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腔门诊承担大部分口腔疾病患者的诊疗任务:其诊疗环境在污染、感染传播、危及人群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本单位的临床实际就其污染、交叉感染、传播方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口腔门诊 感染 气溶胶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控制手术后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内外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对策。结果 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后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 对手术室实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是防止手术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控制手术后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室内外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对策。结果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后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对手术室实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是防止手术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重视深静脉置管的操作规程、护理指南、无菌技术、导管的维护和管理,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CRBSI将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寻找口腔科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并通过规范医疗设备的消毒措施,规范医院内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医院内的护理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对于各项设备的操作来控制这些感染危险因素,从而来达到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感染及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其中患者的感染率低于9.70%(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内部的各项措施只有规范化了,从医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引起的问题重视了,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院内的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下来,才能提升医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科院 感染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与我国近2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体重指数升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心理压力加重等因素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冠心病与年龄、环境、不良行为以及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预防就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概要介绍一些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预防方法。

  • 标签: 冠心病危险因素 控制与预防 多不饱和脂肪酸 有氧锻炼 心血管病 体育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护理及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900例产科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类感染原因。结果我院产科发生院内感染共27人,主要为切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结论针对感染因素,加强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感染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引起眼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预防措施,规范手术器械清洗和消毒流程、无菌植入物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强化手术间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加强眼科手术患者的管理制度及手术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力度的落实。结果眼科患者的手术感染控制流程得以完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确保眼科手术安全进行,降低手术感染率。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完善的防感染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眼科患者的感染,降低患者痛苦。

  • 标签: 眼科 手术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管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死亡原因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管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高脂肪饮食增多和体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顺位逐渐前移。据中国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深对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血透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科室自查与医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检测,寻找不足,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订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制订和完善了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各项检测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有效地控制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只有加深血透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从而提高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 标签: 血透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方法:2020.1-2021.10,抽取在本院产房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时间分组,2020.1-2020.11为对照组,有产妇500例,进行产房常规管理控制;2020.12-2021.10为观察组,有产妇500例,进行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结果:观察组感染率1.40%小于对照组4.60%(P<0.05)。结论:明确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进行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产房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常规管理控制 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方法:2020.1-2021.10,抽取在本院产房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时间分组,2020.1-2020.11为对照组,有产妇500例,进行产房常规管理控制;2020.12-2021.10为观察组,有产妇500例,进行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结果:观察组感染率1.40%小于对照组4.60%(P<0.05)。结论:明确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进行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产房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常规管理控制 产房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以期为降低急诊科抢救室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统计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分析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的因素和制定控制策略。结果急诊抢救室收治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8例,感染的发生率是20.42%,其中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为42.86%,泌尿系统感染所占的比例为18.37%,肠道感染所占的比例为20.41%;血液感染的患者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8.16%;皮肤组织感染所占的比例为6.12%;接受内镜感染的发生率为25.00%,构成比为1.47%;感染比例较高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菌;年气管插管等均是急诊抢救室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急诊抢救室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高危因素多,对于不同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 抢救室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总结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认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采取建立规范、科学地感染控制管理模式、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对眼科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定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医院应该根据眼科手术的特别性,建立一套完整的消毒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环境的安全性。通过完善手术流程能够确保上光护理人员增加防范意识,降低感染出现的概率。

  • 标签: 眼科手术 染危险因素 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