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刘晓庆在自己的博客上自曝在2007年担任某电视节目的评委期间,被查出患有中度萎缩性胃炎。对于自己的病情,刘晓庆认为,就是影视工作者来说,每部戏都要经历许多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人生阶段,任何一种极端的情绪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她也表示自己常常在拍过这些激情镜头后,一天都头疼胃痛,而且很难缓解。

  • 标签: 情绪 中度萎缩性胃炎 电视节目 工作者
  • 简介: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一些极端的天气出现的频率更高了,极端天气将对农业生产、畜牧业以及林业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对我国极端天气的主要类型进行必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展开介绍,并针对极端天气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 标签: 中国 极端天气 事件 农业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极端升高(HBP >300 ng/m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患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血浆HBP >300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入院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共纳入121例入院48 h内血浆HBP >300 ng/mL的患者,年龄(55.66±17.21)岁,其中男性73例(60.3%),入院诊断多为休克(55.4%)。28 d死亡53例,总病死率为43.8%。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27.70±8.68)分vs. (15.19±6.63)分]、呼吸机支持率(94.3% vs. 48.5%)、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率(96.2% vs. 72.1%)和休克诊断率(83.0% vs. 33.8%)明显较高,心率、肝功能、电解质、二氧化碳分压、乳酸、D-二聚体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也明显升高,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小板计数、酸碱度、纤维蛋白原明显较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极端升高多见于休克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容易发生肝功能损伤、混合感染等多种合并症,对此类患者应尽早开展综合性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极端升高(ESR≥100 mm/1 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应用ESR辅助诊治疾病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室检查ESR≥100 mm/1 h的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入院后首次ESR值及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根据2019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年龄划分新标准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8~65岁)、中年组(66~79岁)、老年组(≥80岁);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感染性疾病组、血液系统疾病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肾功能衰竭组及其他系统疾病组;分析ESR极端升高在上述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及ESR极端升高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共纳入429例ESR≥100 mm/1 h的患者,男性236例,女性193例;男性与女性患者ES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1 h:108.00(103.00,119.75)比117.00(105.50,140.00),P=0.234〕。② 429例患者年龄18~98岁,平均(53.70±18.70)岁;青年组310例,中年组87例,老年组32例。青年组ESR值明显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mm/1 h:108.00(103.00,120.00)比119.00(107.00,140.00)、120.00(110.25,140.00),均P<0.01〕。③ 429例ESR极端升高患者主要诊断为感染性疾病(157例,占36.6%),其次为血液系统疾病(127例,占29.6%)、自身免疫性疾病(74例,占17.2%)等。在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者占58.0%(91/157);在血液系统疾病中造血干细胞疾病者占45.7%(58/127),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者占37.0%(47/127),红细胞疾病者占11.0%(14/12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者占75.7%(56/74)。④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所有患者ESR极端升高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呈负相关(ρ值分别为-0.395、-0.381、-0.383,均P<0.01),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正相关(ρ=0.345,P<0.01);同时检测ESR和CRP的266例患者ESR极端升高与CRP并无相关性(ρ=-0.019,P=0.756)。结论临床上ESR极端升高多见于肺部感染、造血干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ESR极端升高与RBC、HB、HCT、FIB水平相关。

  • 标签: 红细胞沉降率 临床特征 肺部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
  • 简介:胸口常常痛,一定是心脏病吗?未必,或许是心理病作祟。专家指出,如今人们对心脏病的认识容易走极端,要么因过度紧张心脏,结果变成“心理病”。要么因对“警报”毫不在意,导致心脏病被延误。从临床上看,七种对心脏病的错误认识最为常见。

  • 标签: 心脏病 过度紧张 错误认识 心理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每年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故如何开展好极端天气事件下的无偿献血工作,确保临床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成了各地采供血机构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极端天气条件下,无偿献血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方法,并强调以建立应急策略、固定团体献血体系等来保证极端天气条件下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极端天气 无偿献血 开展
  • 简介: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年龄阶段,部分大学生将个性中的某一因素推向极端,便形成极端个性,极端个性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影响这些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通过分析极端个性原因的形成,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途径,早日让这些大学生踏上正确人生轨迹。

  • 标签: 大学生 极端个性 对策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增温趋势显著,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确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

