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入岗助产3年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2016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产科对入岗助产实施3年规范化培训,包括1年基础培训和2年强化培训,涉及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理论与操作及应急演练;内容有情感培训、理论培训、职业防护培训、基础培训、强化培训。以2014年入岗助产为对照组。对助产在操作及理论考核、母婴保健资格考合格率、产房质量控制和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规范化培训后,助产理论及操作考成绩均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控制改善,母婴保健资格合格率和优质护理服务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入岗助产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升助产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入岗助产能尽快融入临床,全面提升产科质量,保障了母婴安全,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助产士 规范化培训 母婴保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入岗助产 3年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方法 2016 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产科对入岗助产实施 3年规范化培训,包括 1 年基础培训和 2年强化培训,涉及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理论与操作及应急演练;内容有情感培训、理论培训、职业防护培训、基础培训、强化培训。 以 2014年入岗助产为对照组。 对助产在操作及理论考核、母婴保健资格考合格率、产房质量控制和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规范化培训后,助产理论及操作考成绩均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控制改善,母婴保健资格合格率和优质护理服务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入岗助产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升助产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入岗助产能尽快融入临床,全面提升产科质量,保障了母婴安全,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助产士 规范化培训 母婴保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助产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方法: 对产科 16 名助产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法,整理相关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 结果: 风险因素包括助产综合水平、期望过高、管理质量等, P<0.05 。 结论: 助产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强化产房风险管理,可降低医疗事件发生率,提升母婴安全。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院自然分娩的孕妇其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于本院产妇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应用助产心理护理对其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90例在我院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助产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产妇最终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比对比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次研究可得,对待产产妇在自然分娩的全程使用对助产护理方案对于产妇最终分娩效果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磁性沟通在分娩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2017年7-12月分娩的652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期沟通,观察组行个性化的磁性沟通。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产后出血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对分娩期的产妇实施磁性沟通,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个性化沟通 磁性护理 分娩
  • 作者: 李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妇产科 北京 102300)  【摘 要】目的:评估助产士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8年1月到2018年9月收治的342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每组1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两小时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P<0.05),第一产程时间简短,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加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出血量。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孕期介入导乐的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分娩、胎位正常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导乐分娩;观察组实施助产孕期介入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导乐分娩。结果观察组总产程及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助产孕期介入导乐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在产程以用产后的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导乐分娩的常规助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导乐 责任制助产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产妇接受助产的护理对分娩质量会产生的影响。 方法:本课题中共纳入产妇 56 例,均在我院分娩,时间限定在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间,将摸球法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共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样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助产护理,对比指标为两组的分娩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产后 2h 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产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的同时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上有显著性,即 P < 0.05 。 结论:于产妇分娩期间开展和落实助产的护理,不仅可促使分娩质量进一步提升,还能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产妇 分娩质量 助产士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1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予常规产科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助产连续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 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均<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并对分娩结局有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1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予常规产科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助产连续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 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均<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 2h 出血量,并对分娩结局有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方案4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在1.835~1.909之间,比较了4个方案提取高良姜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用改良CTAB法方案4提取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比值在1.8~2.0之间

  • 标签: 南药高良姜 基因组提取 提取方法
  • 简介:方案4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在1.835~1.909之间,比较了4个方案提取高良姜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用改良CTAB法方案4提取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比值在1.8~2.0之间

  • 标签: 南药高良姜 基因组提取 提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助产连续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8.1%、新生儿窒息率5.1%、产后2h出血量(152.4±15.6)ml均优于对照组69.5%、13.8%、(208.6±22.7)ml,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房 助产士 连续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助产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168.73±12.46)ml,低于对照组(245.33±16.58)ml。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81.5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助产的预防和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针对产后出血采用产房助产预防护理方案后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产妇在分娩期间产房助产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窒息、ARDS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窒息、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产房助产在产妇分娩期间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保证母婴健康,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它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助产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了自然分娩率,缩短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士护理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8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助产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更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 P<0.05)。结论:实施助产助产护理,有利于增强产妇对分娩的信心,确保母婴安全,切实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产妇生产过程中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对于生产品质的作用。案例从某医院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一七年中一共一百六十例生产手术中选择,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产妇接受的看护形式分成了参考组和考察组。参考组沿用以往的看护形式,考察组则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由此比较两者生产的区别。两个组别对比后可以发现,考察组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整体时间较短,顺产的几率较高,阿氏评分也相对较高,婴儿产生窒息的可能性较低。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孕妇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更加顺利地进行分娩,进而降低了因为子宫收缩无力使得生产时间变长而出血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能帮助孕妇进行顺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产妇 助产士助产护理 分晚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助产连续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 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 88.1%、新生儿窒息率 5.1%、产后 2h出血量 (152.4±15.6)ml均优于对照组 69.5%、 13.8%、 (208.6±22.7)ml,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房中助产连续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房 助产士 连续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