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性行是患者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就诊时很少论及。虽然性行不易研究,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调查,这为健康服务计划,流行病学和对性行的认识都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源。

  • 标签: 行为 20世纪 服务计划 流行病学
  • 简介:康医生:我在仲夏的一天晚上.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男友。经过这几个月的热恋,男友多次要求婚前性爱,我都拒绝了。我很担心我们的关系。我该怎么办?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危害 婚姻 离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MSM涉药性行(SDU)特征及应用二阶聚类算法对其行为模式进行分类,并探索SDU与HIV高危性行的关联,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依托成都市MSM社会组织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同伴推荐招募MSM,收集社会人口学、SDU特征、性行情况、STD诊断史和HIV感染等信息。对7项SDU特征进行二阶聚类分析,进一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DU聚类模式与高危性行的关联。结果共调查MSM 727人,近6个月SDU报告率为39.8%(289/727)。二阶聚类将报告SDU的MSM(SDU-MSM)聚成三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类MSM在月均收入、SDU所使用毒品类型、毒品使用方式、SDU频率、多种毒品或与药品混用、不坚持使用安全套和群交等变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三类报告SDU-MSM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第一类的2.22(95%CI:1.06~4.66)倍;第三类和第二类报告SDU-MSM发生群交的可能性分别是第一类的2.82(95%CI:1.18~6.77)倍和8.78(95%CI:3.42~22.42)倍。结论成都市MSM中SDU报告率超过1/3,不同SDU-MSM聚类模式与高危性行相关,SDU频率较高、毒品用量较大和有多种毒品或与药品混用的MSM更容易发生群交和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增加HIV/STD感染风险,需加强SDU监测和干预力度。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涉药性行为 二阶聚类分析 高危性行为
  •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樊静 赵西和 王晓丽 刘江 杨干金 李伟 贾修伟 刘晓琴 杜婵娟 谭琴 任延飞 廖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同志关爱小组,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000,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江油 621700,三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100,绵阳市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650,北川羌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750,梓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150,绵阳市游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高新区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者(MSM)性角色类型现状,分析均可型的相关特征,为HIV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2—10月采用雪球抽样,对四川省绵阳市MSM的性角色、性行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性角色均可型相关特征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合格问卷回收1 125份,性角色被动型35.8%,主动型25.4%,均可型38.8%。不同性角色HIV、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和2.181,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丧偶(OR=6.095)、县城及其他地区居住(OR=2.284)、茶室/公园/公厕/草地寻找性伴(OR=2.469)、近6个月商业性行(OR=6.095)、近6个月多性伴(OR=1.522)者的性角色均可型的可能大,年龄35岁以上(OR=0.386、0.446)、近1年参加社区活动(OR=0.583)者的均可型可能较小。结论当地MSM性角色以均可型占比较高,茶室/公园/公厕/草地寻找性伴大部分是均可型,更可能发生多性伴和商业性行,此人群HIV感染风险大,应针对性加强行为干预。

  • 标签: 性行为 性角色 特征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721/1 160)和16.3%(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1 203)和4.7%(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是无同性商业性行的3.38倍(95%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CI:1.59~4.43)。结论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 标签: 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 高危行为 新型毒品
  • 简介: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同性性行特征及安全性行的影响因素,为开展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调查,采用逐步后退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安全性行的因素。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调查MSM951人,过去一年接受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占44.5%,最近一次与最近6个月同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9.6%与3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AOR=0.86,95%CI:0.77~0.96)、最近一年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HIV)检测(AOR=0.65,95%CI:0.48~0.87)、过去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AOR=0.64,95%CI:0.43~0.97)、第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时的性角色(AOR=0.75,95%CI:0.62~0.92)、最近6个月发生性行的男性性伴数(AOR=1.33,95%CI:1.04~1.71)是影响安全性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接受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低,仍存在艾滋病在该人群快速传播的风险,应切实加大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

  • 标签: 男男性行为人群 同性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婚前性行的健康状况,探讨避免女性婚前性行带来不利健康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9年8月门诊接诊女性婚前性行260例的资料。结果意外妊娠176例,其中在校大中学生占22%;生殖器感染113例,占同期生殖器感染3%,其中非特异性阴道炎39例,滴虫性阴道炎15例,霉菌性阴道炎17例,宫颈炎12例,淋病13例,尖锐湿疣10例,梅毒5例,艾滋病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例。结论女性婚前性行比例逐年增加且越来越低龄化,倡导社会扩大宣传教育女性避免婚前性行或指导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和生殖道感染以及其他疾病传播.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早孕流产 性传播疾病 近远期病率
  • 简介:青少年的性行,在生殖健康领域,近年也算是个热门话题了。谈到这个,必然涉及到性教育的问题。现在上海普遍的性教育观点,应该说,还是支持婚前禁欲的。但我们必须问,这种理想有没有可能实现,有没有现实的意义?

  • 标签: 性行为 生殖健康 教育观 青少年
  • 简介:性病,也叫"性传播疾病".凡经性接触传染的疾病或类似性行传染的疾病的统称.包括梅毒、淋病、软性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腹股沟肉芽肿,阴部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疥疮、阴虱、艾滋病等.

