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在促进截瘫患者达到康复目标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自主排尿及合并症情况。结果90%以上病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除四肢瘫痪者外,22.5%能拄拐行走,20%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45%建立了自主膀胱功能,无1例并发症。结论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可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截瘫患者康复、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自我管理 截瘫患者 干预措施
  • 简介:旨在使广大护理人员对静脉麻醉内镜的有关事项有一大致了解,并对从事静脉麻醉内镜护理工作的人员作出指导与帮助。本文介绍了静脉麻醉消化道内镜的临床应用及其优点,目前应用较多的静脉麻醉药物及其特点,详细阐述了静脉麻醉内镜的术前准备,评估,护理措施及术中、术后监护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道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9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护理措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糖尿病
  • 简介:摘要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传染病的防制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包括预防性措施和防疫性措施两种。本文对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与防疫性措施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传染病预防性措施防疫性措施
  • 简介: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10%,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内科处理高钾血症的方法很多,为了评价各种方法的疗效,确定一线的急诊干预措施,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以往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探讨合理治疗急性高钾血症的方法。

  • 标签: 干预措施 急诊干预 高钾血症急诊
  • 简介:目的通过出生缺陷总结分析,提出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4年4年间本院发生的出生缺陷共51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64‰,常见系统畸形有神经系统8例,心血管系统7例,消化道畸形2例,水肿胎6例,唐氏综合征5例,骨关节异常畸形5例.而且心血管系统和唐氏综合征多并发多系统畸形.除神经系统畸形和水肿胎外,余系统畸形绝大部分在产后诊断.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进行系统产检,有效利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胎儿缺陷,尽快终止妊娠,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 简介: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1h有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故烧伤后及时、快速补液成为防治休克的最主要措施。应遵循“及时、快速、足量”的6字方针,使休克期复苏治疗达到以下3个目的:(1)纠正失代偿性显性休克,尽快改善机体缺氧状态。(2)纠正代偿性隐匿性休克,迅速恢复胃肠道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3)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再灌注损伤。一、输液公式烧伤休克期体液渗出量与烧伤面积和患者体重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了便于计算输液量,笔者单位归纳出休克期输液公式,并与以往休克期输液公式作了对比,详见表1。  笔者单位利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根据维持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正常时所累计的电解质、胶体及水分的输入总量,总结出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公式。依此公式不仅可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迅速恢复并保持正常,且患者意识清楚、口渴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血压正常、心率恢复至100次min、血红蛋白≤150gL、血细胞比容≤0.5,而且尿量维持在80~100mlh,这说明血液浓缩的状态已明显改善,血容量基本恢复正常。以上临床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是同步的,由此说明在...

  • 标签: 休克防治 措施探讨 烧伤休克
  • 简介:目的浅谈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对16例早产儿护理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的总结性回顾。结果16例早产儿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其中1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对预防早产儿出现并发症,促使其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措施 痊愈出院 健康成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自然分娩是育龄妇所关心和担心的,为了树立产妇的顺利分娩的信心和保证分娩的顺利及母婴安全。首先要了解孕妇的一般情况及本次妊娠的经过等进行有效的措施增加自然分娩的机率。

  • 标签: 促进 有效措施
  • 简介:心绞痛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应正规服用药物,一般心绞痛不会发作。但当季节转换可能诱发心绞痛,特别3-4月时是心绞痛的高发期。另外过度体力活动、饱餐后以及一次大量吸烟都是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 标签: 急救措施 诱发因素 心绞痛 季节转换 体力活动 大量吸烟
  • 简介:药品费用在各国卫生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在日本为30%,德国为17%,英国为10%,美国为7%,而在发展中国家,药品费用则占40%-60%,因而药品费用的控制是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药品费用 控制措施 卫生费用 医疗服务
  • 简介: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之季是人们出游的好时节,可是也有一些人,却不得不呆在家里,还要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他们就会出现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情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花粉症。花粉症(Hayfever)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鼻敏感,虽是小病,但患者却不少。中国保守预计有四千万患者,在欧美等国也不少。

  • 标签: 花粉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防治 打喷嚏 鼻敏感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论述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28例产后出血之原因。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在娩出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达到400ml以上,或者在胎儿娩出后24小内出血达到了500ml以上的出血量。结果经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而宫缩乏力则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胎盘因素居次。结论应当强化孕前宣传教育与孕期管理,恰当外理异常产程,随时严格掌握剖宫产当中的指征,提高医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就能有效预防与降低产后出血机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 简介:食品安全问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我国目前的总体食品安全状况是好的,但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潜在食源性危害、食品污染等问题。社会各个层面应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控制管理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 食品污染 微生物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方法]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人畜共患疾病按照病原体生活的类型可分为直接传播性、循环传播性、媒介传播性、腐物传播性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的特点为:很多人畜共患疾病既是人类烈性传染病,又是严重危害畜禽的疾病;病原体的宿主谱一般都很宽,在实验室条件下甚至可以感染多种在分类系统上相距很远的动物;很多人畜共患疾病是职业病.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有些人畜共患疾病是食源性疾病.[结论]要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流行,必须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造成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3个因素.

  • 标签: 人畜共患疾病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