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作者: 刘鑫 廖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刘鑫为山东大学与康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廖利民为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研究朝着数字化、模拟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生理机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起搏细胞被认为是上尿路蠕动发生的基础,但具体的启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尿路动力学技术研究灌注速率与压力的关系,Whitaker试验可作为可疑病例诊断的辅助检查。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多学科融合可能是未来上尿路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手段。

  • 标签: 上尿路动力学 起搏功能 肾盂内压 上尿路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的疗效以及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0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3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是FNS方案,编为C组,另外53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是DHS方案,编为D组,探究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指标方面:C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等均优于D组对应指标(p0.05)。结论 无论是FNS还是DHS,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早期疗效,FNS对机体的创伤性更小,易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动力交叉钉,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容积动力学是在输液过程中连续多次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Hb)水平,以Hb衍生的血浆稀释度作为输入数据、尿量作为输入变量的两室组成动力学模型,适用于麻醉、手术、脱水和低血容量患者补充晶体液。容积动力学还可以量化应力、低血容量、麻醉和手术引起的液体分布与清除的变化。影响容量复苏的伴随因素很复杂,包括性别、年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平均动脉压(MAP)〕、健康与应激状态、肾功能、意识及手术麻醉状态等,可影响液体的半衰期、分布和容量。本文对晶体液在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危重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容积动力学 两室模型 血浆容量 间质液间隙 晶体液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研究D101大孔树脂纯化甘草酸的工艺。方法:从单因素(样品溶解乙醇浓度、上样浓度、上样体积、上样量、吸附时间、解析液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解吸附时间)方面考察纯化甘草酸的树脂、最佳条件。结果: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充材料分离纯化甘草酸,用20 %乙醇溶解粗品,上样浓度2 mg·ml-1,上样体积1 BV,上样液pH=5,解吸液为70 %乙醇,解吸液用量为5 BV,吸附时间为1.5 h,解吸附时间为2h。通过得到的最佳单因素,进行工艺组合确定最佳工艺下甘草酸转化率和含量。结论:在以上条件下甘草酸的吸附率为69.03 %,解吸率为91.76 %,转化率为79.21 %,纯度为36.45 %。

  • 标签: 大孔树脂 甘草酸 纯化 工艺
  • 简介:【摘 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22.14/10万,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世界食管癌的患者近一半都是在中国[1]。食管癌术后患者常因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导致组织抗感染及修复能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光动力疗法[2](PDT)是一种联合利用治疗光源、光敏剂和氧分子,选择性治疗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精准靶向疗法.因此通过光动力疗法治疗,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生存时间。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食管癌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将分析影响军队文职人员志愿认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四条建议去增强文职人员认同感,把控好军队文职人员的质量,同时,做好文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并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文职人员的成长环境。

  • 标签: 职业认同 文职人员 工作动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病,我国是全球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死亡最多的国家。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可为防控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针对性的科学依据。传播动力学模型着眼于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可通过增减、细分仓室来模拟真实情景开展疾病的流行规律研究,灵活度较高,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是必要的。本文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对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总结。回顾发现,现在的文献多是使用SIR动力学模型或其扩展模型(如SEIR模型),较少含有复杂的因素仓室,研究或通过对某区域的手足口病数据拟合以获得某些重要流行病学参数(如基本再生数);或对不同干预场景进行模拟,评估措施效果;或进行预测,揭示未来流行趋势;也有一些文章考虑了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因素,尚无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年龄结构、人口流动、季节性与周期性、疫苗接种等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数学模型 传播动力学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被称作骨关节病、磨损性、退行性、肥大性关节炎,为患病率最高的关节炎类疾病。当患者患有骨关节炎时,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晨僵)、肿大、肢体无力、活动能力下降(不同程度)等典型症状,患者常因行动不便或机体不适而产生一定的落差感与负面情绪,进而降低其交往与工作的欲望,在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因此如何有效治疗骨关节炎,清除患者病变组织,已成为人们关心与关注的重点。相关资料显示,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较小、安全系数较高、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效清除病变组织等优点。为此本文将对光动力疗法应用于骨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与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 标签: 骨关节炎患者 光动力疗法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近些年,光动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有效针对临床中大多数难治性皮肤疾病展开治疗。我国每年仍存在大量皮肤疾病患者遭受疾病折磨,光动力治疗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改善疾病现状,而且在短时间内能让患者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此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调整光源和照光参数,因此,对光源和照光参数的选择在光动力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调整照光参数以及光源,并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现内容如下。

  • 标签: 皮肤疾病 光动力治疗 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颈痛治疗中动力灸的作用以及护理要点。方法 于19年度的1月至21年度的1月纳入102例因颈椎病颈痛而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两组均采用动力灸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护理配合得分相比前者较低、后者高,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动力灸 颈椎病 颈痛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与微波联合应用于肛周尖锐湿疣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0名肛周尖锐湿疣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对照组应用微波联合光动力疗法。观察组除与对照组配合使用外,还强化了护理干预。两组病人都接受了微波疗法。所有病人在6个月后接受评价。结果:试验组32名患者全部有效,4名患者在随访半年后出现复发,占15.12%;对照组29例完全缓解,15例(45.26%)出现复发。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对肛周尖锐湿疣的护理干预,对其进行光动力和微波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微波治疗 肛周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肺结核与肺癌患者人口基数庞大,在全球都拥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两种疾病共患的病例屡见不鲜。肺结核可以促进多种肺癌的发生,且两种疾病容易混肴。特发性肺纤维化、抗免疫药物、血清中较高的C反应蛋白都会加剧结核菌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免疫细胞在结核菌促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诱导辅助T细胞协助肿瘤免疫逃逸。结核菌体蛋白可以影响细菌对肺癌细胞的入侵,或调节肺癌细胞基因,促进增殖和皮间质转化等。缺氧诱导的DNA损伤会使细胞基因发生突变或致癌性修饰。结核菌对人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路的调节有望阐明该菌对肺癌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也预测到结核菌基因片段可能存留在人体中发挥与癌症相关的调节作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影响mRNA疫苗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因素。方法在不同离子强度缓冲液、pH值、稀释剂类型、稀释度和检测仪器条件下,采用动态光散射法对3批mRNA疫苗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稀释剂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疫苗的粒径随之增大,粒径分布不发生改变;稀释剂的pH值增加时,疫苗的粒径随之增大,当pH值达到弱碱性时,粒径分布出现明显变化;选择不同溶液作为稀释剂时,mRNA疫苗的粒径均不同,粒径分布无明显变化;疫苗稀释度≤100时,粒径和粒径分布均无明显改变;不同仪器参数下疫苗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粒径分布略有不同。结论粒径和粒径分布受稀释剂、稀释度和检测仪器等因素影响,在生产与质控中应予以关注。

  • 标签: 粒径 粒径分布 mRNA疫苗 动态光散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裂隙灯条件下角膜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8-2021.8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角膜异物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裂隙灯条件下采取角膜异物取出术。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裂隙灯条件下角膜取出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强,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异物 裂隙灯 取出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指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针对临床检验工作而言,需要在多种类型的环境条件下呈现出应有的检验效果,这样才能更有效适应更为严格的检验要求,为检验精准度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特别是在野战条件下,需要高度重视临床检验工作的相关内容,克服野战条件的挑战和限制,为临床检验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提供必要支持。同时要着重关注野战条件下临床检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切实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更有效提升临床检验效能。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野战条件下临床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相关内容。

  • 标签: 野战条件 临床检验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