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正畸专科摄影作为正畸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对其摄影要求标准化以成为业界共识。本文通过对口内摄技术标准化要求的整理以及对从事口内摄影工作专科护士临床中常见问题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临床正畸摄影的操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规范化口腔摄影技术和围摄影期运用整体护理观适时实施恰当的摄影,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其舒适度和配合程度。通过给患者拍摄标准、规格化的口内、颜面像,准确记录患者在矫正前牙面的原始状况、 矫正中、 矫正后的效果变化。存档整理记录每一位患者前后所有照片。结果: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愉悦地配合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摄影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标准化的摄影有利于提高患者资料纪录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拍摄的工作效率和医生留存患者影像资料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专科摄影 技术总结 常见问题 标准化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纳入2020年1月-6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DR摄影检查的患者50例,并以同期行常规X线检查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检测获取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评估DR摄影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应用优势。结果 DR摄影检查获得Ⅰ级图像的比例为96.00%,远远高于常规X线检查患者(80.00%);差异显著,x2=4.6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图像质量,检查结果可靠,诊断价值较高,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放射科 DR摄影技术 常规X线检查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在矽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组织专家组确诊的10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高千伏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数字X射线拍摄技术,观察两组总体密集度、检出率。结果:诊断后,两组不同密集度比较数据无差异(P>0.05)。 诊断后,观察组小阴影、大阴影、间质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诊断检出率较高,可实现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 矽肺病 密集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在矽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组织专家组确诊的10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高千伏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数字X射线拍摄技术,观察两组总体密集度、检出率。结果:诊断后,两组不同密集度比较数据无差异(P>0.05)。 诊断后,观察组小阴影、大阴影、间质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诊断检出率较高,可实现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 矽肺病 密集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探讨整形美容医学摄影规范化培训对非摄影专业人员摄影技术提升的效果。2019年1—9月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务人员17名(男7名,女10名,年龄22~29岁,平均25岁)于2019年6—8月进行医学摄影规范化培训。根据开展手术情况,取每位摄影人员培训前、后各10例患者共170例照片,对培训前、后医学摄影质量进行分类比较。由10名高级职称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从取景范围规范度、体位规范度、照片清晰度、暴露规范度及照片亮度5个方面进行5分法评估,满分25分,求得均值录入数据。培训前医学摄影照片的主要问题有照片清晰度差、取景范围不合适、体位不规范及缺少特殊体位照片、暴露不规范、照片亮度不佳。通过规范化培训,医学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由培训前总分(11.42±2.10)分提升至(21.91±0.92)分(P<0.05)。对非摄影专业医学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显著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医学摄影技术,能较好满足整形美容医学临床的需求。

  • 标签: 规范化 培训 整形美容 医学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92例放射科检查患者,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X线检查,研究组通过数字X线(DR)摄影技术进行检查,结合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1级检查结果明显更低,2级和3级结果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具备更大信息量、和空间分辨率,可以成为放射科重要的检查摄影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 DR摄影 放射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DR等比例摄影髋关节、膝关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髋关节、膝关节各50例临床要求DR等比例摄影图像,所得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一名主管技师共同审阅并分析测量。结果:采用DR等比例摄影技术拍摄髋关节、膝关节与实物大小尺寸一致。结论:DR等比例摄影技术方法简便、可行。在胶片上可以直接用于临床各径线、角度的测量。

  • 标签: DR等比例摄影 髋关节 膝关节 分析测量
  • 简介:摘要规范的影像学评估贯穿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实施的全过程,包括治疗前基线影像明确病变范围、治疗中疗效评估及治疗后残存病灶评估等。目前新辅助治疗最常用的影像评估方法包括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MRI。本文主要对乳腺X线摄影及其延伸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柱侧弯中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9年09月至2021年02月所摄全脊柱影像资料取样63例,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应用价值。结果:入组63例脊柱侧弯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脊柱 X 线摄影,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脊柱X线摄影检查,63例患者中,检出18例胸腰椎侧弯,13例腰椎侧弯,32例胸椎侧弯。结论:在脊柱侧弯中应用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可为脊柱侧弯治疗提供可靠 X线影像依据。

  • 标签: 应用价值 脊柱侧弯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与钼靶摄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对照组行乳腺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诊断,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钼靶摄影相对于乳腺超声诊断,能够更加灵敏的诊断患者的乳腺疾病情况,探测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诊断,早期癌变情况,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可推广。

