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在膝关节成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3例择期行膝关节成形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引流,观察组术后给予负压引流,观察两组失血量、输血例数、下肢周径、关节活动度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输血例数、膝关节上部周径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1.9%(34/37),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6.9%(20/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切口愈合,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负压引流 膝关节成形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方法76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术前护理、中配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协调的术前护理、中配合提高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质量。结论膝关节镜手术的协调配合能提高手术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膝关节镜 手术配合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罗湖式)直肠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罗湖式所出现的直肠损伤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6例罗湖式出现直肠损伤13例,经术中直接修补和术后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后均愈合。结论罗湖中直肠损伤直接修补及术后直肠阴道瘘保留瘘口旁组织及切除瘘管及周围疤痕。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 腹腔镜 腹膜阴道成形术(罗湖术式) 直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nodgrass尿道成形I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Snodgrass法I期修复尿道下裂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2~18个月,平均(9.3±1.2)个月。治愈27例(92.9%),术后发生尿瘘2例(4.8%),尿道外口狭窄1例(2.3%)。尿道口位置于龟头顶端,阴茎外观满意,排尿通畅,未见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效果肯定。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成型术 Snodgra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腭咽成形治疗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鼾症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均在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改良型腭咽成形。结果术后随访0.5年~1年,治愈10例(30%),显效15例(50%),有效4例(1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7.7%。结论全麻下改良型腭咽成形治疗鼾症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 标签: 鼾症 改良型腭咽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其中15例23椎采取经皮椎体成形,5例4椎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活动能力评分与VAS评分分别为(2.42±0.54)分、(7.43±0.74)分,术后分别为(1.35±0.46)分、(2.58±0.69)分,术后活动能力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时间平均为(13.32±2.34)个月,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理想。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有关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能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达到理想疗效,但需要重视并发症预防。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等离子射频成形治疗髌腱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8例髌腱末端病,男27例,女1例,左侧11例,右侧17例,行微创小切口射频成形手术治疗,切口长约1.5cm,肌腱专用射频刀头行肌腱打孔,射频成形。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临床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结合VAS疼痛评分,将疗效分为优15例、良10例、可3例。结论小切口等离子射频成形治疗髌腱末端病创伤小,操作简单,不影响肌腱的完整性和生理强度,并且可促进肌腱的生理性恢复,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髌腱腱病 微创 射频成形术
  • 简介:摘要颈动脉支架成形(CAS)为某些方面具有比颈动脉内膜剥脱(ECA)的优势,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至少不比ECA差。2004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将CAS用于颈动脉分叉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治疗,随着血管内介入材料不断革新,相信CAS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发展。本文就其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CAS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支架成形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微导丝导引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后行闭塞段支架成形。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颈内动脉。结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行支架成形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2例(67个椎体)。所有42例(67个椎体)均行后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结果4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3个月。参考《JOA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17例患者评为15分、8例患者评为14分、6例患者评为13分、2例患者评为12分。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椎体成形(Pere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注入骨水泥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1例患者资料。通过对比观察中推注骨水泥时间来研究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类型等。结果直接持续推注骨水泥患者有8例10椎体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经过改进推注骨水泥方法后未发生1例骨水泥外渗。结论对新鲜骨折及椎体后缘破裂上下终板破裂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征。严格把握注入骨水泥时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发生的。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注入骨水泥 时机
  • 简介: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形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在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汽化、疏通,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口腔或鼻腔确认泪道通畅。后根据病情定期冲洗泪道。结果81人84只眼(鼻泪管阻塞52只眼,鼻泪管及泪总管阻塞15只眼,泪总管阻塞10只眼,泪小管阻塞7只眼),治愈60眼(71.43%),好转16眼(19.05%),无效8眼(9.52%),总有效率90.48%。结论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泪道阻塞 激光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25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或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结论PVP及PKP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8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抽取50例,共骨折椎体60个,应用椎体成形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为(8.5±1.1)、(2.2±0.4);术后的疼痛显著低于术前,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椎体成形(PKP)对不同原因所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椎体成形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使用范围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2012年7月-2013年12月对6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治疗。结果67例125个椎体患者均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它具有效果好、损伤小、费用低的特点,其最佳适应症为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性骨折。

  • 标签: 椎体成形术(PKP)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成形重塑牙周外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龈增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基础治疗,此外,观察组给牙龈成形,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龈成形重塑牙周外形,操作精准,方法简便,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龈成形术 牙周外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体,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体成形。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体,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体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改良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深化对Kümmell病的认识,并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短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21例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分别于术前、术后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和邻椎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结果患者术后3d、末次随访VAS平均评分分别为5.2±0.6、3.0±0.9,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末次随访ODI评分分别为59±8.0、14.8±6.8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平均为20.0±2.9m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伤椎节段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节段Cobb角平均为13.9±1.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明显并发症症,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无症状,未给予处理。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有效方法。

  • 标签: Kummell&rsquo s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琉松症 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