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茶水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使用茶水换药治疗32例压疮患者。结果32例压疮患者,治愈29例,另3例压疮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6%。结论茶水治疗压疮疗效满意,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压疮 茶粕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头颈CT血管成像中应用源CT技术与常规CT技术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随机选择本人进修单位于2013年收治的9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技术,观察组采用源CT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分、3分、4分分别为2.22%、11.11%、86.6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等图像质量分别为(403.12±32.52)HU、(418.55±43.51)HU、(429.55±53.56)HU、(385.12±48.25)HU,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一致(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碘总量、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CT计量指数等各项参数明显较低(P<0.05)。结论源CT技术用于头颈CT血管成像中可促进辐射危害、对比剂危害明显降低,对于临床检查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其可行性、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 标签: 头颈CT血管成像 双源CT双低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管电压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中60例实施管电压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60例实施常规诊断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诊断结果及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确诊冠心病,40例组内确诊率为66.67%,而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的人数为55例,组内确诊率为91.67%,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特点进行评估时,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对比剂浓度、管电压”(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分组对比,常规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100kV管电压,研究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80kV管电压。结果:研究组升主动脉、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回旋支近端、左冠脉前降支近端、右冠脉近端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双源CT 碘对比剂 管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重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监护、周到的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体重早产儿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双胎早产 低体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套管冲洗治疗骨科感染伤口护理要求。方法对10例骨科感染伤口患者行负压套管冲洗引流术,并进行护理观察。结果10例患者引流效果满意,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骨科感染伤口应用持续负压套管冲洗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护理中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是关键,治疗效果好,护理方便。

  • 标签: 感染伤口 持续低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直切迹钢板(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岁。左侧24例,右侧7例。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HPO)治疗(HPO组),13例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LPO)治疗(LPO组), 11例用垂直切迹钢板(DPO)治疗(DPO组)。比较各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锁骨喙突间距(CCD)、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局部皮肤激惹等指标。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10~27个月,平均15.1个月。末次随访HPO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为(84.3±13.2)分,LPO组为(93.8±5.1)分,DPO组为(94.8±5.8)分;与HPO组比较,LPO组和D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O组与DP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O组1例、LPO组5例、DPO组3例出现CCD增加(P>0.05)。各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切口感染。HPO组1例骨折不愈合;LPO组1例斜方韧带骨性止点畸形愈合;DPO组骨折全部愈合(P>0.05)。HPO组2例单纯肩峰下骨质侵蚀,1例外侧骨折端骨质吸收;LPO组和DPO组均未出现骨质吸收及骨质侵蚀(P<0.05)。HPO组3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LPO组6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DPO组未出现皮肤激惹不适(P<0.05)。结论垂直切迹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具有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及局部皮肤激惹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良好选择。

  • 标签: 锁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低剂量”CT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且检查效果良好的优点,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受到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好评,促进CT检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本文就头颈部“低剂量”CT造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了探讨。

  • 标签: CT血管造影 头颈部 低辐射剂量 低剂量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3代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超低对比剂用量16 ml在肺栓塞低辐射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临床可疑肺栓塞行CT肺动脉成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6例,管电压100 kV,螺距1.0,对比剂总量60 ml;组,47例,管电压70 kV,螺距2.2,对比剂总量16 ml。记录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计算有效剂量(E),测量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背景噪声及肌肉CT值以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两组的总体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均采取3级评分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比例及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E为(0.76±0.13)mSv,常规组为(1.91±0.54)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P<0.001)。组背景噪声高于常规组(Z=-4.99,P<0.001),且SNR和CNR均低于常规组(Z=-4.56、-4.48,P<0.001),但两组总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评分(1.34±0.60)低于常规组(2.9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5,P<0.001)。结论第3代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16 ml超低对比剂用量,可以显著降低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对右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的干扰,保证肺栓塞诊断图像质量,并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约60%,同时减少73%对比剂总量。

  • 标签: 第3代双源CT CT肺动脉成像 肺栓塞 低管电压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科行源CT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对比剂注射方案分为两组,A组为对比剂剂量组(按照体重采用个体化注射方案体重<60kg,对比剂剂量40ml,注射速率4.5ml/s;60kg≤体重≤90kg,对比剂剂量45ml,注射速率4.6ml/s;体重>90kg,对比剂剂量55ml,注射速率4.7ml/s);B组为常规对比剂剂量组(对比剂剂量通过体重计算,1.2ml/kg,注射速率4.5ml/s)。采用CarotidDSACT模式,扫描参数如下螺距1.0,管电压CareKV,管电流CareDose4D,旋转时间0.33s,扫描层厚0.75mm,重建算法FBP,跟踪触发阈值100HU。扫描后患者填写对比剂使用不良反应简易调查表。结果A、B两组颈总动脉血管CT值分别为366.30±69.12HU、383.09±43.39HU,无统计学差异(P>0.05);CPR、VR影像评分分别为4.75±0.54分、4.72±0.53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剂剂量分别为43.94±2.94ml、75.61±15.85ml,A组低于B组41.88%(P<0.05);A组患者热感及速发型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源CT对比剂注射方案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能够降低对比剂使用剂量,显著降低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望降低患者对比剂肾病风险。

  • 标签: 头颈CTA 双源CT 对比剂剂量 热感 速发型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菜籽油在新生儿红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12月之间,抽取我院新生儿8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操作)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操作+菜籽油),各44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与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的应急能力、基础护理、问题处理时效、护理责任心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菜籽油在新生儿红臀护理操作中具有积极的实施意义,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菜籽油 新生儿红臀 护理质量 症状消失时间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卵巢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行体外受精促排卵后的获卵数往往较低,严重影响妊娠成功率。刺激方案利用黄体期卵巢刺激的原理,通过在一个月经周期内二次取卵,短时间内可以获取更多数量的卵子。因此,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促排卵方案可能有助于为POR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本文从POR定义、刺激方案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历史,以及在POR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低反应 黄体期刺激 冷冻胚胎移植 双刺激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集到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为样,随机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64排CT检查,观察组开展CT扫描技术。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颈动脉分叉部位、主动脉弓、基底动脉CT值高,主动脉和基底动脉信噪比也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CT扫描技术对头颈部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不大,可保护患者安全。

  • 标签: 双低CT扫描技术 头颈部CTA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利浦iCT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50例,采取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采取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研究组(采取超声心动图+飞利浦iCT技术进行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互比较。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飞利浦iCT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改善术前疾病的确诊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iCT双低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应用价值
  • 简介:“东方神药”声名大振雷滋蕃有了六神丸成品后。就开始销售。为了在上海打开销路。他大做广告,亲手写了不少小纸片广告,介绍六神丸的功效。在上海的沿街墙面及灯柱上到处张贴。同时,为了防止外人仿制六神丸。抢走生意。他又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专利,以自己的姓名定牌为“雷滋蕃牌六神丸”,以维护产品的权益。

  • 标签: 六神丸 菜籽 上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