  • 标签: 乳腺超声 乳腺钼靶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数字乳腺X线摄影方法在临床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门诊收入我科的乳腺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根据不同体位摄取正位、侧位以及斜侧位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00例患者中经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肿块确诊率为90.15%,乳腺癌确诊率为84.38%;患者在年龄的比较上t=1.288 (P=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摄影电压的比较上t=3.9301(P=0.0001),摄影时间的比较上t=7.7723(P=0.0000),性别的比较上χ2=189.3407(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影像质量高,有利于临床上对乳腺疾病做出判断,提高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疾病 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国青年人群的面部不对称性。方法2017年5至12月在北京地区公开招募青年受试者。使用VECTRA H1三维立体照相机为所有受试者拍摄面部三维照片。将照片导入Geomagic Wrap 2017中,标记软组织标志点并建立坐标系,通过外眦点的水平面和过口角点的水平面将面部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冠状面上,通过坐标计算双侧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以及睑裂高;面深度方面,通过坐标计算面深度指标,共13个测量指标。以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测量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计算双侧绝对差值和非对称率。最后对男性和女性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招募到122名青年受试者,其中男性60名,年龄(25.1±3.8)岁,女性62名,年龄(27.3±4.3)岁。(1)冠状面上,男性双侧耳屏点和口角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双侧外眦点、上睑顶点以及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标志点中(除外睑裂高),双侧外眦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00±0.88) mm和(1.08±0.79) mm(t=0.541,P=0.589),非对称率仅为2.1%和2.4%;双侧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的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3.45±2.54) mm和(2.89±2.86) mm(t=-1.149,P=0.253),非对称率为4.6%和4.1%。(2)面深度方面,所有受试者双侧面深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耳屏点到颏前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2.62±1.69) mm和(2.45±1.69) mm(t=-0.491, P=0.625),非对称率均为1.8%;双侧耳屏点到眉间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77±1.25) mm和(1.91±1.54) mm(t=0.587,P=0.558),非对称率为1.4%和1.6%。结论中国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面部不对称性,双侧绝对差值一般不超过3.5 mm,上1/3面部的对称性较高,下1/3面部对称性较低。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摄影测量法 成像,三维 青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胸部X线摄影技术在大规模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搜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时段内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0例展开分析,全部进行DR胸部X线摄影,评估图像质量、疾病检出率等数据。结果:500例图像:甲级片370例,占比为74.0%(370/500);乙级片113例,占比为22.6%(370/500);丙级片15例,占比为3.0%(370/500);废片2例,占比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X线摄影技术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3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别做影像学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文研究发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确诊例数与手术病理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从影像学特征来看,乳腺X线摄影发现单纯性病灶34个,单纯钙化病灶20个以及少量的肿块伴钙化病灶等。并且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部分患者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酒窝像、大导管像等特征。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乳腺X线摄影及其延伸技术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为疾病诊断与干预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收住患者20例的全脊柱影像,结合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技术对拼接后获取的脊柱影像开展质量评估。选取术前、标准前后脊柱侧凸的影响及拼接后的全脊柱图像进行调整、拼接及角度测量。结果 通过对Apex-CSVL、SVA绝对值、Cobb’s角的参数进行分析,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天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另外CA、TK、LL参数中,手术前与手术后两周至一年进行比对,且两周至一年术后角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数字化放射摄影脊柱拼接结束成像清晰、费用低、无拼接伪影,为脊柱侧凸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拼接技术 脊柱侧凸 矫形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病症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方法 挑选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诊断为乳腺病症病患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患全部双体位拍摄同时开展COMBO模式检验(囊括DBT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分别对COMBO以及FFDM检验落实BI-RADS分类。结果 FFDM以及COMBO两类不同检验方式对乳腺病灶BI-RADS分类诊断分布差异统计证实,两类诊断模式诊断分布存在区别,整体COMBO模式诊断分类更加高。结论 DBT在乳腺X线检验开展BI-RADS分类过程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三维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应用于放射科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并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放射检查的68例患者,随机以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区分,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检查,研究组采用数字X线(DR)摄影检查,对两组患者摄影检查结果与检查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1级片数量占比(91.18%)远远大于对照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摄影效果,实现患者检查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放射科检查中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DR)摄影 放射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对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随机抽取2018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9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图像达标率、摄片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图像达标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7.78%,P<0.05。观察组摄片问题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减少摄片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质量更加理想。

  • 标签: 数字乳腺钼靶x线 摄影技术 范化操作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位摆放操作技巧对急诊床边胸部X线摄影的影响。方法:课题在手外科和普外科纳入有清晰意识的118例患者,均有床边胸部X线摄影需求,普通体位摆放者59例属一般组,针对性体位摆放者59例属实验组,在2019年2月-2019年10月完成X线检查后行摄片质量观察。结果:图片甲级率于实验组(62.71%)比一般组(37.29%)高,图片丙级率于实验组(1.69%)比一般组(11.86%)低,P

  • 标签: 体位摆放 摄片质量 急诊 胸部X线摄影 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