干预策略及相关措施,即ABCDEBundle,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Awakening)、呼吸同步(Breathing)、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Choice)、谵妄(Delirium)的监测和处理、早期(Early)运动(Exercise)和锻炼。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镇静 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救治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抗感染、平喘、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急救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通过血气分析、患者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等指标来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PaO2、PaCO2和pH显著改善,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AECOPD能快速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气管插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早产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相关护理。结果治愈32例,放弃5例死亡2例。结论规范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2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性药物治疗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85.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早期应用,减少呼吸肌做功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及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7例患者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后05h和1h的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发生明显变化。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3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神经系统抑制过度。结论对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做好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计划,加强循环、呼吸功能及神经系统的监测,同时做好环境的管理、气道管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不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使镇镇痛静治疗得到安全有效进行的保证。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风险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