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浆基质制品生物活性良好,因其来源于自身,少见不良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领域。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学的发展,血浆基质制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制备方式、产物特征、生物学性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总结过往研究,系统介绍了血浆基质制品的发展演化历程、理论基础、产物特性及具体成分,并为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血浆基质 自体血液提取物 血小板 水平离心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筛选出对家蝇产卵行为具有强引诱作用的因子,研制引诱家蝇产卵基质的最佳配方。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家蝇对不同配方诱卵基质的产卵行为反应,完成引诱家蝇产卵基质的最佳配方研究。结果白糖对家蝇产卵具有较强的引诱力;10%白糖和10%碳酸氢铵混合物对家蝇产卵的引诱率达95%以上;家蝇信息素对家蝇的产卵行为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白糖对家蝇产卵具有明显引诱作用,10%白糖和10%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对雌蝇的引诱力更强,可以在下一步捕蝇诱卵器的研制中作为引诱物加以利用。家蝇信息素对家蝇产卵没有引诱力。

  • 标签: 家蝇 诱卵基质 碳酸氢铵 家蝇信息素
  • 简介: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免疫抑制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的原因在于肿瘤不仅能直接侵犯免疫器官引起免疫抑制,还可以释放免疫抑制因子而降低宿主免疫力,诱导体内抑制性细胞增多.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虽不能直接反映对肿瘤的攻击能力,但与肿瘤的发展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营养不良常见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据报道,住院患者中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上消化道手术的癌症患者明显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超过30%[12].营养不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限制了抗癌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免疫营养基质 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血管成分凝胶(SVF-GEL)辅助脂肪移植的效果。方法60只BALB/c裸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NS组、PRP组、PRF组、SVF-GEL组,将AG复合物注射于各组裸鼠背部皮下组织,观察术后1、2、4、8、12周AG复合物的大体形态、体积,免疫荧光切片观察细胞并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各组间脂肪移植保存率及MVD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检验。结果术后1周仅SVF-GEL组见少许小血管簇生成;2~4周各组小血管簇形成逐渐增多,SVF-GEL组较密集。脂肪体积保存率:SVF-GEL组移植后1、2、4周体积保存率(%)分别为65.54±8.81、74.80±3.58、62.46±3.71,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时为54.38±9.14、52.67±8.34,仍优于NS组(35.75±5.21、32.88±7.48,P<0.05)。MVD:各组MVD逐渐增高并于4周时达峰值,8周时下降。术后4周,SVF-GEL组移植的MVD(CD31+细胞/视野)达32.60±10.83,脂肪组织血管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8周时,SVF-GEL组(54.38±9.14)明显高于NS组(35.75±5.21,P<0.05)。免疫荧光染色:移植后各时间点SVF-GEL组存活区、再生区细胞数量及形态均优于NS组,且后者坏死区域较大。结论SVF-GEL辅助脂肪颗粒移植可促进移植物初期血管化及成脂化,提高移植脂肪最终存活率。

  • 标签: 脂肪移植 脂肪来源干细胞 基质血管碎片凝胶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目的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成人骨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growthfactorreceptor,NGFR)阳性细胞,获得同质性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s,MNCs).对MNCs进行常规贴壁培养或应用磁分离技术分离NGFR+细胞.分别检测NGFR+细胞和常规贴壁培养所获BMSCs体外扩增和集落形成能力,分析其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并进行成骨、成脂肪诱导.结果免疫磁珠分离获得NGFR+细胞的纯度为(90.4±4.7)%,NGFR+细胞较贴壁培养获得BMSCs具备更强增殖能力和成骨及成脂肪分化潜能.结论利用免疫磁珠分离骨髓NGFR+细胞可以获得同质性原始BMSCs.

  • 标签: 基质干细胞 骨髓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分离和提纯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人角膜基质细胞(HCSCs)是一类呈静息状态的神经嵴间充质细胞,是负责分泌基质的高度特化的透明组织,在维持角膜透明度和人眼正常视觉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角膜基质细胞呈静息状态并表现为扁平、树突状,在角膜受到创伤刺激后被激活,激活状态的人角膜基质细胞(HCK)向修复表型转变,发生凋亡或向角膜成纤维细胞表型和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HCSCs的表型转化与人角膜损伤修复过程所引起的瘢痕组织形成以及角膜透明度降低等方面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HCSCs的3种表型、表型标志物、表型间转化以及体外转化的机制进行综述,发现通过干预HCK向纤维化表型转化过程及TGF-β/Smad等相关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角膜纤维化。因此,深入研究HCSCs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及干预角膜瘢痕形成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临床防治患者角膜纤维化和角膜术后混浊。

  • 标签: 人角膜基质细胞 细胞表型 体外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抽取2ml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体外培养2周。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在兔双侧桡骨处形成1.5cm的骨膜-骨缺损,将培养2周的骨髓基质细胞注射到桡骨缺损处,于移植后第1、2、3、4周末,用钼靶X线分别检查双侧桡骨缺损处的骨形成情况,并取第4周末的骨痂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后实验侧骨痂形成快于对照侧;第4周末,实验侧缺损处全部为骨性骨痂连接,对照侧缺损处仍未形成骨痂连接。结论BMSC可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骨组织工程 骨缺损
  • 简介:摘要随着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临床的广泛开展,术中大量的一片式角膜基质透镜被完整地取出,从而引发学者们开始对人体角膜基质透镜的再利用进行了研究。在基础方面,主要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生物力学角度,将透镜用于培养角膜成纤维细胞、构建生物角膜支架、描述角膜的生物力学行为等;在临床方面,将透镜植入自体或同种异体的角膜,以矫治远视和老视、修补角膜溃疡穿孔、治疗角膜缺陷性疾病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44-148)

