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优化的大背景下,为了降低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对于医疗费用的负担,京津冀地区的相关医院还实施了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工作,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也起到了良好的缓解效果,本文主要就基于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的实施与效果进行探究分析。

  • 标签: 京津冀 应用耗材 联合采购
  • 简介:医疗联合体是实现一定区域内的不同层次或类型的医疗机构设备、人力、技术、文化等医疗资源有效整合的一种模式。基于国内外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军队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几点思考: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整合联合体文化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增强联合体的凝聚力,切实提高卫勤服务保障能力的目标。

  • 标签: 医疗联合体 发展 军队 思考 医疗资源 文化
  • 简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机构发展的难题,而且在合理应用区域内医疗资源,达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方面创新出了一条适合本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路子。通过介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不同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进行探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 标签: 区域医疗联合体 跨行政隶属关系 公立医院改革 医疗资源
  • 简介:区域型医疗联合体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文章旨在坚持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着眼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特别是面临军队医疗机构撤降并改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医联体模式及实施状况的概括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医联体发展的先进经验和优势,结合国家和军队实际;提出基于军民融合的军队区域型医疗联合体新思路,为推进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提升官兵医疗服务水平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 标签: 区域型医疗联合体 体制改革 军民融合 医疗资源
  • 简介:目的:从服务利用方的角度出发,调查了解患者对医联体的知晓程度、参与意愿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社区首诊的评价,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总共调查306人,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对医联体的了解程度较低,但78.8%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医联体;多数受访者接受医联体“分层就医、有序医疗”的理念,迫切期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86.9%的受访者表示“看病时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首诊已被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逐渐接受。结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改革需要创新服务模式,以服务升级带动观念升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实施惠民政策,吸引老年人群签约医联体;加强基层建设,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 标签: 医疗联合体 门诊患者 认知 期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甲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期的乙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诊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施予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行为变化。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行为变化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区域医疗联合体 社区高血压患者 健康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50例患者分别作为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神经阻滞,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超声引导 区域阻滞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讨论对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外来医疗器械的协同管理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某企业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为笔者所在医院提供的外来医疗器械546件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采取管理的形式不同分为A常规管理组与B协同管理组,两组各负责管理273件医疗器械。后比对其最终管理效果。结果:B协同管理组在(清洗、灭菌不合格、使用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低于A组常规管理组。结论: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外来医疗器械协同管理及应用的开展可对医疗器械的清洗与灭菌的合格率起到保障作用,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工作人员满意度。

  • 标签: 区域 医疗联合体 外来 协调 管理 应用
  • 简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采购才会进一步提升对药品成本的分析、控制能力,为谈判增加筹码。

  • 标签: 采购 回归 专业知识 药品成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与通腑攻下法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7年 2月 -2019年 6月在本院治疗的 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并随机将其纳入两组,区域动脉灌注组( n=50)接受区域动脉灌注,联合治疗组( n=50)在区域动脉灌注组基础上实施通腑攻下法,对比两组的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炎症因子指标较区域动脉灌注组均明显改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区域动脉灌注与通腑攻下法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区域动脉灌注 通腑攻下法 联合治疗 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北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溶栓后区域转运至PCI医院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由基层医院转诊来的、发病时间<24 h的STEMI患者1 062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静脉溶栓联合PCI组(240例)和直接PCI组(822例)。观察终点为患者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包括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恶性心律失常、颅内出血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50 g/L的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TEMI患者1 062例,年龄(61±12)岁,其中男性905例(85.2%)。直接PCI组患者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0级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63.0%(518/822)比36.3%(87/240),P<0.001]。与直接PCI组比较,溶栓联合PCI组患者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2.11(1.00,4.00)h比3.00(1.13,7.07)h,P<0.001]及接受再灌注治疗[3.07(1.83,4.87)h比6.92(4.07,11.15)h,P<0.001]时间更短。直接PCI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1.8%(15/822)比0,P=0.03];两组的出血事件、缺血性卒中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就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的策略不显著增加出血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可有效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模式可行、有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 清胰汤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100 例本院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随机分析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曲肽西药治疗,实验组应用 清胰汤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评分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清胰汤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清胰汤 奥曲肽
  • 简介:摘要为探索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支持下社区开展血液透析的可行性,经过1年的设备采购、房屋改造的前期准备和上级医院对所有医护技成员半年以上的专科培训准备,2017年1月8日,北京市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医院派驻责任主任指导下,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采用日本JMS牌全自动血液透析机,超纯中央透析液供应系统。上级医院医护专家每周在社区中心进行1次带教査房、进行专业指导,医联体间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至2020年1月31日,透析人数由最初的5例至目前73例,累计治疗16 768例次,无不良反应发生,因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等疾病,上转患者82例次,下转91例次。此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医疗资源,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方便了特殊人群就近就医,医护技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了职业荣誉感。

  • 标签: 肾透析 社区卫生服务 病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在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内收治的140例心梗患者为研究组。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随机选取我院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前治疗的140例心梗患者为対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治疗方式为绿色通道急症救治与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1±3.4)d,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8±2.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4.12±0.94)万元,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02±0.82)万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FMC-ECG时间为(4.8±2.1)min,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FMC-ECG时间(2.3±0.7)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ECG-决定在灌注时间为(4.8±2.1)min,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ECG-决定在灌注时间(2.3±0.7)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应用在心梗患者的救治中,可以让患者更快的接受到专业性的治疗,进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同时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快患者身体恢复,又可以减轻患者生活压力,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区域协同救治 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 心梗患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