  • 标签: 会患 性行为会 患性病
  • 简介:婚前性行和未婚先孕的姑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为数不少。据一家妇产科医院婚前检查的统计资料来看,发生婚前性行的现象,己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不少姑娘因未婚先孕,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为什么未婚先有性行,未婚先孕的现象会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呢?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行为心理 未婚先孕 妇产科医院 统计资料 婚前检查
  • 简介:青春期中青少年是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性行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并通过15年来对大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变化的跟踪发现:(1)“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2)城市青少年性行“滞后释放”现象,即一方面对青少年(中学生)性行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性行存在“低估”倾向。

  • 标签: 青春期 青少年性行为 “滞后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SM中亲密伴侣暴力(IPV)经历情况并分析IPV经历与高危性行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4-7月在济南市、青岛市和济宁市招募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最近1年IPV经历和6个月高危性行等信息。采用EpiData 3.1和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1 122人,年龄(29.80±8.78)岁,未婚占68.1%(764/1 122)。最近1年有IPV经历的比例为9.8%(110/1 122),来自济宁市和青岛市、本地居住时间>2年、寻找性伴场所为酒吧/浴室/公园、不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吸毒行为、最近1年患过STD的MSM最近1年有IPV经历的比例较高(P<0.05)。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9.0%(550/1 122)和20.9%(234/1 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IPV经历者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风险高于无IPV经历者(aOR=1.82,95%CI:1.14~2.91;aOR=3.30,95%CI:2.10~5.20)。结论MSM中存在IPV现象,IPV经历与高危性行存在正相关。应针对有IPV经历的MSM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高危性行的发生。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亲密伴侣 暴力 高危性行为
  • 简介:目的探索男男性行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高危性行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评估问卷对前来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门诊/同志活动中心咨询的MSM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估,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高危性行的关系。结果199例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6.3%,15.1%认为自己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非常了解,40.2%对艾滋病持正向态度。艾滋病预防知识自评"了解一些/不了解"的调查对象无保护肛交性行发生的风险是"大致了解/非常了解"的2.05倍;艾滋病相关态度呈负向的调查对象无保护肛交性行发生的风险是正向态度的2.61倍。结论MSM对艾滋病防制知识尤其是安全性行的知识缺乏全面的认识,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态度呈负向的MSM发生无保护肛交性行风险较高。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同性恋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HR-ASD)婴幼儿与正常发育(TD)婴幼儿探索性行的差异,并探讨其与ASD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门诊就诊的31例6~23月龄HR-ASD婴幼儿为HR-ASD组及南京地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TD婴幼儿37例为对照组(TD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价2组发育水平,并在自由游戏情境下测量探索性行的深度及广度。使用《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评估HR-ASD组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2组间探索性行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HR-ASD组探索性行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性行在鉴别2组中的区分效能。结果与TD组相比,HR-ASD组的探索性行的深度及广度显著降低(55.06±25.73比132.78±44.69、4.42±2.20比8.78±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5、-6.53,均P<0.01);非典型探索性行及回避退缩性行显著增加[18例(58.06%)比6例(16.22%)、10例(32.26%)比3例(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6.36,均P<0.05)。HR-ASD组内的物体探索、环境探索、社会探索的频率和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比0比0、45比0比0)(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R-ASD组物体探索性行的频率与ADOS游戏维度呈正相关(r=0.40,P<0.05);物体探索性行的持续时间、物体探索性行的复杂性及探索性行的深度与CARS分数呈负相关(r=-0.45、-0.47、-0.42,均P<0.05);探索性行的深度与ADOS刻板维度呈负相关(r=-0.40,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探索性行的深度具有区分效能(P<0.01)。结论HR-ASD婴幼儿探索性行的多种特征存在异常,特别是探索性行的深度具有区分效能,可作为ASD早期筛查的候选行为学指标。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探索性行为 自由游戏 婴幼儿
  • 简介:国内外至今对性教育与青少年性行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美国从四十年代起就重视性教育问题了。然而,至今青少年性行、未婚先孕、青少年妊娠、堕胎的社会现象有增无减。因此,人们怀疑在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性教育,能否降低青少年性行及早孕发生率。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呢?我国八十年代对性教育也开始重视,但至今仍有人对青少年性教育持疑虑态度。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极少,因此,提出普及性知识教育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性教育 家庭收入 未婚先孕 八十年代 四十年代 研究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婚前性行对生殖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20例不孕症行腹腔检查患者,其中发生婚前性行患者的数量为154例,占总体患者数量的比例为48.1%,将患者分为有婚前性行组和无婚前性行组,研究分析2组患者继发性原发性不孕症发生率、完全性输卵管阻塞发生率、输卵管肿胀积水发生率、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发生率以及人工流产次数和初次性交有无采取避孕措施,P<0.05表明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婚前性行组患者完全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肿胀积水、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有婚前性行组患者,有婚前性行组患者继发性不孕症发生率高,无婚前性行组患者原发性不孕症发生率高,无婚前性行患者人工流产次数低于有婚前性行组患者,无婚前性行组患者初次性交采取避孕措施率高于有婚前性行组患者,2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性行能够引发继发性不孕症以及生殖系统感染,造成以外妊娠,增加人工流产次数,对生殖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生殖健康 影响
  • 简介:所谓重复性行,医学上所下的定义是指在一天内或一个晚上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性行。现代医学认为,不管何种情况,重复性行对健康不利,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危害。一、对男女双方而言,都会造成体力上的较大消

  • 标签: 性行为 重复性 现代医学 体力
  • 简介:在2007年7月8日广州电视台的心理节目——《夜话》中,一位女士哭着问:“老公在外面找的几个女人的相貌都不如我,为什么他这么贱?老公平时连我都满足不了,凭什么还去玩别的女人?”这是一些良家妇女的困惑。也有一些女性问:“我跟他一起创业,现在我全心持家,他为什么背叛我,时常跟那些狐狸精(身材容貌较好者)鬼混?他还有良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不妨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 标签: 心理方面 婚外性行为 男人 电视台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