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是一种会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近几年,冠心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少老年人因为高血压、胸闷等症状而忧心忡忡,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但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检查。下文重点对可疑冠心病的几种检查方法进行介绍,以帮助可疑冠心病患者及早获得诊治,使非冠心病患者的疑虑得到消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可疑ADHD儿童在读写能力上的特征,为治疗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筛查出可疑ADHD儿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儿童阅读与书写能力家长问卷对89例可疑ADHD儿童和与之匹配的92名正常儿童的读写能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ADHD组在PRS中五大功能区得分、言语分、非言语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分析表明,基本知觉能力、书写技能、动作技能、朗读和听写这四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组在儿童阅读与书写能力家长问卷中的八个因素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家庭阅读背景与动作技能两项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六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在读写能力上存在缺陷,且常伴发阅读障碍。

  • 标签: ADHD 儿童 读写能力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或注射前进行皮试是对患者进行保护性医疗的一种对策。因为多种药物对人体易过敏,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如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危及生命。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多种原因在影响着皮试的结果判定,从而产生介于阴性与阳性之间的一种结果——可疑阳性。

  • 标签: 可疑阳性 皮试结果 原因分 过敏性休克 临床护理工作 保护性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300例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的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使用北京明思分司SW—JH系列智能化脑电监护仪描记,并与普通脑电图(EEG)比较。结果:300例中EEG异常54例(18.00%),AEEG异常178例(59.33%),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EEG。14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EEG异常8例(57.14%),AEEG异常10例(71.4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EEG在痫样的放电检出上明显优于EEG,但有时AEEG也捕获不到间歇期的痫样波;在继发性癫痫中,AEEG在痫样波的检出上无明显优势,但AEEG可以记录到癫痫发作起始时的波形变化,对确定癫痫类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癫痫 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 简介:摘要在日常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报告中,因为组织小、取材偏差、取材浅、包埋面和病理诊断心理及诊断水平等问题,常常发出一些“可疑癌”的报告。这种无奈之举的报告,临床医生困惑,患者及家属不满意,病理医师尴尬。现将本院2005年-2010年胃粘膜活检中“可疑癌”报告作一个统计分析,并进行一些学习和思考,为今后的病理诊断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有效的降低“可疑癌”报告的报告率,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 标签: 胃粘膜活检 可疑癌 沟通 学习 改进
  • 简介:摘要 探讨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本文主要通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方法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医疗检测事件的管理与上报。

  • 标签: 可疑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上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疑似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100例进行了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把两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都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对其24h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对其晕厥发生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老年组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概率较多,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以快速性心率失常为主,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并对其病因进行检查,给予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可疑心源性 晕厥病例 动态心电图 检测分析
  • 简介:1998年6月18日,我局海港门诊部在对2名外籍船员进行诊治中发现一例可疑登革热病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患者莫哈德·沙拉夫(MOHD.SHARAF)男26岁,巴基斯坦国籍,在伊朗籍“艾尔哈姆”轮上做船员工作。2现病史患者于五天前开始感觉全身不适,续之

  • 标签: 登革热 快速免疫色谱 船员 肌肉疼痛 患者 现病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肿块可疑乳癌诊断的筛查思路。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十几年的临床乳癌病例统计,分析乳房肿块可疑乳癌诊断的筛查思路。结果按照循证医学原理,剖析出科学合理的乳癌筛查方法。结论乳房肿块可疑乳癌诊断根据临床评价、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乳癌 乳房肿块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术前可疑胆管结石的患者,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结石及胆道畸形,降低胆总管的阴性探查率,减少术中胆道的医源性损伤。方法我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术前可疑胆管结石,术中行胆道造影86例。结果86例胆道造影均获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23例,2例胆道畸形。结论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降低胆总管阴性探查率,并能发现胆道畸形,指导医生术中解剖,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胆管结石 术中胆道造影
  • 简介:目的:对医院可疑医疗设备不良事件(M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出经过省、市评价的可疑MDR报告300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良事件所涉及的医疗设备类别数量、不良事件主要表现、风险类别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R产生的原因依次为产品质量相关问题、患者体质与医疗设备之间存在生物不相容性和操作或使用不当。结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主动询问患者过敏史,完善监测上报工作。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过敏 对策 监测上报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临沧市518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为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对2016年收集的518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事件可疑医疗器械共涉及21种(类),占前三位分别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注射穿刺器械、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结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提供监测质量,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服务。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可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358例患者 424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给予超声造影后定性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应用 χ2检验,对比良、恶性结节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有无差异。结果: (1)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 85. 3%,特异度为 65. 4%,阳性预测值为 91. 6%,阴性预测值为 50. 0%,诊断符合率为 81. 6%。 (2)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 92. 2%,误诊率为 7. 8%;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 91. 4%,误诊率为 8. 6%;结甲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 53. 8%,误诊率为 46. 2%;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 72. 7%,误诊率为 27. 3%, χ2=45. 700,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显著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3)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 66. 7%,误诊率为 33. 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胶原变、纤维化或乳头状增生诊断符合率为 71. 7%,误诊率 28. 3%;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 42. 9%,误诊率为 57. 1%, χ2值为 3. 973,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乳头状癌及桥本背景下的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较高,误诊率较低,对于结甲合并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误诊率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可疑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48例患者共有210个结节,其中恶性结节162个,良性结节48个。所有研究对象均开展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进行良、恶性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该过程中将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共诊断正确162例,诊断错误48例,诊断准确率为77.14%(162/210),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90.82%(89/98),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67.65%(23/34),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52.38%(11/21),桥本合并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46.67%(7/15),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准确率为73.33(11/15),纤维化、结甲合并胶原变或乳头状增生诊断准确率为65.38%(17/26),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准确率为57.14%(4/7);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造影诊断灵敏度为80.25%(130/162),特异度为66.67%(32/48),阳性预测值为89.04%(130/146),阴性预测值为50.00%(32/64),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可以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其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可疑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可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8例患者424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给予超声造影后定性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应用χ2检验,对比良、恶性结节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有无差异。结果:(1)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85.3%,特异度为65.4%,阳性预测值为91.6%,阴性预测值为50.0%,诊断符合率为81.6%。(2)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2.2%,误诊率为7.8%;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91.4%,误诊率为8.6%;结甲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53.8%,误诊率为46.2%;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72.7%,误诊率为27.3%,χ2=45.700,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显著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66.7%,误诊率为33.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胶原变、纤维化或乳头状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7%,误诊率28.3%;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42.9%,误诊率为57.1%,χ2值为3.973,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乳头状癌及桥本背景下的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较高,误诊率较低,对于结甲合并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误诊率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告产前超声可疑胎儿期先天性青光眼1例。孕妇孕早期无感冒史、服用药物史及放射线接触史;孕23周+2产前常规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室间隔缺损,宽约2.5 mm;左、右眼球前后径分别为18.57和17.26 mm,横径分别为18.21和17.22 mm,均大于同孕周胎儿相应眼球测量值;动态观察双侧眼睑呈睁眼状态,角膜暴露于羊水中。本例于孕23周+6引产,娩出一女性死胎,体重650 g,诊断可疑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左侧拇指轴前多指畸形。胎儿染色体及全外显子测序均未见异常。此病例提示,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单眼、双眼大眼畸形时,应考虑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

  • 标签: 青光眼 超声检查,产前 眼畸形 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