  • 标签: 青藏高原 极端天气 生态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罗红霉素是由红霉素改造而成的一种衍生物,80年代初由法国Rouset-Uclaf公司开发成功,1987年首先在法国上市,迄今己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罗红霉素是大环内脂类比较理想的品种,具备生物利用度高,抗菌活性广泛等优点,对呼吸道感染、五官科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疗效好、副作用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罗红霉素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哮喘作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大量关联性研究表明极端气温暴露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但诱发哮喘发作的潜在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极端气温与哮喘发作的关联性研究进展,阐明极端气温与室内外环境因素协同以及个体脆弱性对哮喘发作的影响;探讨极端气温诱发哮喘发作的潜在影响机制,强调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极端气温诱发哮喘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并提出极端气温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框架,以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哮喘 极端气温 气候变化 脆弱人群 影响机制
  • 简介:总结中国历史上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连续性、地域性与时相性特点,而运气学说所预测的灾害性气候变化特征,与历史上实际的极端气候变化特点并不相符,说明运气学说不能准确预测灾害性气候的变化,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运气学说 科学性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极端低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住院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和人群对该影响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收集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广州市番禺区和欠发达地区梅州兴宁市2006—2011年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数的时间序列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个地区极端气温(低于日均气温分布的第5百分位)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系,并按不同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06—2011年番禺地区的日均气温的均值为22.7℃,共有24216人次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在番禺区中心医院住院,平均每天有11.1人次。兴宁地区日均气温的均值为21.9℃,共有19934人次在兴宁市人民医院住院,平均每天有9.1人次。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间呈非线性关系,低温对2个地区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住院影响有明显的滞后,兴宁在6.4℃、滞后13d时RR值达到最大,为1.04(95%CI:1.02~1.06);番禺在9.9℃、滞后10d时RR值最大,为1.03(95%CI:1.02~1.04)。滞后25d内的累计效应中,番禺区在研究期气温分布的第5%(10.9℃)、10%(14.3℃)和25%(18.2℃)处对应的RR值分别为1.48(95%CI:1.13~1.94)、1.45(95%CI:1.12~1.82)和1.29(95%CI:1.10~1.51);兴宁市在研究期气温分布的第5%(9.8℃)、10%(11.7℃)和25%(17.1℃)处对应的RR值则分别为1.61(95%CI:1.17~2.21)、1.45(95%CI:1.08~1.96)和1.11(95%CI:0.94~1.35)。极端低温对各人群影响效应(RR值)随滞后日的变化呈现比较一致的趋势,在暴露后2~4d才出现效应,之后效应慢慢增大,达到一定高峰后慢慢回落,为倒"U"型的分布形状。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宁市的老年人群受极端低温的影响最大,其RR值达1.86(95%CI:1.04~3.31)。结论极端低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住院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群影响更加�

  • 标签: 气象因素 呼吸系统 统计学模型 非线性模型
  • 简介:人弓蛔虫病遍及全球,由犬蛔虫,犬弓蛔虫或猫蛔虫,猫弓蛔虫的幼虫感染所致。人类是弓蛔虫的偶然宿主(图1),在人类宿主中弓蛔虫不能进一步发育,不会达到成熟期。感染表现为2个主要的综合征——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

  • 标签: 内脏幼虫移行症 弓蛔虫病 线虫 组织 偶然宿主 犬弓蛔虫
  • 简介: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的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ed中的检索词为deerantler,Bonetissueengineering,vascularized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细胞因子类 软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中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巴基斯坦")历史往来悠久。中医药在巴基斯坦主要以中医综合诊疗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并不局限于针灸治疗。发展有利因素在于政府支持和民众欢迎、两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共性、中医治疗的优势、中药应用带来的机遇;困境在于当地政府未完全放开对中医药的引入、民众优先选择南亚传统医学、华人医生需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等。可从推进医疗与教育的合作、加强与民间机构的合作,以及加大中医药在当地华人群体中的影响力来推动中医药在巴基斯坦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合作 中医药 巴基斯坦 发展 策略
  • 简介:摘要组织缺损或畸形往往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生物医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和规模化发展方兴未艾,国内医疗市场也陆续涌现出一批优质的组织修复产品,如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脱细胞异体真皮、脱细胞神经、肌腱等。但由于受文化习俗、医药监管法规/制度、精细化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监管及规模化程度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结合公开报道的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将美国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近况作简要回顾、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组织捐献事业和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模式带来切实有益的探索。

  • 标签: 美国组织库协会 组织修复材料 同种异体骨 监管