  • 标签: 激光,飞秒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角膜基质 重复利用 角膜疾病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基质细胞 共培养 体外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从力学性能、生物学性能、促进软组织再生效果等方面探讨水平离心制备的软组织再生用液态血浆基质的最佳离心时间,以期为液态血浆基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至11月采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6名健康医师志愿者[男性3名,女性3名,年龄(26±2)岁]静脉血,以500 ×g离心力分别离心3、5、8和12 min,获取液态血浆基质。测量并记录各液态血浆基质的体积、质量、凝固时间以及凝块的力学性能(各时间点样本量均为3)。用扫描电镜观察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微观结构;流变学测试检测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流变性能;使用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全血以及各液态血浆基质中细胞数量和浓度;通过HE染色观察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中细胞分布;利用细胞迁移法检测对照组(含20%胎牛血清的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液)以及3、5、8、12 min组(每组3个复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对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以及各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离心3、5、8和12 min的液态血浆基质体积分别为(2.47±0.12)、(2.67±0.12)、(3.53±0.12)、(3.73±0.12)ml,质量分别为(0.35±0.01)、(0.46±0.02)、(0.88±0.06)、(1.03±0.01)g,相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最大拉伸力分别为(0.55±0.03)、(0.56±0.03)、(1.31±0.05)、(1.38±0.02)N。扫描电镜显示,随离心时间增加,液态血浆基质凝块内部纤维越来越致密。与全血及其他时间点相比,离心8 min的液态血浆基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最大,且细胞分布较均匀。相比其他组,8 min组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率(1.60±0.01)最大。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培养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更舒展。结论以500 ×g离心力离心8 min制备的液态血浆基质具有较高的活细胞浓度以及促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的能力。

  • 标签: 美学,牙科 引导组织再生术 血液 再生医学 血浆基质 水平离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八九医院行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的远视者14例(16眼)。术前远视屈光度1.50D~5.00(3.61±1.08)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的矫正情况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logMAR)为0.47±0.19,明显优于术前的0.61±0.30(t=3.64,P=0.003);裸眼近视力(logMAR)为0.26±0.11,明显优于术前0.66±0.30(t=5.83,P<0.001);裸眼近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以上者14眼(87.50%)。术后1个月术眼呈轻度近视状态,3个月后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平均等效球镜为(0.74±0.29)D,较术前(3.61±1.08)D明显下降(t=9.45,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远视回退现象。术后1周、1、3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下降(F=1.76,P=0.128)。结论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为远视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矫正,远视 移植术,透镜,角膜基质 取出术,透镜,基质,角膜,小切口,激光,飞秒
  • 简介:摘要目的甲床与甲板的生长来源及组织学特征,介绍甲床不育基质缺损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对于26例32指甲床不育基质缺损的患者进行显微修复,利用含部分片层表皮的真皮组织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32指疗效评定,优27指,良3指,可1指,差1指,总优良率93.7%。结论利用含部分片层表皮的真皮组织移植符合甲床与甲体生长及生发规律,甲板外形良好,尽可能的保留了甲板基本功能减少后期畸形,有利于美观和功能。,手术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甲床不育基质 缺损 急诊修复
  • 简介:摘要脂肪基质血管片段(SVF)是脂肪组织经分解并去掉上清后得到的底层细胞团,SVF含有多种细胞群,包括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内皮祖细胞,免疫细胞,平滑肌细胞,周细胞和其他基质成分。SVF在临床中有诸多应用研究,如脂肪移植,糖尿病,促进组织再生血管化等。脂肪组织的分离方法决定了SVF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对目前SVF分离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基质 血管 分离 进展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含锌的蛋白质家族,能特异性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可引起斑块基质的降解,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在组织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已经证实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存在MMPs表达谱的改变。本文就MMPs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心血管疾病 改变 细胞外基质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0天后可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典型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分为两个类型,传代后2小时贴壁率达70%以上.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贴壁生长特性,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能够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基因治疗
  • 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为0.8%,其特点是脑部神经元过度的超同步化放电后所敛的突然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脑功能障碍[1.2].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机制是神经免疫损伤、神经元凋亡及突触重塑[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内酶-9(MMP-9)通过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途径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3].本文就MMP-9在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癫痫 神经元凋亡 神经系统 发病机制 脑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温对猴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观察其原代及传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点。方法抽取4只成年猴髂骨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获得BMSCs,胰酶消化传代,用条件培养基培养传代细胞。逐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细胞进行HE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成年雄性恒河猴BMSCs体外培养生长良好,原代细胞10-13d汇成单层,传代后4~7d长满瓶底。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BMSCs为单核细胞,细胞呈梭形、多角形,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结论猴BMSc的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可作为灵长类动物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