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时何种麻醉平面对病人循环影响最小而且舒适度最佳。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平面到T8以下),B组(麻醉平面到T6以下),C组(麻醉平面到T4以下),每组各40例。记录3组入室麻醉前、麻醉后1 min、3min、5 min、10min、手术结束时血压、 氧饱和度、 心率的变化以及术中病人是否出现牵拉不适反应。结果A、B、C组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非别为15%、17.5%、22.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组产妇术中因牵拉引起感觉不适、恶心、呕吐等分别为65%、45%、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平面达到T4时,术中循环平稳,而且产妇术中因牵拉引起感觉不适、恶心、呕吐最少,这既保障母婴安全而且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麻醉平面  剖宫产  舒适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12月因肺部肿瘤在鸡西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软件将患者分为三组,即A组为-双点组(n=30)、B组为-单点组 (n=30)与C组为-对照组(n=30)。A组行双点ESPB、单次给予0.25%罗哌卡因30ml B组行单点ESPB,单点用药0.25%罗哌卡因30ml,双点各点为15ml,并连接静脉镇痛泵,C组仅连接静脉镇痛泵。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4、12、24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12、24h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双点组与单点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及阻滞范围。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4h、12h、24h,A组和B组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点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双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点组起效时间早于单点组,阻滞平面高于单点组(P<0.05)。结论 竖脊肌平面双点阻滞和单点阻滞麻醉均能够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双点阻滞麻醉相较单点麻醉起效时间虽然稍快、阻滞平面稍高,但对术后镇痛影响无差异,双点阻滞麻醉相较单点增加穿刺次数、阻滞操作时间长,患者体验相对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阻滞方式,以达到最佳麻醉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单点阻滞 双点阻滞 胸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阑尾切除术中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2021年10月起,2023年6月止,选取200例阑尾炎患者,均确定需要给予全麻阑尾切除术治疗,根据麻醉措施分为两组。A组(n=100,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n=100,常规全身麻醉),术后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苏醒质量情况,A组均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于B组(P<0.05)。术后疼痛情况,A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阑尾切除术中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麻阑尾切除术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选入66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以抽签法分组,每组33人。参照组应用静脉镇痛模式,试验组选择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模式。评价各组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应用情况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2022.12——2023.12期间于我院接受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5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麻醉手段,比较组间效果差异。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样本量均有25例,所对应的方案为在超声下确认针头末端位于竖脊肌深面后在手术两侧各注入0.375%的罗哌卡因20mL、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于术后2h、6h,患者在静息、咳嗽状态下的疼痛VAS评分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统计两组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8.00%低于对照组统计值32.00%,P<0.05。结论:在腰椎后入路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腰椎后入路手术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肺孤立性结节(SPN)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2024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肺孤立性结节检查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入院检测顺序进行数字编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情况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轴面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常规轴位图像定位;观察组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分析:穿刺定位时,对观察组患者的容积数据进行轴、矢、冠三方位重建,指导穿刺进针轨迹。对比两组患者病灶显示清晰度、调整进针方向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显示清晰度高于对照组(P<0.05),调整进针方向次数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64 CT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提升病灶清晰度,指导穿刺进针操作,避免机体重要脏器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肺孤立性结节 穿刺活检 多平面重组技术 轴面扫描图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12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023年1月~12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均分到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予以全麻手术,观察组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术后2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术后1d,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较低(P<0.05);术后1d,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炎症反应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麻醉方式安全有效。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 腹腔镜 腹横肌平面阻滞 麻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路腰椎手术期间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所取效果。方法:纳选对象选择本院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择期采取后路腰椎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组患者共计60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后者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比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生理应激指标。结果:术后不同节点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2.33%、23.33%,其中观察组较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呈现为P<0.05。术后1h,对照组、观察组生理应激反应各项指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h,观察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呈现为P<0.05。结论:后路腰椎手术期间应用针刺阿是穴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具有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刺 阿是穴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后路腰椎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多平面重组对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经随访复查消失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孤立性GGN病例40例,使用平扫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分析其征象(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病灶-肺界面、内部结构以及邻近结构改变),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发现40例病灶,其中良性12例,恶性28例。恶性的圆形/类圆形所占比例高,且不规则形所占比例低于良性(P<0.05),但病灶位置和大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恶性相比,良性的病灶-肺界面模糊所占比例高,且胸膜凹陷征和界面清楚所占比例低,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种病理类型的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起、分叶以及毛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平扫的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明显提高GGN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 标签: 肺磨玻璃结节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平面重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面内无导针两步法技术在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2021.12期间我院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行传统PICC盲穿置管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1-2022.12期间我院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行平面内无导针器两步法技术置管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面内无导针器两步法技术在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中应用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度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面内无导针器两步法技术 危重症 PICC置管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