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未来10~15年是我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期。随着对疾病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健康被定义为一系列可维持生理上动态且有序特征的标志,并依赖于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指导或干预措施来维持。“精准营养”借助多种新技术和新理念,借助营养摄入、生活方式、表观型和基因型等多个维度,实现个性化且精确的营养干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的健康目标。目前仍需要多领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开发更准确、便捷的应用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全面整合多维度大数据信息,以期为营养健康的落实提供解决方案。

  • 标签: 健康的标志 精准营养 个体化
  • 简介:摘要多发伤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各损伤部位的伤情可相互掩盖或表现延迟,损伤严重程度超过各部位的简单叠加。目前国外关于多发伤定义众多,并普遍将多发伤等同于严重损伤。国内的多发伤定义几经发展,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对多发伤定义应基于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的九部位还是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六部位尚未形成共识。缺乏统一的解剖部位参考标准的多发伤定义会导致多发伤群体出现差异,给多发伤这一名称的使用带来困难。笔者通过阐述国内外多发伤定义的演进及使用现状,分析多发伤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提出了多发伤定义的建议,进一步规范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多处创伤 创伤诊治中心 损伤严重度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较大,准确定义早期结直肠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患者预后,以及方便各治疗中心之间交流信息,从而促进癌症研究。早期结直肠癌定义提出至今已有50余年,但目前国内外仍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对国内外早期结直肠癌的定义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早期结直肠癌 定义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疼痛性疾病的定义: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损,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异常的疾病。探讨了疼痛性疾病的属性:病因、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内容与名称,以及治疗原则;为疼痛学科诊疗疼痛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维,为疼痛患者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时和规范化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 标签: 疼痛性疾病 定义 诊断 共病 疼痛学科
  • 简介:摘要目前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直乙交界)尚无统一定义,已经发表的解剖研究、外科研究、放化疗研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定义,给直肠癌治疗指南的统一和实施带来了困难。既往直乙交界定义大多采用了距离肛缘不同长度或者固定解剖结构标志,但其受身高、年龄影响较大,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最近有学者提出了结合空间结构和力学的定义——Sigmoid take-off,摒弃了长度和解剖结构标志等因素,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很好的一致性。笔者深入研究了Sigmoid take-off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其进一步优化,命名为乙状结肠解离点。同时参照“外科学肛管”的定义特点,提出了“外科学直肠”的新定义,该定义代表了直乙交界定义向临床应用方面的转变,也预示着直肠癌治疗理念的进步。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的高病死率复杂综合征,内科综合治疗的短期病死率高达50%~90%。现对目前常见的ACLF定义和诊断标准、预警预测模型和发病机制等进行总结。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诊断 预后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影响早产儿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BPD的概念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治疗手段的改进而不断更新。由于各个地区、国家使用的BPD定义不一致,BPD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严重阻碍了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进程。因此,BPD定义的标准化、同质化迫在眉睫。BPD定义的同质化可以使诊断标准达成一致,从而使治疗有的放矢,避免医源性损伤。因此,需要重新审视BPD定义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多病共存指一个人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健康问题,在老年人群中常见。我国研究者对多病共存的描述使用多种术语,对其定义、概念内涵及外延尚未形成一致认识,给临床工作和研究带来明显的困难。为推动老年人多病共存研究的开展,给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本共识采用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线上专家咨询会等方法,对多病共存及共病进行了统一定义

  • 标签: 多病共存 共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20.1-2021.1将我院口腔科牙周病患者(n=12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牙周病患者修复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情况。结果 以龈沟出血(SBI)指数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牙周病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牙周病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胆管癌的分类、命名和定义在国内外均存在较多争议,给临床工作的使用带来了混乱。此工作需要根据肿瘤命名原则、解剖部位、肿瘤起源、病理分类、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还需要遵循:WHO肿瘤分类、UICC分期、ICD疾病分类、中国相关规范;并参考欧洲肝病学会指南、AJCC分期、NCCN指南。作者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对胆管癌的定义、分类和中文命名进行思考,并提出更新建议,希望能够规范和统一临床实际工作中胆管癌的分类和中文命名。

  • 标签: 胆管癌 定义 分类 命名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治疗,观察组给予活动义齿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各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固定义齿治疗,观察组予以活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基牙出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口腔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活动义齿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能够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当前,学界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关注度日渐升高。食管胃结合部跨越胸腔和腹腔两大解剖区域,具有不同于食管和胃的组织学特征,相关学科对其定义和分型等基本问题普遍存在分歧。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总结各方观点,对食管胃结合部给出了全面的定义。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在概念上逐渐扩展为复杂的功能解剖区域,范围涵盖了远端食管至近端胃。食管胃结合部的静脉和淋巴管网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是该部位肿瘤侵袭和转移规律的重要解剖学基础。Nishi分型和Siewert分型的出现,推动了食管胃结合部癌临床研究的发展。Siewert分型获得广泛认可,被相继引入国际主要临床指南。目前一般建议,Siewert Ⅰ型和Ⅱ型肿瘤分期和治疗参照食管癌处理,Siewert Ⅲ型肿瘤参照胃癌处理。但日本食管癌和胃癌治疗指南中,对食管胃结合部癌仍使用Nishi分型。近期,国内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对当前相关领域的主要争议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建议。只有回归基本的解剖学、生理学视角,加强多学科的沟通合作,借助新兴的生物信息学、数字技术、材料科学技术,才有望走出传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分型和分期面临的困境。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肿瘤 肿瘤分期 Siewert分型 指南
  • 简介:摘要宫颈癌仍是中国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ⅠB-ⅡA期)的治疗常常首选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往往存在不良预后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根据NCCN指南推荐,存在中危因素(淋巴血管间隙受累、肿瘤大小或深层间质浸润)且符合Sedlis标准的宫颈癌患者,建议术后补充盆腔外照射±含顺铂同步化疗。但是目前早期宫颈癌术后中危因素的定义标准、辅助治疗的指征及方式仍存在争议,本文重点阐述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中危因素的定义标准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宫颈肿瘤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中危因素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我国近年对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的临床诊治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对此类发育异常的临床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亟须对临床实践及学术交流中一部分既往未斟明确的概念进行更准确地阐释和统一。基于2015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布的《关于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统一命名和定义的中国专家共识》,结合国内外文献及国内诊治经验,对一部分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进行命名和定义的修订及补充。其中着重进行增订的包括MRKH综合征、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新分型、残角子宫分型、Robert子宫以及子宫附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2021年9月间收治的共8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固定义齿治疗)和对照组(活动义齿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SBI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牙周病 牙列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人类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呈现动态进化的过程。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受内外环境多因素影响,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呈多维度变化和高度异质性。在以个体化健康研究为特色的精准医学时代,对糖尿病定义与分型多维度解析的证据积累,有助于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个体化诊疗实现从不确定(uncertainty),向准确(accuracy),再到精准(precision)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定义/诊断/分型的演变做一回顾,总结当前糖尿病诊疗的进展,并就精准医学时代糖尿病诊疗的困惑与未来方向提出看法。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分型
  • 简介:摘要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是推荐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重要心电图指标,但目前LBBB的心电图定义尚未统一。本综述对5种常见的LBBB定义及其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进行总结,揭示不同定义在QRS时限、V1导联r波、切迹或顿挫和Ⅰ、V5、V6导联形态等多方面存在的争议,因而影响CRT最佳适应人群的筛选。在生理性起搏时代,有必要对心电图特征与左束支真正完全阻滞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以提高CRT疗效、实现个性化治疗。

  • 标签: 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电图 QRS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