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42例肝癌病人在B超或CT引导下行循环微波消融术,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38例接受单次治疗,4例接受2次治疗。无手术死亡、无大出血、肠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癌 冷循环微波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60例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心理状态(SAS、SDS)、疼痛程度(VAS)。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疼痛感,改良其不良心理状况。

  • 标签: 舒适护理 冷循环微波 肝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患者采用超声下循环微波刀治疗的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0例(50个病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下循环微波刀对其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一个月的肿瘤直径减小;有40个病灶具有清晰的边界,并且没有出现增强状态,还有10个病灶部分边缘增强;患者术后一个月的血清AFP显著低于术前。结论肝癌患者采用超声下循环微波刀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癌 超声下冷循环微波刀 病灶大小 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循环双极射频与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2岁。依据辅助肝切除双极射频设备不同分为:试验组(n=20)采用新型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对照组(n=25)采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第1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肝实质离断速度、电极针头炭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肝实质离断速度(5.0±2.0)cm2/min、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1.36±0.21)cm、术后AST(177.0±79.3)U/L、术后ALT(200.2±78.5)U/L、针尖炭化20.0%(4/20),优于对照组(3.6±1.7)cm2/min、(1.93±0.16)cm、(233.2±66.6)U/L、(249.2±62.9)U/L、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3/20),对照组为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横切肝实质速度快、电极针尖炭化率低、凝固范围更精准等优点。

  • 标签: 肝切除术 双极射频 冷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于我科诊治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PLC患者,共82例,行B超引导下循环微波刀,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动态监测术后AFP及肝功能变化、生活质量及近期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AFP等均明显改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2.7%和39.8%,1年生存率较外科手术切除相近,2、3年生存率较其有所升高。结论B超引导下循环微波刀作为治疗PLC的一门新技术,能切实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B超引导 冷循环微波刀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肝癌的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5月采用RFA治疗的老年肝癌患者10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未发生与RFA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术后发热(31例)、疼痛(37例)、肝功能可逆性损害(44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恶心/呕吐/呃逆(5例)等一般并发症,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为91.1%、78.7%,生存期延长.结论RFA对于老年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老年肝癌 并发症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加压疗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循环加压疗治疗。比较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术后平均引流量、关节肿胀程度;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观察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引流量、关节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循环加压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肿胀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加压冷疗 全膝关节置换 应用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胫骨平台骨折术以循环加压疗系统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划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4例)。对照组常规疗,观察组使用循环加压疗系统,比较两组的肿胀情况、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的肿胀、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环加压疗系统效果良好,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现象的缓解,值得肯定。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 循环加压冷疗系统 肿胀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循环微波消融术(MWA)在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16例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37个肿瘤),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31.5岁。进行MWA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图变化。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7个肿瘤内血流信号均消失;治疗时间6~17min,平均治疗时间10.4min(标准差4.6min)。1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肿瘤体积0.34~4.18cm~3,平均肿瘤体积1.76cm~3(标准差1.55cm~3);治疗后1个月,超声随诊显示肿瘤体积轻度增大,回声减低,瘤体边界模糊;治疗后3、6、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肿瘤体积较治疗前逐渐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5.1±6.1)%、(45.4±7.4)%、(73.6±6.3)%。结论超声引导MWA治疗安全、微创,适用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微波消融 治疗效果
  • 简介:背景:膝关节置换后肿胀可产生张力性水泡,使疼痛加重,严重时可阻碍静脉回流,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甚至可阻碍动脉血液循环,严重时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目的:评价循环加压疗系统(Cryf/cuffSystems)与间歇高渗盐水冰敷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持续冷冻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采用循环加压疗系统处理;间断冰敷组关节置换后采用间断高渗盐水冰敷处理。结果与结论:持续冷冻组和间断冰敷组髌骨上极、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周径差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第1,2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持续冷冻组关节置换后第1,2天静止和运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间断冰敷组(P〈0.01),置换后第3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持续冷冻组置换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优于间断冰敷组(P〈0.01),置换后第1,2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持续冷冻组关节置换后3d膝关节周围皮肤平均温度高于间断冰敷组(P〈0.05)。说明全膝关节置换后第1,2天Cryo/cuffSyestems处理较间断高渗盐水冰敷能减轻组织肿胀、减轻疼痛、增加活动度,但3d后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置换后第3天间断冰敷能达到Cryf/cuffSystems同样的效果。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假体 冷冻疗法 冰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32~74岁。85例病人中,45例使用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40例使用Habib-4X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Habib-4X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并发症和30 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新型内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肝实质横切过程手术时间、平均面积横切速度、凝固组织宽度、针道出血、电极针头炭化分别为(55±16)min、(4.8±1.2)cm2/min、(1.4±0.2)cm、6例、10例,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15)min、(3.6±1.0)cm2/min、(1.8±0.2)cm、14例、25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5、4.973、9.204,χ²=5.525、14.184,P<0.05)。(2)术后情况: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0±12)μmol/L、(25±12)μmol/L、(20±1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4±2.2)s、(14.2±2.1)s、(12.7±0.8)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88±248)IU/L、(132±61)IU/L、(67±32)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79±114)IU/L、(50±22)IU/L、(30±13)IU/L;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15)μmol/L、(23±10)μmol/L、(19±8)μmol/L,(15.8±2.8)s、(14.3±2.0)s、(13.6±1.3)s,(369±269)IU/L、(133±99)IU/L、(54±30)IU/L,(345±125)IU/L、(60±36)IU/L、(32±11)IU/L,两组PT、ALT、AST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64,23.020,93.786,P<0.05)。TBil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PT、ALT、AST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421、1.424、0.522,1.593、0.312,0.121、0.267,1.027、0.600,P>0.05)。(3)随访情况:8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Habib-4X组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人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292,P>0.05)。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和Habib-4X组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内部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应用于开腹肝切除术安全、有效,肝实质横切速度更快、电极针尖端炭化率更低、凝固范围更加精准。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内部冷循环 射频辅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应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34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传统清水冰袋控制膝关节肿胀,维持24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与术后24h的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实验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采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 膝关节镜 膝关节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应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34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传统清水冰袋控制膝关节肿胀,维持24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与术后24h的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实验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采用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 膝关节镜 膝关节肿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实录一对夫妇一同找到心理专家,说"我们想离婚。"丈夫王先生和妻子娄女士结婚已经7年了,当问到他们为什么想要离婚时,两人给出的原因惊人的相似:感情淡了。莫非这对夫妻同时有了"七年之痒"?分别和夫妻两人进行谈话,他们都坚信对方没有感情出轨,想要离婚只是因为感情变淡了。但是,当问到既然想要离婚为什么来找心理专家而不是律师的时候,他们又说:其实两个人仍然彼此相爱,但是在一起时间太久彼此都感觉平淡乏味,对对方变得漠不关心起来。只因为这样的原因而离婚两个人以后肯定都会后悔,所以才找到心理专家,希望得到解决的办法。

  • 标签: 心理专家 王先生 七年之痒 就是你 两性的 告诉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